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体育馆

咸阳市体育馆

发布时间: 2023-03-16 10:39
单位名称 咸阳市体育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训练基地与相关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训练场地提供与管理。
住所 咸阳市渭阳中路副7号
法定代表人 刘科
开办资金 3027.51万元
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咸阳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66.44万元 314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体育馆.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体育局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开展工作情况1、免费低收费开放:为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顺利发展,为更好的保障群众健身场地,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我们采取限制人流、预约开放等形式全面落实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每周平均开放60小时,根据体育场馆客流监管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我馆共接待群众104730人/次。为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践行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履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月11日起,开展分管领导接待日及社体指导员健身指导活动。每周五上午分管场地开放工作的副馆长现场办公,查找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公益指导工作,由我馆社体指导员为晨练群众提供羽毛球健身指导,普及健身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让群众就近享受科学、便捷、优质的健身服务。2、青少年体育培训:我馆自开放以来,已连续十多年为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提供场地保障,“青少年竞技体育培训基地”已成为我馆的金字招牌。今年暑期及节假日,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继续为青少年竞技体育培训提供场地保障,暑期共接待训练青少年12000人/次。3、举办活动: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今年协办了市人社局“2022年咸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募)工作人员资格复审”;咸阳规划设计院运动会;城投公司运动会;2022年陕西省街舞公开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摄影、短视频作品大赛获奖作品摄影展等活动。4、场馆智能化建设:今年8月我馆完成了场馆智能化改造,客流监控系统已与国家体育总局对接。因疫情防控和公共场所开放要求,控制入馆人数以及入馆时间,实现高效运营,我们专门设置了场地预约平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场地预约更便捷、覆盖面更广,克服了前期预约信息杂乱、场地管理人员工作量大、预约记录不易保存等问题,群众反映非常好。5、安全生产:除学习上级安全生产文件,每周一上午组织安全小组对场馆内外进行一次全面安全巡查工作。今年6月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之际,我馆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培训,并邀请咸阳市红十字会为全体干部职工及来馆锻炼群众进行群众性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培训,举行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增强干部职工及来馆锻炼群众的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确保我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6、成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社体指导员协会。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居民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充实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为我市居民的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健身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形成社体指导员全覆盖模式,在局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咸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我馆成功揭牌。7、为推动全省体育场馆的创新发展,提升体育场馆科学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夯实我省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根基,向全省展示我市场馆风采,省场馆协会决定举办首届场馆管理与建设技能大赛并将承办权交于我馆。近期,我馆与省场馆协会密切交流,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制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宣传方案、开(闭)幕式工作方案、安保工作方案等,邀请导演编排、遴选开(闭)幕式节目、编排秩序册、确定酒店、防疫、安保、公安备案等并组织本单位参赛人员训练。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择期确定活动时间。8、准备迎接陕西省示范场馆评定工作。为提高场馆服务质量,提升场馆整体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体育场馆在体育赛事、群众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省体育局将评选出几个示范场馆来引领全省公共体育场馆高效运行。我馆有幸被纳入陕西省示范场馆评定考核范围。今年8月,陕西省体育场馆协会王德炜一行对我馆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对部分工作进行了肯定,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我们以此次示范场馆评定为契机,通过硬件、软件设施双管齐下。重新布置了党员活动室、裁判员休息室、运动员休息室,对原有的设施进行维护,翻阅历年资料,重新整理了迎检材料,充实完善了PPT和汇报材料,确保评定工作顺利、圆满;9、成功举办了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摄影、短视频作品大赛。摄影大赛共收到摄影作品1152幅,短视频41条。经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获奖摄影作品185幅,优秀短视频5部。10月13日--10月15日通过线上、线下展出,线上浏览约7500人/次,线下展览在市体育馆内举办共接待约1600人/次。此次摄影大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平台、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充分肯定了近些年来我市在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发展,推动全市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全社会面前进行了一次全面展示,得到了社会各界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充分肯定与赞扬。二、取得成绩通过不懈努力,今年,我馆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体育局场馆建设管理处和省体育场馆协会授予全省体育场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2月份陕西省体育场馆协会王德炜一行在我馆举行了“陕西省体育场馆协会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授牌仪式暨业务培训会”邀请全市各区、县文体局分管体育的副局长、体育科长等40人参与。这是上级部门对我们近年来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责任,激励着我们全力以赴做好今后的工作。三、存在问题一是缺少专业人才,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对新形势下场地管理经营的方式、方法还有待创新。四、改进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制度,学习有利于提高的业务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陕西省体育场馆协会的沟通,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政治学习教育,提高政治素养,增强修养。2、认真开展支部活动,提高支部锻造力,加强队伍建设。3、加强廉政教育,确保我馆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保持先进,灵魂上保持纯洁、精神上保持强健。4、不断完善修订各项制度。为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加我馆在同行业之间、同地域场馆之间的市场竞争力,需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立足自生、快速发展,实现持续发展和成长的目的。5、免费低收费开放。为更好的保障群众健身场地,促进群众体育发展,践行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履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分管领导接待日及社体指导员健身指导活动。每周五上午分管场地开放工作的副馆长现场办公,查找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公益指导工作,由我馆社体指导员为晨练群众提供羽毛球健身指导,普及健身知识,传递健康生活理念,让群众就近享受科学、便捷、优质的健身服务。根据季节和群众健身项目需求,及时调整开放时间及开放项目。7、继续保障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中基础性的一环。为促进我市“体育强市”建设,坚持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期为培养我市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场地保障工作。8、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为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2023年度开展两次业务培训工作。9、完成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市级人数要求。完成市级国民体质检测要求全年2万多人/次,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制定目标,督促县区有效开展监测工作。10、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各项工作。为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切实履行社体指导员职责,提高社体指导员综合水平,扩充我市社体指导员队伍,拟2023年组织两次大型社体指导员培训,每月或每季度组织一次社体指导员大比武。11、拟举办一次摄影大赛。为活跃体育文化生活,用审美的视角,再现体育运动的魅力,根据2023年相关大型体育活动,拟举办一次大型赛事摄影大赛,见证、推动与提升我市体育文化的发展。12、拟策划两场高水平商业赛事。为彰显咸阳历史文化魅力和“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推动“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城市品牌传播,提升咸阳城市影响力,传播“我运动、我健康”的科学健身理念,拟策划两场高水平赛事,促进我市竞技水平的提高,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健身,促进咸阳“体育强市”建设。13、全民健身日组织群众活动。为扩大全民健身节日的社会影响,通过“全民健身日”组织群众活动的宣传和带动,让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4、狠抓安全生产。坚持做好每周安全巡查工作,确保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在消防安全日组织一次疏散演练,增强干部职工及来馆锻炼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我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15、充分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的职能,组织策划体育馆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有效增强我馆职工团队凝结力和团结力,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