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强化城市管理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受委托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专项活动;查处跨区县及重大复杂案件;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方面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保障、抢险工作;按照职责承担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长虹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福山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9.83万元 | 114.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6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以来,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整治市容秩序,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一是常态治理,提升城市颜值。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逐步规范”原则,采取“定人、定时、定岗”和“错时值守+延时管理”网格化值守措施,共劝导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16000余家次,督促门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5200余家次,清理乱悬乱挂横幅、乱贴乱画等野广告4900余处,排查户外广告、门头牌匾607家,拆除违规门头牌匾、广告牌107块,饰新更换29家,备案登记门头牌匾64家、备案登记临时占道49家。加强施工围挡监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动态监管台账,排查摸底47处,责令整改16处、拆除31处。排查摸底存在问题户外广告88处,目前已整改83处,要求限期整改5处。二是城警联勤,共治“乱停乱放”。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机动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108次,共整治违停机动车11276辆,其中上传交警部门违停车辆2779辆,短信提醒劝离3015辆,现场劝离5440辆,拖移“僵尸车”和占压损坏绿化带的机动车辆42辆,组织涉事车主进行教育学习90人次,整治非机动车10970辆,张贴《温馨提示卡》6600张,集中拖移170辆,饰新、施划非机动车位16900余米、机动车车位640余个、设置挡车墩105个。对新区范围内15处涉嫌占用公共空间设置停车场收费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核查,其中,6处有规划手续、拆除8处、协调第三方管理1处。三是规范管理,适度开放夜市经营。对新区夜市经营户实行报备制,签定《夜市经营承诺书》,对照“12到位”和“八统一”按照“量化考评、分档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红、黄、绿牌挂牌管理制度,现场核查后颁发《铜川市夜市经营管理规范卡》,通过“网格化”定时定岗定区域值守与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软引导、硬约束、强服务,督促夜市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引导商户合法、规范、文明经营,维护良好夜市管理秩序。以政策宣传为主导,召开夜市门店经营负责人专题会议,对《夜市经营秩序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细节进行详实的宣传讲解,签订《夜市经营承诺书》,目前备案夜市餐饮门店共计378家,检查夜市2100余家次。四是文明执法,认真践行“721”工作法。按照“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开元路、海林御苑、铜煤小区周边设置临时便民点,方便当地农户销售自产时令农产品,同时也满足了周边居民随时购买新鲜、放心农产品,受到了群众的称赞。五是按时按质处置群众投诉。针对市长信箱、12345群众工作部、12319群众热线等投诉的夜间施工噪音扰民、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等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精准快速处置,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进一步提高办结率,提升满意度,累计处理各类投诉900余件,办结率100%。六是加强宣传引导,让“城管法律法规”走心入脑。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执法知名度和群众满意度,支队秉承依法行政的理念,强化队伍素质建设、启动多元化执法、宣传执法正能量,通过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铜川城市管理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全年共完成宣传报道15篇,累计24分。(二)突出重点,强化攻坚,持续推进“两违”“不动产”治理一是开展房屋建筑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清查整治工作,印发《铜川新区房屋建筑违法建设和违法违规审批专项清查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专项清查整治工作会,定期督促工作进度,累计排查既有房屋建筑数量1713栋,面积1116万平方米,排查在建房屋建筑数量1867栋,面积1306万平方米,排查存在隐患问题的房屋建筑数量110栋,交由新区商住办建立台账,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大建成区内私搭乱建违法行为的巡查查处力度,以无人机与人工巡查相结合方式,及时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累计约谈在建项目负责人和商户35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4份。向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发送咨询函、工作函6份。三是依法强制拆除长虹医院东门、中央公园广场、铁诺南路、崇文街商住户等7处私搭乱建违法建设,面积5900余平方米。四是积极推进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2019-2021年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涉及违法案件共移交26起,其中新区6起,立案查处4起,3起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目前收缴罚款200万(1起已移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余2起分期缴纳),1起已提请市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议审定,2起正在调查;王益区14起案件,1起2014年已经原市规划监察支队办结,其余13起完成立案、调查、合议、告知程序;印台区6起,其中2起已完成调查,进入处罚阶段,其余4起正在调查取证。(三)聚焦源头,集中整治,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是以辖区内在建工地扬尘污染为整治重点,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六到位”和“两个全覆盖”标准,加大对扬尘、噪音污染的处罚力度,安排专人对进出车辆、施工道路进行清扫冲洗,严禁带泥上路。全年累计检查施工工地680余次,约谈在建项目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107份,下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23份,行政告诫15家。二是加大餐饮门店油烟排放检查力度,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限期整改,做到油烟达标排放,共检查、复查餐饮门店370家次,送达《致餐饮服务单位告知书》51份,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32份,制作《检查记录》57份,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9份,经过督促,已全部整改到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100%。(四)落实责任,闭环监管,从严治理渣土车违法行为开展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私拉乱倒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实行“5+2”“白加黑”执法模式,通过设卡临检、蹲点布控、专项检查、要案侦破等手段,24小时全天候执法管控,重点加强夜间渣土车巡查整治,严厉打击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违法行为,发现一辆处理一辆,对渣土车违法行为“零容忍”。累计查扣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车辆22辆,整改私营拉运建筑垃圾车辆20余辆,取缔违法乱倒点12处。(五)依法依规,严格执法,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支队充分发挥“721”工作法优势,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应付式、突击式管理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理。大力推行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以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落实“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把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指导教育在前,行政处罚在后。今年以来,开展全市城市管理执法案卷评查2次,组织召开案审核会议8次,审定核议行政处罚案件11起。全年查处一般案件、简易案件74起,处罚罚金242.408万元。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队上下凝心聚力,实干奋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巩固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绩效。以持续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果为目标,按照观念创新、工作创新的整体要求,坚持文明执法、和谐执法、规范执法,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为创造优美的市容环境和良好的市容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机制尚不健全。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和其他部门之间衔接不够,配合不足,管理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经常依靠末端处罚解决问题。二是城市集贸市场数量和容量有限。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市场数量容量之间矛盾日渐加剧,出现许多摊贩无地可摆、无地可售情况,导致摊贩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整治过后反弹较快,长期性和反复性仍然存在。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执法。认真做好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工作,对每起处罚案件认真审核把关,真正做到事实清楚、取证及时全面准确有效、证据链完整和证据确凿、适用法律依据准确、程序合法、裁量适当,进一步规范城市执法行为,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完善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记录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有力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公平高效、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切实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工作有效落实。围绕巩固深化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转树”专项行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两违”清查和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对各区县城市管理执法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限期整改、推动落实提出具体明确要求。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卫生城市为抓手,持续推进市容秩序提升工作。进一步加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扬尘噪音和油烟污染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启动疏堵结合、错时值守、延时执法等工作方式,切实提升城市市容秩序质量。二是常态化开展“城警联动”,针对车辆人行道乱停乱放问题,全年联合执法不少于4次,通过信息共享、力量互补、强化力度等方式合力治理机动车违停及“僵尸车”乱象。三是继续加强建筑工地扬尘、噪音污染和餐饮门店油烟污染查处力度,定期联合环保部门、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对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全年联合执法不少于4次。持续开展餐饮油烟监测,建立油烟清洗台帐,根据增减情况,继续完善餐饮门店台帐,做到实时更新,查漏补缺。四是继续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注重源头管理、执法保障、常态长效,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牢“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聚焦民生、主动作为、尽职履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闹心事。五是加大城市管理执法案件的查力度,突出办案重点,尤其在违法建设、破坏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方面,切实加大案件的查处惩治力度,做到案件快查、快办、快结、快了,不拖案、不积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