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铜川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3-03-16 17:03
单位名称 铜川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提供利用城市建设档案资料,促进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负责城市建设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检查·指导工作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1号
法定代表人 张睿
开办资金 67.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自然资源局(铜川市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39万元 46.44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城乡建设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铜川市自然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情况1.认真做好各类城建档案整理接收和管理。按照档案收集系统化、规范化目标要求,及时做好规划、土地等城建管理档案的归档,加强城市更新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2022年我馆共签定《陕西省建设工程档案报送承诺(责任)书》33份,发放《建设工程档案验收认可书》32份。2.负责对馆藏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全年整理入库档案3762卷。3.根据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维修改造工作需要,结合我馆工作实际,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了“建设工程档案验收与归档流程”。4.积极主动对建设单位工程档案归集情况进行上门指导服务,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明确档案补充内容。在业务指导中总结经验,探索档案接收容缺机制,精简工程文件归档内容,积极为建设单位优化营商环境。5.按照城建档案工作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对城建档案数字化(电子系统)进行提升改造,完成了《电子与实体档案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设计。6.启动数据异地备份工作,与铜川市档案局对接,为城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此项工作是我市城建档案工作零的突破,填补了我市城建档案工作的空白。7.按照省住建厅教档中心的要求,全力配合“省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全年指导铜川智诚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铜川檀府置业有限公司等16家建设单位进行“省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填报工作,并将建设单位信息填报工作环节列入优化完善后的“建设工程档案验收与归档流程”中。8.制定完善相应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履行消防安全“八不准”要求和档案安全“十防”措施。加强档案信息及数据安全管理,注重档案工作人员的保密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定期开展保密工作自查。加强库房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和整治。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做好重要设备的检查、维保和检测。9.加强城建档案工作法制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铜川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铜川市城乡建设档案归档技术要求》规范我市城建档案的归档标准和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全年接待查阅档案103人次,调卷246卷册,提供复印文字资料1670张,图纸920张。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达450万元。全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案件审查、老旧住宅小区电梯加装工程、老旧小区建筑物改造等基础性工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2.积极拓展城建档案接收渠道及接收范围,丰富档案馆藏。截至2022年底,馆藏档案总量已达50480卷册。三、存在问题1.资金短缺,馆库硬件落后现状无法改善。系统更新只争取到了部分资金,后续资金还没有申请到位。2.人员老龄化严重,馆内新生力量严重不足,专业人员及计算机管理人员缺乏,为后期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问题。整改措施1.争取资金和人员支持,为下一步城建档案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2.强化城建档案管理职能,提升城建档案业务管理和服务水平。五、下一步工作1.依据“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更新方案,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换。2.按照市档案局安排,将完成的电子档案拷贝数据送达目的地。3.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定期组织职工学习相关业务规范、法律法规等,确保业务工作顺利开展。4.争取资金和人员支持,为下一步城建档案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