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留坝县> 留坝县救助管理站

留坝县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3-16 09:39
单位名称 留坝县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受助人提供医、食、住、行的保障,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和权益保护;对“三无”人员实施救助和护送;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救助保护;进行殡葬改革法规宣传;推进公益性公墓管理,提供遗体墓穴安葬服务。
住所 留坝县紫柏路上段
法定代表人 赵涛
开办资金 3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留坝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0.41万元 300.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留坝县救助管理站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我站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一年来,我站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部分有暂时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我们在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下,实行积极主动的救助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医、食、住、行方面的基本保障。一是通过与留坝县医院沟通协调,对于需要就医的受助人员由县医院提供医疗救治,确保其生命健康安全。二是解决受助人员的基本温饱问题,由我站对受助人员提供救助,解决其一日三餐问题;通过与县运司招待所的合作,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住宿条件。三是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出行方面的救助,对于行动方便的受助人员提供交通费,保障其能够到达下一救助站;对于无法独立乘车的受助人员,由我站工作人员陪同送往居住地或下一救助站。我站利用节假日期间,在紫柏广场以及流动人口比较多的汽车站设立宣传点,并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单1000份。翻印《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260份,分发到有关部门和镇(办)。以“以人为本、亲情救助”为我站宣传口号,并制作《办法》和《细则》宣传横幅各一块。在救助站大门设置了灯箱,公布了救助原则和值班电话。对城区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流动劝导、疏导,实施主动救助。一年来,我站累计救助19人次、发放救济金0.12万元,充分发挥了救助管理站的社会职能。在救助工作中,做到救助及时,护送及时,没有发生一起不良事故。在救助工作中全体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文明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救助管理任务。(二)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以“清明”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殡葬改革主题宣传活动,县民政局通过移动公司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祭扫,引导群众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网络祭扫等文明祭奠、低碳祭扫等形式,保护生态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切实转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坚持长期地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殡葬法规知识,引导群众节俭办丧事。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引导群众文明治丧。逐步引导农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制订文明规范的乡规民约,自觉创造以讲排场搞攀比做婚丧为耻,以俭朴文明办婚丧为荣的良好风气。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旧观念,提倡厚养薄葬。把精力和金钱用在学科学技术、用在发展生产上。农村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刹住殡葬攀比之风,首先从自己做起,勇做文明节俭办婚丧事的先锋模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逐步解决了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足了特殊困难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确保救助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救助管理站的社会功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通过宣传贯彻殡葬改革政策,推行绿色殡葬,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净化人们生活环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群众理解,自觉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危重病人以及传染病人的救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二是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查询难。个别盲聋哑、痴呆傻、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救助对象,不能提高准确信息,没法查询到其身份信息。三是旧的殡葬习俗影响根深蒂固,几千年的“入土为安”思想严重影响殡葬改革工作的开展,也是土葬问题的主要原因。2.改进措施一是对危重病人以及传染病人及时送医,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二是加强滞留受助人员身份信息核对工作,多举措展开寻亲工作。三是加强殡葬监督管理,提升殡仪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科学把握救助对象的范围,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的社会职能;2.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开展救助管理工作;3.在坚持自愿求助的前提下,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行保护性救助;4.要建立健全殡葬改革督察检查工作的各项制度,组织专业执法人员,对殡葬改革工作进行定期巡查检查,使这项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