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 | |
住所 | 西乡县城关镇文昌路城北小区 | |
法定代表人 | 乔磊 | |
开办资金 | 11.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西乡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57万元 | 12.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汉中市生态环境局西乡分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站按照全市2022年监测工作要点和监测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全县环保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和管理监测等工作为总抓手,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通过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继续抓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1.积极开展自动站运维保障工作,促使空气质量总体稳中向好。2022年严格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对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每周2次巡查,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每月1次巡查工作,确保了自动监测站电力、网络及周边环境的稳定,坚决杜防有人为等因素干扰,保证了自动监测站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同时每月开展降雨降尘工作并出具12份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报告显示:全年无酸雨发生,自然降尘量年均值4.5(t/km2·30d),远低于省推荐标准,空气质量总体稳中趋好。2.县域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按照市县年度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对县内牧马河、泾洋河、汉江3条主要河流10个监测断面(含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每月监测一次,地表水24项(我站监测18项,委托第三方监测6项),委托第三方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每季度开展61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县各地表水断面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城区声环境质量稳定趋好。全年分别对区域网格噪声、功能区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县城区声环境质量为52.0dB(A)、城区道路交通噪声为64.1dB(A)、城区4个功能区噪声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与去年相比均有所好转。4.专项环境监测稳步推进。一是完成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必测村庄(城北街道办事处莲花社区)监测任务,监测内容为:环境空气质量、集中饮用水环境质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县域内最大河流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开展监测。二是对沙河集镇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两个季度的监测任务,对马鞍堰灌区水质开展上半年监测。对24家2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上半年监测,按时上报各类监测数据。三是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水质专项调查监测工作,加班加点开展调查监测工作,共调查监测稻渔综合种养项目22个,数据分析后按时限及时上报。四是根据大气“冬病夏治”工作要求对辖区内16家燃气锅炉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报告。五是对17个乡镇的64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监测。(二)持续抓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一是对全县13家重点污染源每季度不定期监督监测1次,对县污水处理厂每季度开展一次在线比对监测。二是对全县14家工业炉窑和砖瓦行业进行监督性监测。三是对全县6家尾矿库及历史遗留矿山地表水废水进行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30份。全年共出具污染源监测报告70份,为我县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三)环境执法和应急监测职能进一步凸显。今年4月汉江小钢桥断面水质出现异常后,我站积极按照市站要求对汉江小钢桥监测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数据;对群众投诉的白龙塘尾矿库地表水、西祥金石建材有限公司废水、山鑫矿业有限公司废水、堰口三岔村何家坝地表水、新东方医院废水、石羊农牧有限公司地表水、史家湾史立新鱼塘废水、堰口镇三岔村、二郎村地表水等涉水的8起投诉、社会生活、工业企业噪声7家开展投诉执法和应急监测,上半年共出具和投诉监测报告17份。7月参加华林矿业尾矿库应急演练,与多个部门联动,对环境安全和可能造成污染的进行全面排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应急监测措施,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环境安全。认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监测业务水平。2022年我站将业务培训列为工作重点,年初制订人员培训和上岗证考试计划,在5月开展的上岗证考核中,8名人员共取得6大类88个上岗证,合格率100%。目前具体从事分析检测工作人员均通过了省站监测人员上岗证考核,达到了“一岗双证”要求。我站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复评审要求,在资质认定第六版质量体系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了再改进,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科学、操作性强并适合我站实际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我站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站宣传贯彻落实“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服务规范”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质量管理的理念逐步贯穿于全站的各项业务中,并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积极参加密码样品能力验证考核。2022年8月积极参加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全省环境监测网能力考核,考核项目为氮氧化物,结果为合格。9月参加陕西省认证协会组织的能力考核,考核项目为水中化学需氧量,结果为合格。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我站职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先后参加了全县“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全年共在各类新闻媒体、网站和微信平台刊登信息稿件及论文15篇,通过多种载体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工作。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经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完成常规监测报表63份,出具各类监测报告259份,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报告12份、环境质量季报和年报5份,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信息,联合县气象局发布环境气象要报60期,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耳目、哨兵的职能进一步显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自身监测能力不足,监测项目偏少,仪器自动化程度不高。二是突发应急监测能力缺乏。改进措施。一是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加强自身监测能力学习,积极扩展监测业务,同时做好与上级对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配备更多的自动化程度高的监测仪器。二是制定突发应急监测预案,并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完善应急演练的响应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结合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二是根据市站《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方案》,及时编制我县《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方案》,按时间节点逐月推进,按时编制环境质量月报、季度和年报,对照市考县环保目标内容定期分析原因,对症施策,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做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根据年度监测工作方案,做到重点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并分行业开展一次环境执法监测;每季度对颁发排污许可证企业自行监测情况开展一次检查;针对农村环境质量和城市黑臭水体开展一次排查监测;补充和完善各镇办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监测内容和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挖掘和释放监测数据价值,提高监测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四是对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全面落实自审自查,依法、依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五是加强单位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县局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并以上岗证考试和能力验证考核为依托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