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7 08:48
单位名称 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展中药产业,服务经济建设。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实施;中药产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组织实施;中药材基地建设。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18号
法定代表人 曹小军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36193.81万元 2939094.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2年2月21日变更单位名称为“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总结一、2022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关于做好2022年中药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十大商药”为重点,突出丹参、连翘、天麻、桔梗、黄芩、五味子等优势特色品种,大力推动优质道地药源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建基地、抓加工、促营销、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使全市中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市今年以来共新发展中药材基地34.79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30万亩的115.97%;其中新建500亩以上的规模化中药材示范基地14.16万亩,占目标任务10万亩的141.6%;实施野生中药材基地抚育管护11.3万亩,占目标任务10万亩的113%;培育千亩以上的中药材专业村26个,占目标任务20个的130%;新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28个,占目标任务22个的127.3%;开展技术培训88场次,培训药农6067人,分别占目标任务50场次5000人的176%和121.3%。截止2022年底,全市中药材总面积已发展到250.39万亩,药材年产量82.89万吨,中药材产值61.84亿元,中医药产业总产值214.63亿元。中药产业发展已带动全市5.4万脱贫户16.3万人实现户均增收4721.29元,人均增收1492.17元,中药产业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二、措施及亮点(一)示范认定成果辉煌。市林业局高度重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商洛市优秀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评选筛查工作的通知》,在各县区推荐的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实地核查,优中选优,商州区黄芩桔梗种植基地等1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市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授牌,推荐认定省级中药材“定制药园”12家,商洛宏泰金银花顺利通过省级气候品质认证(特优级),柞水县南五味子良种繁育基地获批省级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丹凤县天麻林下种植示范基地被列入2023年全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储备建设项目名单,山阳县络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芩种植基地荣获“省级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称号。联合市农业农村局认定3家市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洛南连翘、五味子等2个基地已推荐申报省级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二)国标认证有望获批。积极争取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提请市政府出具授权文件,成功获取授权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代表我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连翘、桔梗、天麻三个道地药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望于近期拿到“商洛连翘”“商洛桔梗”“商洛天麻”三个中药材品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证书。(三)市级地标成功发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商洛学院、商洛市农科所及各县区林特产业发展中心,制定的商洛连翘、桔梗、黄芩、五味子、金银花、苍术等6个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已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并经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查新、审查等环节,目前已有4个中药材市级地方标准通过了专家评审,其中有2个标准已通过市市场监管局审定发布。(四)调研成果硕果累累。积极配合市决咨委、市政协领导及商洛学院专家教授先后深入洛南、山阳、丹凤、商南等县17个林下经济种植示范点和福建省龙岩、三明两市深入开展了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考察调研工作,积极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工及营销新模式,并围绕“构建完善中药产业链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课题,联合市政协委员和商洛学院教授深入山阳、洛南开展调研协商,赴铜川市高新、耀州、宜君等地考察调研,撰写形成调研报告2篇,为推动全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深入陕西森弗、柞水世纪生态2家公司调研,总结提炼形成了陕西森弗公司“政府+公司+村集体+农户+基地”和柞水世纪生态农业公司的“公司+村集体+基地+劳务+购销”联农带农2个中药产业典型模式范例,对于推动全市中药产业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五)宣传指导成效斐然。针对5月下旬以来,我市各地出现连翘抢采掠青现象,造成连翘资源和产业效益严重受损的问题,及时指导商州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严禁连翘抢采掠青的公告》,并迅速在商洛日报、商洛新闻网等媒体发布专家提醒连翘要适时采收信息,从技术和专业层面提醒广大药农连翘适时采收的重要意义,让广大药农认识到抢采掠青不仅影响连翘产量和品质,而且会致使品相变劣,甚至丧失药用价值。同时,积极组织技术干部深入商州腰市、夜村,商南十里坪镇、山阳西照川镇、镇安云盖寺镇、柞水曹坪镇、洛南巡检镇、景村镇和灵口镇等地开展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指导服务活动,有力的推动了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以来,在中国农科新闻网、西部网、商洛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发布调研指导中药产业发展信息16条,开展技术指导88余场次,发放中药材技术手册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指导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培训群众6000余人次,解决中药产业发展技术难题8件。三、存在问题尽管2022年我市中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的成效令人振奋,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县区对发展中药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力,机构不健全,工作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扶持政策不完善,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新的一年里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依托商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试点市”“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等“金”字招牌效应,充分发挥生物生态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药农增产增收为目标,以打造高质量、高标准、规模化中药材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快推动中药材基地建设步伐,持续推进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持续推进连翘、桔梗、天麻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大力宣传中药产业发展典型带动模式、先进典型和名优中药材品牌,扎实开展中药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培训,着力破解中药产业发展难题,强力推动全市中药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确保全年新发展中药材基地30万亩,其中新建规模化(500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10万亩;实施野生中药材抚育管护10万亩;培育千亩以上的中药材专业村20个;新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22个;新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7个;开展技术培训5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及药农5000人次。中药材年产量稳定在80万吨以上,产值60亿元,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220亿元,为推动“一都四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