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环保督察工作办公室(汉中市南郑区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南郑优美生态环境。负责中央、省委和上级环境保护督察配合协调工作、组织实施区级各类环保督察工作,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友林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6万元 | 8.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一、开展业务情况: (一)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开展情况。 1.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与群众信访件办理情况。截止目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我区整改问题6个,正在按照时序要求推进,其中1个问题我区不涉及,其余5个问题均在持续整改中。转办我区25件信访案件,目前已整改完成23个,剩余2件属同一问题两次信访,正在持续整改中。 2.陕西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与交办信访件办理情况。陕西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31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7个(销号6个),其余4个正在按照时序要求进行整改,转办45件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 3.2022年,我单位配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汉中督察局完成了中央、陕西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调研督导,并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察问题进行整改。年中配合汉中市纪委对秦巴生态环境问题、第二轮陕西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开山采石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尾矿库治理工作、耕地污染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同时配合南郑区纪委完成了相关生态环保督察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空隙,我单位组织力量集中对辖区内的部分砖瓦企业、矿山企业、石料厂、畜禽养殖厂、水库、建筑工地等进行了实地走访检查。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1.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按照2022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方案,着力整治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情况下,全区各单位深化应急响应联动,落实重点行业企业精准减排和分级差异管控,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2.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臭氧污染预警,及时加强道路洒水保洁、市政工程施工时间调整、餐饮油烟排放抽检、VOCs工业企业、油品储运销、机动车污染、汽修行业等污染管控。 3.开展工业炉窑、砖瓦窑综合整治“回头看”。开展现场执法检查,指导企业填报工业炉窑信息,完成环保竣工验收。对问题企业开展“回头看”,并督促完成整改,目前已全部关停使用轮窑烧制砖瓦的企业。 4.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整治。对辖区4家涉VOCs管控企业、城区内13家加油站、2家印刷厂等企业VOCs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等情况开展了现场执法检查,督促和指导企业规范使用VOCs治理设施。 5.持续开展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2022年继续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大冬季取暖用电优惠政策宣传力度,抓好优惠政策落实,持续推进电网改造工程,全面提升电网保障水平,积极做好取暖用电保障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6.持续推进锅炉综合整治。严格执行《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巩固燃煤锅炉拆改成效、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成果。对全区在用锅炉进行了摸底排查,建立了锅炉台账。 7.加强机动车管理工作。全区交通部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以中心城区重点镇办为重点,采取交通干道现场设卡、沿途巡查等方式持续开展联合路查路检工作。通过加强机动车检测机构规范管理,持续开展国三以下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 8、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全区已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1144台,抽查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37台次,对尾气抽检不合格的3台已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车辆所有人完成了整改。 9.推动建筑施工扬尘精细化管控。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实行网格化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将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各方主体的扬尘治理责任,加大巡查频率,重点检查施工场地“六个100%”措施落实情况。 10.强化道路扬尘管控。强化执法力量,严把专业运输准入制,严格实施“阳光运输”,并利用交通监管资源,扩大交通监管探头抓拍范围,严厉打击“黑车”和违规运输车辆,防止建筑垃圾引起的道路扬尘污染,充分发挥车辆北斗联网监管作用,以24小时应急联动、错时专项行动等手段,加强道路扬尘管控。 11.加快推进秸秆综合治理。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实行区级领导包联部门,部门包抓镇(办),镇(办)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田块的工作机制,建立起以镇(办)为网格、村组为基本单元的管理责任体系,在环境敏感区设置禁烧巡查值守点,24小时安排专人进行值班巡查,看牢盯死,坚决防止禁烧行为发生。 12.深入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实施动态监管与问题销号机制。一是建立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包抓监管机制,健全更新监管数据,扫清日常监管盲区,提升监管实效。二是罗列“问题清单”,实行挂账销号机制。 13.控制农业源氨排放,综合治理恶臭污染。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根据土地承载能力优化调整畜牧产业布局。推广“畜-沼-果菜茶粮循环发展”、“沼液-水肥一体化”、建立了畜禽养殖场(户)监管台账等技术,全面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分区分作物制定化肥使用限量标准,不断优化氮、磷、钾配比,依法落实化肥使用总量控制,推进科学用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等。 14.强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对已完成环境问题整改的涉气污染源不定期进行“回头看”,同时加强涉气环境违法行为案件的查处,强化大气环境执法监管。 15.强化油品储运销管理,强化黑加油站点攻坚。对辖区内所有加油站点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发放问题整顿清单,宣传危化品安全生产知识和危化品许可制度,要求各成品油经营企业按期完成整改,进一步净化全区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 16.强化油质和煤质监管:将非禁燃区煤炭质量监管全部纳入日常抽检范围,对不符合地方标准(DB61/T282-2016)的煤炭禁止销售和使用。 17.环卫体制改革成效显著。2022年对原两街两镇的环卫站、环卫所进了撤销,将原有的环卫业务外包给新引进一家环保公司负责,日常监督方面由城管局负责60%,镇办负责40%,从运行以来情况看,街面上的环卫工人、环卫车辆出现的更频繁了,地面更干净了、更湿润了。 18稳步推进汽修企业污染源治理。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鼓励倡导汽修企业全面开展水性涂料的改造和使用,加快推进汽修行业含 VOCs 产品源头替代;从源头上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采取源头替代、优化整合、关停取缔等方式,抓好综合整治工作。 19.实施建筑砂石料场整合。批准南郑区生态修复公司负责全区砂石料场整合工作,规范了砂石料的收储、加工、堆放、运输,杜绝了国有资产流失,减少了大气污染防治成本。 二、取得的社会效益: 2022年,全区优良天数325天,同比增加11天,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综合指数3.39,同比变好7.9%,重污染0天,同比减少4天,优良率89%,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大河坎片区优良天数312天(市考指标全年311天),同比增加21天,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市考指标全年不高于39微克),同比下降7.5%,综合指数3.61,同比变好8.1%,重污染2天(市考指标全年不超过5天),同比减少4天,优良率85.5%,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1.新水源地建设困难较大。工程总投资51336.34万元,资金来源为中省补助及企业自筹,其中企业自筹部分跟进不足。净水厂前期报批占用时间过长,目前主体工程还未正式动工。2.汉山泥石流问题整改推进较慢。垮塌之处地基尚不牢固,架设桥梁困难较大。3.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治污降霾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清洁能源替代成效不稳固;三是疏堵结合不强,露天焚烧现象仍然存在。 2.改进措施:一是责任意识再强化。坚决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健全部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形成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能力。三是提高科学治霾水平。建议上级组织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攻关,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加强污染天气过程动态溯源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污染天气应对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实现靶向防治管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思想站位,加强督查督办,严格督导问责,持续如期完成中央和陕西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并申报验收销号。 2、督导问责再严格。持续规范督察程序及内容,以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各级交办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日常督察巡查,注重结果运用,对环保任务履职不到位、环境问题整改推进不力、进展滞后等方面问题,顶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倒逼工作落实。 3、扎实做好全区突出环境问题督查督办。紧盯全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标自查,积极作为,紧盯任务节点,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整改和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台账,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造假、不走过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