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华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7 08:57
单位名称 华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就业培训、走访慰问等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协助;退役军人行政、组织、供给关系转接和档案移交工作协助;退役军人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协助;配合开展帮助部队官兵和军属、烈属解决实际困难等工作;指导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
住所 华阴市岳庙西街
法定代表人 荆钟
开办资金 5.7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3万元 9.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退役军人事务局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一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突出“全面覆盖”,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机制扎实落实一是形成工作台账。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服务烈士遗属等各类信息台账,全面掌握各类退役军人和烈士遗属的基本信息,切实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关心关爱。利用“两节”对辖区内的退役军人、烈士家属和困难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切实关爱优抚对象身心健康。集中组织我市部分涉核人员赴临潼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进一步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三是推行网格化包联工作机制。成立工作机构,坚持上门联系与网络联系相结合,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相结合工作方式,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经常性联系服务。(二)聚焦“强基固本”,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机构逐步规范一方面规范工作模式。严格按照《全省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事项指南》内容,结合实际、有序落实,促进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提质升档、规范运行、发挥作用。探索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站办理、只跑一次的窗口工作模式,切实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突出“示范”引领。扎实开展镇(街道)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及100-300人的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抓好实体运转,配强人员力量,强化综合保障,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三)着眼“特色亮点”,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喜迎退役士兵光荣返乡。自8月中旬起,扎实安排部署、统筹有序推进退役士兵光荣返乡接收报到工作。二是地理位置信息采集。积极开展全市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地理位置信息录入“百度地图”及“高德地图”,不断建立健全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地理位置信息,确保做到“全覆盖”,方便退役军人及时就地享受服务。三是开展“红星闪闪耀三秦”系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我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学雷锋、忆英烈”、疫情防控、关爱退役军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坚持“多措并举”,优待抚恤工作有序推进一是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截止11月底,应办理8356人,已完成审核发放8356人,完成率100%。二是年度确认工作。坚持“便民、高效、精准”原则,全面完成我市重点优抚对象年度确认工作。(二)紧扣“热点难点”,“四清楚”闭环工作有序开展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四清楚”闭环工作,努力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工作“上下畅通、有序推进”,切实打通了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经过摸排整理,我市军转干部476人、退役士兵9163人、军队离退休干部19人、无军籍退休职工15人、农村籍60岁退役军人1190人、重点优抚对象852人包括(伤残164人、老复员54人、带病回乡73人、参战271人、涉核233人、三属57人、烈士遗属27人)。(三)鼓励“支持引导”,就业创业工作快速发展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常态化开展实名制登记工作,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情况,为精准指导、有效服务提供信息保障。截止11月底,摸排我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台账3173人,其中就业2608人、创业211人,待业354人。二是提供个性化就业信息。紧密结合我市待业退役军人个人所长及能力特点,联系渭南市内用工单位,掌握各类招工信息,及时梳理汇总筛选,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择优推送就业岗位,全年累计发布用工信息18条。三是组织专场培训班。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心制定培训方案和设置课程学时,9月下旬,联合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了为期10天的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班,综合提升参训学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四是大力宣传政策法规。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线下招聘会、培训班等线上+线下模式,积极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政策法规,大力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站)未达到“五有”建设标准,工作人员大多还是兼职,人力稍显不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整体偏低。2、中心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熟练、不够精通的现象,急需进行统一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专业化程度。3、部分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站)落实服务不够规范,常态化联系服务落实“不常态”,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好、作用发挥好的办法不多。整改措施:1、持续开展体系内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计划每季度举办服务保障体系业务骨干和新进人员培训班,帮助系统干部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2、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年底表扬一批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3、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将常态化联系服务与光荣牌悬挂、立功庆送喜报、入伍返乡迎送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制定重点时间节点常态化联系任务安排,结合春节、“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落实系统干部联系机制,确保每季度联系一次,每年走访一次。对相关重大典型、重点对象等,指导各级跟进做好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全面工作:(一)强化阵地建设,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业务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起完整健全、规范运行的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切实提升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水平。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创建活动,严格按照“五有”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两站一中心”建设,力争镇村三级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推行镇村三级包联制度,深入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活动,切实当好退役军人感情联络员、思想辅导员和政策宣讲员,全心全意为他们搞好服务。(二)强化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矛盾问题化解。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真心实意排忧解难,狠下功夫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决策部署。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逐步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情用力做好政策落实,想方设法多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确保不漏一人。(三)重点强化示范引领,凝聚彰显退役军人社会作用。充分发挥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弘扬正能量,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在政策宣传、心理疏导、教育管理等方面,让退役军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真正实现“团结管理好、服务保障好、作用发挥好”工作目标,为建设“国际山水旅游名市、与华相宜人文福地”做出应有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