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青少年科技交流提供服务。国外及港澳台民间与陕西青少年科技交流与合作;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合作项目在陕西省的组织实施。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广场陕西科技馆8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童 | |
开办资金 | 465.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贴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9万元 | 341.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是积极举办大赛。本届大赛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收到参赛作品892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223项,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55项入围终评,近400名选手参加了在线网络问辩。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6个、二等奖239个、三等奖337个、优秀奖58个。择优选取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11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5项参加了第36届国赛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并组织西安市11名学生线下集中观看了大赛开幕活动。此外,根据国家要求,制定了《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区)级竞赛组织单位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赛事组织程序,加强赛事监督。二是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培训班。5月,组织开展了“2022年陕西省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培训班(第一期)”。首次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西安、宝鸡等地共设7个分会场,在线观看培训直播人数达1700余人。(二)陕西省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一是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和开展调研。4月,青少中心组织召开了学科竞赛工作总结暨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系统总结了去年学科竞赛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省科协在协调、监督、保障方面的履职情况,安排部署了今年重点工作。4月至8月,由省科协分管领导带队前往各学会,就今年各项竞赛筹备情况进行调研。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月,按照省科协领导指示精神,根据《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工作条例》等文件,印发了我省学科竞赛监督工作办法、协调办法及信访投诉处置办法。针对中国科协对监督工作的细化要求,竞赛监督工作组在原有成员的基础上,通过推荐选拔调整新增7人,现共23人。起草了《关于报送工作方案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竞赛工作流程。三是积极发挥协调、监督、保障职能。协调方面,积极争取地方疫情防控部门、有关学校对竞赛工作的支持,积极协调72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做好生物竞赛的考务工作,积极协调学会、学校共同阻断舆情影响;监督方面,监督工作组共选派成员55人,参与监督17场次,圆满完成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信息学省选及信息学CSP一、二轮的认证监督工作,以上竞赛参与人数约11000人。通过采用考前保密宣誓、签订保密承诺书等方式加强监督人员的保密管理,采用双人监督模式参与试卷解密装订,安排大学生志愿者和学科交叉成员参与考务监督,监督考后试卷盖章密封及阅卷工作,重点使用了龙护卫押送试卷及第三方视频公司全程监控摄像等,确保了学科竞赛的圆满完成。截止目前,国家已公示成绩中,我省共获一等奖315人。生物、物理已举行全国决赛,两门考试我省共获金牌12枚,银牌16枚,铜牌2枚。保障方面,已完成五门学科的经费保障工作。(三)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陕西分营活动。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陕西分营活动于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和西北大学同期举行。由西北大学承办我省首个省级科学营活动。受疫情影响,陕西分营活动同步开展“云上科学营”和线下分营活动。线下分营活动由全国分营和省级分营组成,共招募省内营员460人参加我省分营活动。“云上科学营”接待共计21个省、市、自治区的680名营员参加。今年科学营新增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共组织33个乡村振兴帮扶县的330名青少年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接受科技教育,让边远山区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走进高校,近距离的感受科技的魅力。(四)英才计划。一是启动培养工作。经培养高校推荐,确定了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学科19位牵头导师与50多名助理导师组成“英才计划”导师团队。今年学科导师团队层次高于往年,牵头导师包括中科院院士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等多名专家。各学科导师团队结合申报材料、笔试成绩,采用线下群体面试、线上逐一面试方式,对学生多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最终确定70名学生进入培养计划。二是组织交流实践。开展2022年陕西省“英才计划”天文科普实践活动。组织“英才计划”80多名师生参观国家天文重点实验室、时间科学馆,聆听天文科普报告、专业知识讲解,参与“FAST观测方案”设计,参加培养相关课题研究讨论、科研历程探索等活动。方案征集活动中,共18所中小学校正式提交方案119个,获评全国优秀方案数9个。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被评为2021年度“优秀组织实施单位”。(五)陕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一是征集竞赛项目,组织工作交流。结合历年项目及实际开展情况,采用“宽进严出”原则对具体赛项和活动指标进行考查,拟出了20多个项目纳入年度竞赛活动。二是下发竞赛通知,组织实施工作。6月初,经省科协下发年度竞赛通知。组织全省10个市区科协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工作负责人和主管等共20多名代表,召开“竞赛活动交流会”。由于疫情因素,线下比赛活动受到影响,目前已有9个市区已下发通知并开展相关活动,省级及市区竞赛将继续推进。三、多措并举推动科学普及,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和好奇心(一)2022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截至11月7日,我省共建立学生小组人数为992人,注册教师人数139人,活动实施学校68所,学生类项目提交数量为39项,教师类项目提交数量为8项。受疫情影响,今年线下活动规模缩小。组织陕西省西安爱知中学、三十四中学和西安市经开第五中学50名师生走进西安国际港务区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切实体验了低碳、节约的生活理念。(二)2022年陕西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第十三届陕西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共收到196部作品,入围作品123部,其中一等奖20部,二等奖44部,三等奖59部,最佳作品14部,优秀组织单位9个。5月下旬,通过“主会场+分会场”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我省1300余名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通过直播的方式参加我省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第二期培训班。(三)2022年陕西省“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截止9月底,行程5500多公里,先后在商洛、安康、榆林、渭南、延安5个市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反响强烈。在以上5个市的22个县区的44所中小学校共举办46场科普活动,其中科普报告3场、科学实验秀18场,走进多彩的昆虫世界科普讲座展示活动20场、科技实践活动4场,气象科普活动1场,共有近6000名师生参加活动。(四)组织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根据科协青发[2021]54号文件《关于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通知》,推荐科普行动试点单位和试点城市。我中心根据文件要求,推进材料申报及试点评审工作,最终经专家评审,全国共评出103个试点城市,1198个试点单位,其中陕西5个试点城市,44个试点单位。(五)2022年“民法典进校园、民法典进家庭”科普活动。该活动走进西安市第七十中学进行民法典普法活动,共有53名学生、18名教师和19名家长参加。(六)《多young科学夜》活动。根据中国科协青少中心工作安排,我中心于1月初组织各市区科协及百余所中小学校的上千名师生观看央视频开展的《多YOUNG科学夜》直播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