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华阴地震台)

华阴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华阴地震台)

发布时间: 2023-03-17 08:58
单位名称 华阴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华阴地震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监测服务。本市的防震减灾、监测预报工作的长远规划,地震应急工作的检查。
住所 华阴市华岳路中段住建局2楼
法定代表人 程红军
开办资金 4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1万元 43.8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1.政府推动及工作保障。印发了《华阴市2022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华阴市2022年地震和地质灾害工作要点》《华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做好2022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华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规则》《华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细则》,与6个镇办15个相关部门签订了2022年度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书,促进了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制定实施《2022年度震情短临跟踪方案》,下发了《2022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在全市6个镇(办)配备了6个专职助理员,布设了30个宏观骨干点,其中市级宏观骨干点6个,在114个自然村16个社区配备了130名灾情上报员。依法保护地震观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竹峪形变观测台、信息节点运转正常。今年累计按期上报地震趋势月会商预报卡、宏观月报表各12份,积极应对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召开2022年度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会,各镇办防震减灾分管领导、助理员、地震宏观观测员40余人参训,组织宏观观测人员参加渭南防震减灾知识线上培训。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地震形变观测台仪器设备,今年10月份,在渭南中心站的指导下,组织多方力量,联系华阴电信公司冒雨排除孟塬测震台光缆断电故障,今年累计共处理断电、无信号等各类事故10余起。3.应急救援工作。修订完善了《华阴市地震应急预案》《华阴市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预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两会期间地震安全保障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年国庆节及党的二十大期间地震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力做好重要时段、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服务。累计上报地震自然灾害情况零报告报表12份。印发了《关于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的通知》,各成员单位、各中小学校均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及紧急救援演练活动。4.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抽查检查的通知》,与住建局联合对学校、医院、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开展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依法开展备案管理,今年累计备案3家。开展2022年一般建设工程、学校、医院和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抽查检查,对全市新、改、扩建工程进行抽查检查,督促协调房屋加固相关单位做好2018年以来房屋设施加固信息报送相关工作,工程数据纳入监管,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下发我中心自然灾害普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做好相关信息资料报送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我市地震普查数据调查工作。5.科普宣传工作。推出防震减灾科普产品,印制疫情期间《防震减灾避险知识》彩页2万册,制作宣传栏20余块,制作防灾减灾宣传杯千余个,累计悬挂宣传横幅80余条。积极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代表渭南市地震系统参加了陕西省地震局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选拔赛,获优秀奖。。成功举办了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召开了华阴市2022年度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会,印发华阴市《震讯快报》12期,在报刊、网站、公众号发表防震减灾宣传信息稿件30余篇。二、社会效益情况通过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宣传,有效扩大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辐射面。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适时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应急避险、农居建设工程等知识的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筑牢了人们地震意识的思想防线。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防震减灾、抗震救灾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匮乏,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培训机会,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推进科技人员与科普人员深度融合,同时,可吸引各类人才参与防震减灾工作。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建设,一方面是场地所需面积较大,选址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需投入的资金也较大,后期还需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整改措施:1.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落实奖惩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辅导、参加培训班、网络学习等形式,强化干部教育培训。2.加大投资力度,推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项目;修复竹峪到形变观测台的进山路,改善地震台站监测环境,打造市级标准台站。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建立组织领导与保障体系2、提升监测预报管理水平3、提高城乡抗震设防能力4、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5、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6、加强地震队伍建设,提升各项工作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度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程红军同志荣获2022年度全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