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医学美容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疼痛科、传染科、药剂科。 | |
住所 | 西安市东郊咸宁东路5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贾延 | |
开办资金 | 24993.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581.69万元 | 29489.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 从业人数 10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院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把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党委会议事规则。三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抗疫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广大党员展现担当、诠释忠诚。四是按照院党委《中层干部管理及选拔任用办法》,制定《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三定方案》和《2022年中层管理干部竞聘工作方案》,组织中层干部聘任。五是巩固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彰显公立医院担当,志愿者服务队荣获2022年西安市4星级志愿者服务队荣誉称号。六是开展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紧盯重要节日、重要节点进行廉洁提醒,开展明察暗访,杜绝腐败发生。七是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公布监督电话和邮箱,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八是制定《加强医疗领域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九项准则》有关要求,设立举报信箱,公示投诉方式和举报电话,做到有投诉有记录有处理有回复。二、认真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抓好疫情防控不动摇。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预检分诊24h值班,专人负责查验“两码一证”、测温;门诊执行一医一人一诊室;病区实行封闭管理,设立过渡病房,非必要不陪护。年初承担新冠患者康复工作,所有新冠患者康复出院,实现院内“零感染”。承担核酸检测、援吉、援沪、援疆、援藏、援榆林等抗疫医疗救治任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感染患者骤增,认真落实“保健康、防重症、扼死亡”的中要求,全力投入到医疗救治的一线战斗中。推出“全院一张床”、“专科全科化”运行管理模式,建立“120急救车-急诊抢救分诊区-重症病区-轻症病区-康复病区”的全流程救治模式,全天候保障新冠感染患者救治需求,打赢了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任务的攻坚战。三、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区域影响力。2022年心血管内科成为第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衰中心通过国家级标准版认证;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认证评审工作圆满完成。麻醉手术部成为第三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通过评审成为院内重点培育专科。神经内科牵头的卒中中心通过陕西省卒中中心验收,现已启动创建国家级卒中中心。2022年消化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骨科、普外二病区、妇科、产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举办适宜技术培训班;儿科、新生儿科、儿保科联合与西安市社会福利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骨二科、消化内分泌科长期坚持专家门诊延伸服务成效显著,120分站设立韩森寨车组,第二、第三门诊部运行正常。四、以质量、安全、服务为引领,全面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感受。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一是落实新技术新项目审批制,定期对限制类技术进行评估,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二是关注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监测不良事件。三是加强对手术部位标识、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执行情况现场督导。四是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定期对输血病历进行评价。五是完善MDT评估指标,建立重症同质化管理质控指标。2、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一是制定2022年优质护理方案,定期组织优质护理督导检查。二是深挖科室特色护理项目,制定“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活动方案。三是制定《多学科诊疗(MDT)评估表》,成立危重症患者护理MDT小组,修订制度及流程。四是定期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质量督导检查。3、持续优化门诊就医流程。调整门诊科室布局,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完成公众号预约挂号系统升级,对导医人员进行“精准预约”技能培训,设立老年服务岗,增加流动服务岗,志愿者服务常态化,针对突然剧增的发热患者,根据各科门诊量,动态调整出诊医师,开设共享门诊,建立门诊与住院无缝衔接工作机制。4、开展病案专项质控工作,不断提升病案内涵质量。一是为适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DRGs付费需求,组织各级各类人员专项培训。二是将病案首页优秀率、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编码的正确率纳入首页常态化质控。三是完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构架,制定专项考核方案,全面细化质量指标。5、加强院感监测及监督,提供安全就医环境。一是对重点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追踪整改情况。二是持续做好13项感控指标监测分析,联合药学部、细菌室做好多重耐药菌监测。三是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流程改造和日常监测等工作。四是圆满完成新冠康复医院的感控工作,实现全院“零感染”。6、完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工作。一是完成年度考核数据上报。二是召开数据上报员培训会,提高考核数据的真实性、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三是对考核指标统计分析,动态掌握指标变化趋势并及时改进。7、围绕合理用药开展专项处方点评、逐步拓展药事服务内涵。每月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排名,对抗菌药物、辅助用药排名前十的药品进行专项点评。针对发现问题多部门联合进行专题培训。试行处方前置审核,建立药学部、医务科、质控科、感控科等多部门合作机制,促进合理用药。8、做好科研项目、继续医学教育申报和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一是修订科研管理制度,举办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二是获批陕西省卫健委科研项目立项1项。三是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篇)。四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成立内、外、医技、护理四个教研室。举办教学大赛,落实科室小讲课,全院学术讲座常态化。9、扎实开展好疾控工作。一是做好传染病、肿瘤及死因分析、食源性疾病监测。二是完成新冠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工作,加强肠道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三是对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管理知识培训。四是继续推进健康医院创建,举行健康讲座,完成全院职工健康查体。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好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1、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助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我院牵头申报成功国家工信部与国家卫健委“5G+健康管理”试点项目。借助信息平台开展护理上门服务近百次。互联网医院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线上咨询、核酸检测预约等等功能缓解了群众在疫情期间就医的困难。坚持开展百场义诊咨询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意识。2、健全组织管理、强化人才工作。一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引进专业人才。二是举行自主招聘会。三是推进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完成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3、加强医院法治建设。落实法治医院创建任务,制订年度普法计划。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组织“法治大讲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结合纠纷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供全员法制意识。4、强化意识形态监管、落实平安医院建设任务、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压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制,发挥党组织监督管理的作用,通过网站、新媒体传播医院正能量。二是平安医院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和消防安全各项要求,加强巡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危化品台账,加强对药库、实验室等重点科室监管;改造全院监控系统,排查安全风险和非法宗教活动,落实防恐措施、压实岗位职责,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和消防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健全保密组织机构,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理顺文件档案的签收、登记、处理和销毁等程序,2022年档案室安全检查验收顺利通过。5、加强预算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确保医院经济运行平稳有序。一是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和业务科室发展规划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强化财务监督职能。二是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探索符合医院实际的运营管理模式。三是下达年度预算目标并进行分解,做好预算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四是严格执行预算调整审批手续,重大资金预算调整,经党委会及职代会通过方可执行。五是推进采购制度和采购实践改革,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6、围绕DRGs付费改革,发挥医保部门的“桥梁作用”。医保、信息等多部门联合完成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切换工作。开展“医保政策、价格指导下临床”活动,现场答疑解惑,提高一线人员政策理解水平和执行力。7、以推进信息服务体系互通共享为突破口,破除数据共享壁垒。制定《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三年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完成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质量监控系统(EMR)升级的前期准备等工作。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省级商保在线服务平台”、“合理用药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完成“核酸检测自助平台”、“患者服务平台”、“住院预交金平台”、“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系统”升级。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四级)”现场评审。8、强化耗材器械设备管理,提高装备保障服务能力。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程序,做好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招标工作。更新耗材供应目录,对耗材实行三级分类管理。做好疫情专用设备、检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9、完成对口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按照对口帮扶工作计划,选派人员援非、援藏、对口支援县医院,开展专家查房、手术、推广适宜技术等;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医院划拨10万元用于朱家沟村产业振兴,为村上12名考入大学的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1.2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20373961010211A1001有效期限:至2019年9月3日至2032年1月22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