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礼泉县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及时准确、全面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环境管理,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环境监测站在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环境监测任务和做好公益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委托,开展对外监测和技术服务。 | |
住所 | 礼泉县长庆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杜进武 | |
开办资金 | 10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72万元 | 142.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礼泉县环境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礼泉县环境监测站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度主要业务工作情况:1、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监测2022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共开展了城区1#和3#水源共计16口水井采样监测工作,分39项和93项,频次按上下半年各一次,并对农村12个乡镇23口万人及以上日用水量在千吨以上的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分期在公共网站公示。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我站对境内泔河及沿线湖库6个断面始终坚持每季度对水环境质量代表性指标进行监测,对泔河出礼断面每月开展常态化采样监测,同时为广泛掌握水质总体变化情况又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对境内罗家水库、泔河一库、泔河二库各2个断面共6个点位水质开展25项地表水水质基本项全分析,从总体情况来看,2022年流域水质持续稳定在地表水三类水质附近,全年12个月一直好于四类水水质考核指标。3、空气质量监测我县现有1个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2个市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个工业园区VOCS监控站,全部实现了建制镇办以上及重点区域全覆盖,多年来在充分保障各站点正常运维的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全面完成了环保局站点站房建设和新设备的配套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适应县域管理需要,主动开展降尘监测、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通过大量环境质量数据的积累为县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4、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2022年,我县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共29家企业,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3家分别为礼泉县污水净化厂、烟霞镇污水净化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共计32家污染源企业单位。我站除了坚持每月对3家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开展常规监测外,还将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一次全指标分析。通过多频次监督监测确保了三家污水处理单位出水水质持续达到排放标准,全年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为泔河流域出境断面水质改善和泾河水质保障提供了必要的监测支持。5、排污许可证获证企业自行监测检查2022年,根据要求我站上半年随机抽取了6家;下半年随机抽取了6家,共12家企业,其中重点管理污染源企业5家,简易管理7家,涉及污水集中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和一般涉水、涉气、涉噪排污企业。以上12家企业均委托第三方进行了检测,总体表现较好,但个别公司监测方案制定不具体,原始记录不完善,信息公示不太及时,仍需进一步规范提升。通过一年来的监督检查,较大程度地规范了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示的规范化目标要求,也进一步地增强了企业环保的主体责任意识。6、三率公示情况按照平台显示,截止去年年底,我县排污许可证持证企业总共108家,其中重点源企业共29家;监督性监测共29家,持证企业自行监测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源自行监测等相关信息都如期实现数据联网公示率100%的目标要求。7、环境信访监测情况及环境统计2022年我站参与环境信访监测共8次,涉及水、噪声、大气等环境因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高效开展,进一步为环境信访投诉问题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报告依据。2022年我县境内40家污染源企业纳入环境统计工作范围,通过纵横比对数据核算统计,掌握了2021年我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排放强度,为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服务。二、监测工作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为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群众饮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地表水环境断面监测为准确评估当年地表水质状况、确定生产生活用水排放、水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和水环境治理措施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噪声环境质量监测为长期的声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管理方向和依据;污染源监测为环境保护精确管理、总量控制、环保措施落实等提供了数据支持;环保设施开放活动有效向社会宣传了环境保护知识,深化了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其他监测活动为重大社会活动开展、本地区文明卫生创建、省部级环境保护重大措施落实活动等提供了有效的基层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和管理层面的环境监测需求不断广泛精确,站内存在人力不足、技术落后、人员老化、设备落后且不足、经费短缺、能力萎缩等现实问题。改进措施积极组织现有人员培训学习,逐步借助环境监测自动化监测力量,借助社会化环境监测力量,深挖人员、组织等内部潜力,申请拓展人员、设备、经费,精化常规检监测项目,逐步过渡对标到县级监测站能力建设评估目标。五、2023年工作计划1、从资源配置、人员调配等方面做好能力效能提升的全面谋划;2、编制完成分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试行)。3、完成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站房(环保局站点)搬迁和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尽快完成新站与老站的无缝对接和切换;4、力争完成财政局空气自动监测站迁址技术论证及前期工作,尽快结束我县省控站点单点运行的历史现状;5、完成2022年度37家企业环境统计工作;6、完成所有仪器检定校准和有效性确认,进一步完善我站质量体系文件,确保全站各项工作开展有据可循,体系运转持续高效;7、加强我站绩效考评的制度建设,不断挖掘和提升全体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站效能提升做好必要的制度遵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CMA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222712052009号有效期至2028年03月2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