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发布时间: 2023-03-17 10:34
单位名称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林业科学研究,促进林业发展。解决林业发展中重大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遗传育种、荒漠化防治、生态监测、生态修复、森林保护、湿地与保护地、森林航空技术、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林业科技成果推广、教育培训。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关正街233号
法定代表人 昝林森
开办资金 3625.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25.57万元 5248.2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从业人数  19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党建工作持续扎实推进。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精神,拓展巩固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二是先后制定《2022年省林业科学院党建工作要点》《2022年度省林业科学院各级党组织开展创建模范单位活动实施方案》《2022年省林业科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三是党委书记刘保华带队慰问在党50年老党员并颁发纪念章。开展“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四是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和省直机关党代会代表推选工作。五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委书记刘保华为党员干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是编制出台省林科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健全规章制度8项。二是召开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会议和2022年工作会议,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三是争取中央和省林业专项资金2830.45万元;完成2021年度部门决算和行业决算编报及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四是开展2021年度科技成果评选及绩效奖励工作。五是组织开展疫情防控,35名志愿者投身抗疫阻击战。六是启动院址搬迁工作,力争年底完成搬迁工作,改善办公和科研条件。(三)科技项目落地见效。一是持续推进四个“揭榜挂帅”项目,目前运行良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对2020、2021年度林业科技创新计划36个项目开展中期评估,5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开展2022年度科技创新计划专项征集评选和立项工作,共择优立项37个;获批省部级项目9项。三是两项成果分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一篇调研报告荣获2021年度全省“三农”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评价科技成果5项,获授权专利41件,发表学术论文76篇,出版著作3部,获批立项省级地方标准11件,获批颁布实施省级地方标准1件。6项成果获陕西林业科技奖。(四)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一是科研管理体系建立稳步推进,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1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32个院科技创新基地运行良好。二是陕西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和陕西榆林荒漠化防治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顺利通过年度检查评估。三是秦岭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已搭建专属网络域名与服务器,去年春季及秋季数据已上传数据库。(五)珍稀动物繁育保护持续加强。一是严格动物疫情防控。落实封控隔离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动物种群安全。二是动物饲养管理科学规范。开展圈舍环境丰容,制定繁殖方案,开展医疗培训、体能训练、健康检查、激素检测、种公兽培育等工作。三是动物繁育初见成效。对7只雌性大熊猫开展繁殖配对,成功繁殖大熊猫6只、朱鹮33只、金丝猴3只、羚牛2头。四是野生动物救护扎实有效。实施野外救护37次,救护各类动物38只(头),救护成活15只(头)。在渭南野化放归朱鹮10只,协作成立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六)人才培育力度不断加强。一是持续打造人才高地,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文件,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特聘岗位评选工作。二是强化团队建设,10个科研创新团队运行良好。三是厚植科研力量,壮大科研队伍。3人被评为省林业局“最美生态卫士”称号,9人被认定为省级林业科技特派员,申报陕西省生态保护领域专家12人。四是选拔任用年轻科级干部15人,招录人员8名。五是通过启动“赛马”机制和首次评选科技英才、科技新星,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七)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一是陕西生态卫士学院运行平稳,12个生态卫士教育培训基地运行良好。二是发挥“秦岭四宝科学公园”窗口作用,多次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三是组织科技服务队参加2022年陕西林业“科技活动周”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群众普及林业科技知识,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四是省林科院科学技术协会获批成立;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效运行,完成对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的57个项目评审立项。五是组织召开省社科联2020年“陕西生态空间治理项目结题会议”,协助完成《陕西林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修定工作。六是落实省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要求,对我省4个疫区、23个拟拔除松材线虫病疫点进行监测调查评估,目前完成所有疫区疫点的松科资源分布图。七是举办渭北旱腰带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全省草原修复保护业务培训班和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培训暨研讨会。八是成功举办第三届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国家林草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年会。举办以“加强生态空间治理,保护黄河长治久安”为主题的第二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八)整体影响力持续提升。