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城市管理提供监察保障。业务范围: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实施行政处罚。 | |
住所 | 西乡县金牛路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锴 | |
开办资金 | 1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3万元 | 5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开展城市环境治理竞赛,努力刷新城市颜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在城市环境治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一是锤炼干部作风,强化实干担当。城市环境整理竞赛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大街小巷整治城市环境,各单位组织干部开展28轮环境集中治理活动,参与人员达10400余人次,与临街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两禁止”责任书4276份。党员干部整治环境的身影随处可见,“志愿红”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二是清理顽瘴痼疾,提升文明形象。清理卫生死角及杂物369处,清淤下水管道12处,清除违规广告4480处,规整空中网线3635米,规范围挡2561米,拆除私搭乱建17处、危房1000㎡;三是聚力完善基础设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硬化路面1525㎡,铺设人行道405㎡,粉刷墙面4443㎡,设置创文宣传文化墙94面、广告牌51处,种植绿化树木58棵,新增绿地500㎡,修剪绿化带1800余米,施划停车泊位130个,设置电动车充电桩24个,安装健身器材20套,更换太阳能路灯10盏。(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积极开展队内比武。1、突出重点抓整治。开展“城管+交警+社区”整治行动,对城区主干道两侧及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广场周边水果车沿街售卖等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整治工作持续进行。2、重拳出击抓治理。对城市广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沉疴宿疾进行治理,有效改善了樱花广场、站前广场、东二路街边广场周边的市容环境秩序。同时结合近期时令蔬菜、瓜果大量上市,沿街叫卖现象频发等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持续规范占道经营、倚门经商、流动摊点等现象。3、主要街道抓规范。四个执法中队对城区市容秩序开展多轮整治,科学合理设置便民疏导点八处,对东二路街边广场和樱花二路、广庆寺街、发展路中段夜市及便民早餐摊点进行了治理,规范了流动摊贩沿街售卖行为。占道经营、流动商贩沿街窜卖、乱贴小广告、广告牌匾乱设乱挂等违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多措并举,破解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1、部门联动,查处违停车辆。联合交警部门,持续加大对全城区人行道机动车辆违法停车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巡查频次,有效纠正了人行道违停行为,今年共纠正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2335例,批评教育现场劝离1903例,移送交警部门432例。2、推行试点探索,打造示范停车街区。为有效管理人行道违停现象,创新管理模式,对梅苑路南段全段设置了刚性隔离带,避免机动车驶入人行道,划定非机动车泊位,规范非机动车停放,通过试点运行,效果良好。3、施划泊位标线,拓展停车资源。对城区人行道具备停车条件的鹿龄路东段南侧、东二路中段西侧、梅苑北路十字东侧、汉白路西段北侧人行道施划停车泊位148个,背街小巷施划111个停车泊位。对城区人行道具备停车条件的汉白路、金牛路、鹿龄路、莲花路、樱花大道、北大街、梅苑路、东一路、东二路、北环一路、10条主要道路人行道上施划非机动车标识440个,标线7228.5米,导向箭头428个,规范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标识、标线。4、释放小区停车位,缓解停车压力。充分发挥我县城区主要大型小区地下停车场服务功能,因地制宜面向社会开放。在前期开放4038个地下停车泊位的基础上,今年新增9处共计1115个停车泊位。(四)加强执法监管,提升城市管理效能。1、严格落实城市管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对城区道路实施全天候巡查管理,整合执法力量,调整作息时间,实行早、中、晚三班轮班制度,重点对占道出店经营行为进行严管重控,及时查纠流动摊点和店外占道经营行为,全年共清理流动商贩9000余起,纠正出店经营商户800余起。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将流动摊点规范至城区临时便民市场、时令水果蔬菜销售点内经营,有效防止了沿街窜买、兜售、占道经营和出店经营等违章行为。2、安排专人走访城区内所有学校,并对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的问题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学校反馈的问题,加强上放学高峰时段巡查监管力度,安排人员每天早7点,下午5点对城北小学、莲花小学、西乡五中等学校周边流动食品摊贩进行规范,对不配合或不按规定区域、时间经营的食品摊贩依法查处,坚决取缔了一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食品摊贩,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3、紧盯城区户外广告多、乱、杂、破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户外广告、门头招牌等专项治理工作,对未经审批、陈旧破损、不符合设置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牌匾责令限期拆除。今年共计拆除大型立柱式广告牌、陈旧破损广告牌和门头牌匾218面,面积达7320.22㎡。4、加强市场有效路面管理,对重点路段加强人员职守,规范市场出入口管理,防止市场外溢经营行为,清理沿街窜买行为8000余起;清除破损广告遮阳棚伞9起;积极做好市场疫情防控,定期对市场进行消杀,组织市场全体经营户疫情核酸检测;督促保洁人员对市场及时清扫保洁;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防范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市场安全稳定经营。5、认真落实建筑工地六个100%,强化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管理工作。一是重源头治理。