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西乡县天然林保护中心、西乡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西乡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西乡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西乡县天然林保护中心、西乡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西乡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3-16 11:03
单位名称 西乡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西乡县天然林保护中心、西乡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西乡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业务范围:秦巴生态、天然林保护项目建设;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管理,森林植物检疫,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及防治;林草技术推广,森林资源评估,林业案件技术鉴定等。
住所 西乡县鹿龄路78号
法定代表人 牟义奎
开办资金 61.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9万元 9.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以来,在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基层林业站的配合支持下,我中心以“生态西乡、美丽西乡”建设为中心,以造林绿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为抓手,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履职尽责,当好林业技术服务排头兵。1、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年度春季义务植树造林基地规划设计及技术指导工作;2022年国家储备林建设2.84万亩造林进行年度核查;完成2014—2018年度3.4万亩退耕还林林权勘界及矢量数据入库工作。2、开展林业技术鉴定。完成国储林建设项目集体林更新采伐作业设计6份;植被恢复方案9份;低产林改造设计2份;林地资源调查报告1份;据林业案件司法技术鉴定报告186份、林地勘验报告131份。(二)、创新思路,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蔓延。1、加强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全年防治森林病虫害综合75265.65亩。其中:防治松材线虫病56035.65亩,松褐天牛6000亩,杨树蛀干害虫5480亩,其它害虫7750亩,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全年产地检疫苗木2900余亩;调运检疫苗木16.5万株,木材66m3;复检苗木166.62万株,木材324m3。开展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违法案件查处专项行动2次,检查木材加工厂6个、种苗生产经营单位4个、绿化项目建设单位3个,未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和检疫对象。加强胡蜂的监测,全年发放胡蜂宣传资料873份,监测发现蜂巢143个,摘除蜂巢66个。2、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除治工作。对全县36.9万亩松林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春秋两季普查,涉疫面积56035.65亩,实际发生面积23036.63亩,分布在城北、城南等11个镇办。病死松树比2021年秋季普查下降30.1%。茶镇2个村,4个小班,2603.9亩实现无疫情。开展病死松树集中除治、“回头看”和疫木流失清查专项行动。去冬今春共除治松材线虫病疫木46000余株,同时对白龙塘镇刘院村、丰宁村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补植补造1250亩,已完成验收工作。严厉打击疫木违规违法运输,查验涉木车辆337车次,查处、没收、烧毁违法违规调运松木案件5起27.693m3。3、开展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综合防治。对午子山白皮松进行甲维盐注射预防松材线虫病,注药70000瓶;喷洒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6000亩;同时在午子山,古城、王家山水库悬挂300套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8223头,降低了虫口基数。4、全面落实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三年绩效承包工作。将我县12个疫情镇(街道)及午子山林区划分为8个施工作业区分片除治。对重点区域采取即死即清,动态清零,严格技术标准,疫木除治率达到100%,实现每年枯死松树数量下降30%以上。我县今冬疫木除治工作已完成88.5%,力争2023年1月15日全面完成疫木集中除治。5、做好外来生物入侵普查。抽调27人协助陕西理工大学对我县开展了外业初步调查。共发放外来生物图册1000份,累积踏查样线477.4km,14323亩。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10种、动物2种、病原菌1种。在秋冬季重点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实现“源头治理、防控前移”。6、创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模式。联合林(山)长制办公室利用无人机开展枯死松树监测和普查,确保普查数据精准。在杨河镇杨河村探索松材线虫病密接松树或疫木伐桩发展林下经济新模式,2023年计划种植茯苓166亩。(三)、服务林农,做好林业技术示范推广。编印了《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新制作了《淫阳藿栽培技术》、《青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等,举办各类培训30场1378人次。在大河镇亢家坡村青花椒种植基地和茶镇南沟村雷竹种植基地建立科技示范点2个,完成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面积0.61万亩。完成林下魔芋、淫阳藿、白芨、黄精等林下经济基地建设设计4份共2948余亩。(四)、生态优先,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湿地修复。1、做好日常巡护监测。积极开展涉秦岭区域的乱捕滥猎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问题自查,全面改善野生动物救助条件和水平,救助并放生野生动物32只。2、加强宣传,扩大专项行动成果。扎实开展“爱鸟周”、“世界动植物日”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联合多部门开展2022年“清风行动”及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全年未发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加工交易活动。3、有序推进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理赔及野猪种群调控准备工作,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机制及组建狩猎队伍,开展野猪种群调控。4、加强湿地日常监管、涉湿地案件查办及疑似问题核查工作。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全年开展巡护262次,巡护长度925.2公里。立案查处并问责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段家营村林木采伐案件2起。实地核查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疑似问题点位1个,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5、加强建设项目审查及项目实施。2022年共审查新建项目8个,均不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在城南街道办事处泾洋村实施小微湿地建设项目一处,恢复湿地生态面积60.4亩。在汉江湿地西乡段北侧、子午镇七星坝村实施汉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一处,总面积218.3亩,种植面积171亩。(五)、科学管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1、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一是配合林政股完成了502个历年森林督查暨打击毁林专项行动违法违规图斑案件查处整改清零工作,完成全市“4111”调度会议一个问题清零、森林督查暨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回头看交叉检查工作。二是完成2022年度古树名木普查暨后备资源调查工作。三是全面完成2022年森林督查(223个图斑)暨林地变更调查和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548个图斑)。四是加强林地管理,加强征占用林地后的植被恢复管理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加强对县内违规占用林地监督检查。五是按照计划扎实开展巡护工作,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2、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加强集体公益林管理,按时进行巡护和检查,加强管护人员的管理;做好天保站的日常管理,及时上报信息、报表和相关材料。更新天然林保护责任牌72面。3、飞播造林工作。完成将军山播区成效调查,进一步落实槐树湾和玉皇山播区镇、村组管护责任,确保飞播造林成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我县227.6万亩林地、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产地检疫苗木2900亩,有害生物防治总面积75265.65亩,其中防治松材线虫病56035.65亩,全面遏制了松材线虫病在我县进一步传播;出具涉林行政案件鉴定186份,林地勘验报告131份,培训林业技术骨干和林农1378人次。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明显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碳汇功能进一步增加,促进了全县旅游业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大,农户主动造林护林意识较差,科技含量不高;二是林业技术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地方虽然群众造林积极性高,但随意性也大,没有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进行规范栽植,后期抚育管护没跟上,存在草荒、牲畜破坏等现象;三是工作多,任务重、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多项工作堆积时有发生。2.改进措施。(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干部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心将强化学习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将终身学习贯穿于每个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全体干部职工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单位职工的整体素质。(二)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推进工作。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方式,完善管理手段,推进单位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抓好林业技术保障工作。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作业设计,认真搞好案件鉴定、采伐设计、造林绿化技术指导和林业技术服务,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2023年完成培训脱贫劳动力500人次,做好青花椒推广技术服务。2.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做实松材线虫病春普秋普,开展春季除治工作“回头望”,落实非疫点镇、拨出疫点镇及午子山等重点区域“即死即清”工作,确保枯死松树数量下降30%。开展综合防治,确保茶镇、子午镇实现无疫情发生。3.抓好外来生物入侵普查及防控。抓好“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坚决遏制其在我县蔓延的趋势。4.抓好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管理。加强重要湿地及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日常巡护管理,实施好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探索野猪危害保险及猎捕工作,处理好野生动物保护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推进和谐林区建设。5.狠抓天然林保护工作。落实好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及《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坚决执行严禁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政策,做好天然商品林停伐补贴兑现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