一是昝林森院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积极建言、理性发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相关部门的肯定与采纳。二是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副主席魏增军等领导赴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考察调研,对秦岭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副省长、省副总林长、省级林长蒿慧杰赴白于山责任区巡林,并深入我院红石峡沙地植物园调研,充分肯定了科学防沙治沙工作。三是在“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陕西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表彰暨宣讲会上,张军风荣获“2022年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四是组织以“生态系统的演替”为主题秦岭讲坛一期,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陕西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五是联合西安铁路运输法院等4单位建立陕西首个“秦岭珍稀野生动物司法保护基地”,签署了框架协议。六是科普宣教工作稳步推进,“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55次、文章85篇,点击量27536人次。与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开展秦岭大熊猫直播15次,在“秦岭大熊猫和它的朋友”抖音平台,发送视频130余条。院网站累计发布网站信息1000余条,其中院内信息90余条;向林业局报送稿件50篇,采纳40篇,客户访问量总计150余万次。(九)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充分发挥我院林业科技支撑优势,重点突出“科技振兴”特色,院主要领导带队,多次前往扶贫点调研督导,制定对策,优化工作举措。挑选精兵强将驻点帮扶,拨付扶贫资金7万元,消费扶贫金额10万余元。二、存在问题科研成果总结凝练不足,学术影响力有待加强和提高。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出、重大科技成果获奖等依然偏少。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员性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办公和科研条件受限,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实验室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科研管理和综合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三、下一步计划(一)狠抓政治思想建设。按照局党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标“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要求,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干部素质、强化运行管理方面下功夫,守正创新,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工作环境,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二)狠抓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制度建设,以制度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二是加快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保障措施,加速高层次人才发展体系建设,科学构建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优化创新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三是持续做好“外部”“内部”两篇文章。坚持引进外部人才和培育现有人才,培养选拔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基层林业科技骨干,不断扩充省级林业科技特派员队伍。(三)狠抓科技创新与成果产出。一是以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为基础,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切实做好重大科研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开展好“卡脖子”重大林业科技攻关。三是内引外联、政产学研合作,加强智慧林业、双碳战略、林长制研究等平台基地建设。四是持续加大市县林业部门科研合作交流和优秀团队培育工作,凝练标志性重大成果。五是持续放活项目申请、执行及过程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考评和目标结果导向。六是加快推进重点平台建设,争取在防沙治沙、古树名木保护、动物疫病防控及繁育等科研攻关和监测平台、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四)狠抓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完善饲养技术规程,规范饲养流程,科学制定繁殖配对方案,强化动物妊娠期、产仔期和育幼期管理,提高野生动物饲养繁育水平,重点做好纯种秦岭大熊猫种群建设,逐步扩大秦岭大熊猫人工种群。进一步完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运营管理,努力打造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科学公园名片。(五)狠抓生态资源管理。一是全面加强榆林红石峡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巡查和抚育工作,做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二是继续强化动物安全,加强珍稀动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工作。加强珍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重点疫病预防接种工作,扩充救护队伍,改善救护、隔离设施,提高救护成活率。三是积极开展陕西湿地、草原资源调查、监测,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六)狠抓生态文化宣传。一是持续办好“秦岭讲坛”,围绕生态空间治理积极建言资政,发挥好智库作用。二是充分挖掘现有科技创新成果、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珍稀动物繁育保护等优势资源,举办系列活动,联合新闻媒体开展宣传。三是组织开展以沙漠化防治、湿地草地生态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救护等为主题的大型学术报告会、专题学术研讨会和技术交流培训会。四是办好林业科技系统生态卫士技能竞赛,创新拓展竞赛设计方案。五是持续加强院网站建设及网络安全管理,丰富信息内容。(七)狠抓科技服务质量。一是主动参与省局重大工作任务,积极为生态空间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充分发挥院科协作用,扎实开展省生态卫士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其他专项教育培训。三是以强化大秦岭研究院、林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智囊团作用,助力陕西林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创造条件,持续支持办好《陕西林业科技》期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