强化宣传,提高渣土运输企业环保意识,印制发放建筑垃圾处置规范,鼓励使用新型环保渣土(砂石)运输车宣传资料百余份,严格实行《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建筑垃圾运输证》审批制度,对报建的施工单位和承担运输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对运输车辆、倾倒地点进行查看,经核发“两证”后,方可从事建筑垃圾处置、运输。督促5家有资质的运输企业使用新型环保渣土运输车辆,有效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抛冒滴漏。二是重途中监管。加大巡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大队安排执法人员在城区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渣土车抛冒滴漏、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车轮带泥上路等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对违反规定的渣土运输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三是重终端处置。对金西华庭、茶乡水城等工地裸露土方、冲洗平台、出入口道路硬化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对未完善相关手续的督促及时完善;加强商砼企业检查,责令企业严格商砼运输车辆的管理,对检查出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立行立改。今年共查处渣土运输、违规行为50余起,现场处罚3起。6、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禁煤、清炉、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一是持续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对城区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排专人对每日巡查情况建立铁腕治霾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台账,目前县城362户餐饮业经营户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二是要求城区夜市经营区域,餐车统一必须加装油烟净化设备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组成15人的联合执法工作组对全城区夜市餐饮经营户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目前县城各餐饮业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三是结合县冬防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安排部署,持续加大县城“禁煤区”三轮车流动售煤治理,在县城东、西两侧制作《严禁城区流动售煤》警示牌四面,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查沿街叫卖、兜售煤炭行为。开展“清炉”行动“回头望”,全面规范治理城区露天烧烤污染,严防有烟烧烤“死灰复燃”,要求城区各餐饮经营户全面使用清洁能源、环保炉具。在“清炉”行动“回头望”整治过程中,对拒不改正的餐饮业经营户使用的燃煤炉具实施暂扣,收缴燃煤炉具2个。(五)大力开展交通文明示范路创建。为深入推进交通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按照住建局《关于西乡县交通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大队联合相关部门与樱花大道、北大街全段临街各商户签订《交通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承诺书》400余份,发放倡议书1000份,向市民群众和临街商户广泛宣传交通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良好的交通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氛围。对樱花大道、北大街全段倚门经商、占道经营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共纠正出店经营不文明行为130余户,清理流动商贩1239余次,规范临街商户门头招牌9起;加大全段人行道机动车违法停车查处力度和巡查频次。自交通文明示范街创建以来,截止目前共纠正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2335辆次,批评教育现场劝离1903辆次,移送交警部门432辆次,对占道经营的水果车扣押驾驶证9本。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扎实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办案准则,促进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满意率逐年上升。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群众、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目前,城区仅有民安街市场、富民市场、西一路市场三个市场,特别是民安街市场因街而建,条件差,富民市场容量小,市场容量已达不到商贩需求,导致流动摊贩外溢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管理工作增加难度。2、城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虽经城管交警多项举措进行治理,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3、我县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建设滞后,城区大量建筑土方、建筑垃圾无处填埋,亟待解决。(二)整改措施1、坚持就近原则,将相关单位迁移办公场所后闲置的国有资产改造为市场,缓解市场承载压力。2、持续开展“城管+交警”联合执法模式,常态化开展人行道违停联合执法,严格查处违停行为,让路于民,以梅苑南路为试点,在城区推动人行道设置刚性隔离带,划定非机动车泊位,打造示范停车区域。同时积极推动“智慧城管”、“智慧停车”项目建设。3、按程序报批各项申批手续,积极引进第三方建设,及时有效破解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资金难题,争取早日启动项目工程建设,尽快投入运营。四、下一步工作1、加快和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逐步推动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探索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升级,实现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方式,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2、按程序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动我县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