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阳区新明楼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社区预防社区保健社区医疗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 | |
住所 | 榆阳区灵秀街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曹宏尚 | |
开办资金 | 18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阳区卫生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6.05万元 | 393.1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阳区新明楼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加强组织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完成(一)持续推进能力体系建设。中心坚持以“2022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平台,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上下一盘棋”优势,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对标落实整改,力争达到推荐指标。持续巩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市级示范中心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和管理水平,积极发挥以典型带动和示范引领的作用。(二)健全规章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中心坚持以激励为导向,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完善内部考勤请销假及公休等管理办法。积极发挥新型绩效考核制度的杠杆作用,实行在编人员、公益岗位人员、临聘人员一体化管理,对于符合条件的临聘人员全部缴纳五项保险。(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年开展“三基三严”内部培训6期,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能力培训5次190人次参加,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培训10次,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培训2次,90%以上医技人员参加;参与市、区级院感防控专项培训5次,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卫业务培训2次,全院职工参与率90%以上,培训考试全部合格。(四)加强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建立了中心领导包抓服务站制度,今年定慧寺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中心托管,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适度下沉各站,规范监管切实得到了加强。二、凝心聚力,积极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一)战疫情勇担当,全面完成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全年参与全员核酸采样90余天约170万余人次,常态化采样点采样约50万余人次,入户流调2000余次4500余人,现场消杀500余次,为扎实有效落实市区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我中心先后派出65人承担隔离酒店重点人群的核酸采样、医学观察、环境采样及消杀等工作,参与明珠路办事处封控演练1次,全体员工全年无节假日扎实开展社区联防联控工作,全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入户健康随访监测600余人次,并严格按照红、黄、绿三色标识动态管理监测健康状况。(三)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年规范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年累计接种58000余针次,为新明楼街道、长城路街道、明珠路街道办事处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760针次,积极为办事处老年人接种率的提高做贡献。(四)建设规范化发热门诊。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为营造温馨舒适的发热患者诊疗环境,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要求,中心克服办公用房紧缺等各种困难,在北院新建二层独立发热患者就诊服务区域,设置发热诊室、留观室、处置室等,完善设施设备,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于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更好地满足了发热门诊诊疗工作的需求,保障发热患者诊疗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五)彰显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担当精神。疫情面前,我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人担当风范,全院上下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医务人员踊跃报名,今年先后派出12人支援西安市、神木市参与核酸采样和流调工作,派出2人去咸阳国际机场联合执勤,较出色地完成了安排的各项任务。三、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一)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卫生服务体系。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契机,加强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科室设置,拓展服务范围,优化中心诊疗功能布局和就诊流程,设置了醒目引导标识,将中心院落地板铺设了塑胶,重新打造建设了放射室并配置了DR放射诊疗仪器;对中心墙体掉落瓷砖进行翻新,做到服务环境清洁、舒适、温馨。(二)基本医疗服务稳步开展,规范管理再提升。认真落实疫情防控首诊负责制,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加强全科医疗体系建设,严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全年参与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视频会议6次;持续落实处方点评制度,规范抗生素使用和静脉注射管理。二类疫苗接种安全开展,规范化处置犬伤接种狂犬疫苗、HPV疫苗、流感疫苗等共19885针次。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报销5086人次,慢病报销618人次,职工医保门诊报销7540人次,报销合规率达95%,较上年度提升12%;满意度调查9750人满意度98%。(三)扎实开展基本公卫工作。全年基础免疫接种9780针次,对35岁以上人群开展了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高危因素筛查1250人新纳入管理91人,规范管理居民健康档案20269人份,档案合格率95%,使用率54%;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973人随访1920人次、糖尿病患者469人随访956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2人随访140人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6期,健康促进活动4次,发放健教处方、宣传单1万余份,播放影像40余次,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800人次,为106名孕产妇建立保健服务手册,推荐到区妇保院接受服务的孕产妇125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850人。组织开展公卫技术规范2次,内部二次培训6次,持续推进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截止12月28日,全年督导12次考核1次。公卫服务整体收效良好,居民感受度再提升。(四)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验收成果,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普及中医药健康理念知识,更好地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服务。适时开展“冬病夏治”服务,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水平,全年中医诊疗服务1526人次。(五)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年签约2050人,免费体检2050人,上门服务102人次,推送健康信息129条受益2500余人,持续开展六联六访六必看服务90人次,受到市委老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所有签约资料齐全,服务规范达标,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奠定了基础。四、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一)坚持党建融合学习,强化党建引领深度。建立政策理论与业务培训学习体系,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学习研讨为载体,采取“讲党课、集体学、骨干教、自己练”的方式,开展专题党史党课集中学习16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学习胡星元纪念馆1次,观看红色电影3场。(二)坚持党建融合民生,加大健康义诊力度。今年以来,中心以贴近民情、服务群众为重点,扎实落实诊疗一站式报销服务,高频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访和慢病义诊救治活动,抽调医护人员组建3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面对面随访2540人次。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纳入家庭签约服务。积极开展健康免费义诊活动2场800余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760人次,切实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获得感。(三)坚持党建融合宣传,拓展政策宣传广度。党员干部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政策宣讲,全年制作健康知识宣传展板12版,宣传彩页1万张,发放健康知识资料2000余份,提供咨询服务5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群众对诊疗政策知晓率。五、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推进综合服务能力再提升积极开展联合义诊宣传活动。联合星元医院、北方医院(榆林市中医医院)等开展讲座和义诊活动5次,11月初在大河塔镇组织的送医送药活动,赠送中心药品价值7806元。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2年,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卫健局的坚强支持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紧紧围绕年度主要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年门急诊25835人次、业务收入784.6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1690余人次、中医药服务3170人次,分别较上年度增长5%、7%、6%,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分级诊疗能力和家庭医生履约服务能力不强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优质资源得不到下沉,医技人员不足,稳定留住优秀人才的机制不健全。二是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契约式服务的理念有待提升。三是业务用房紧张,等等。对此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认真研究解决。四、下一步打算(一)全面提升内涵建设和管理水平。2023年,中心要坚持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平台,坚持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指导,进一步改善诊疗环境,要以优质高效服务为主题,完善发热门诊建设,健全基本医疗、基本公卫服务质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内涵建设和管理水平。(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心组织文化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稳定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长效机制,要健全临聘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机制,保障劳动关系合规合法。(三)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坚持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平台,改善诊疗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对照标准落实整改,力争达到推荐标准。要完善各类设施设备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拓展中心业务用房。(四)加强服务站一体化管理。要加强服务站的监管,建立新型“一体化”管理机制,将整合托管的定慧寺服务站、三官会服务站所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中心医疗业务融合开展,力求中心和服务站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疫情防控等方面同标准同要求同步推进。(五)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弘扬团队协作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六)提升综合医疗服务水平。立足于中心医疗资源实际,根据居民群众需求,积极拓展新业务,创新服务模式,争取对口支援医院技术支持,派送专业技术人员深造学习,对标“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标准及服务标准,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适时开展职业体检、各类健康服务包体检、口腔及住院等业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1年10月21日至2026年10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