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蒲城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研究制定全县供销合作经济的发展规划,承担农资、农产品、种子的购、销、储任务;开展土地托管、流转及农业技术培训推广服务,提升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 | |
住所 | 蒲城县青年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天军 | |
开办资金 | 3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 | |
举办单位 | 蒲城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7.79万元 | 198.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供销联社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形成供销服务"新思路";建设供销惠农服务中心,设置土地流转、配方施肥、农业机械、良种推广、统防统治、节水灌溉、初级产品供给、司法科技培训、再生资源利用、城乡物流配送、文旅康养及信用资金保障等12个为农服务部。2022年,全面建成供销农资储备中心,总投资900万元,占地面积10亩。化肥配送销售10200吨,较上年同期8756吨增加1444吨,同比去年增长14%。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玉米种子销售4010袋,实现了零突破。(二)创建第一书记工作室,唱响供销帮扶"红绿蓝";组建兴镇余兴村“第一书记工作室”,成立为农服务“红、绿、蓝”(红色领航、绿色发展、工匠精神)党员小分队,为村民配送优质低价农资的同时,定期到村免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咨询、农业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切实提升村帮扶质效,助力“一镇三地”建设。(三)高效示范田建设“稳提升”。研究出台《蒲城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加强农业高效示范田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广农业高效示范田建设。2022年,建设农业高效示范田6块300亩,围绕葡萄、西甜瓜、甜桃、酥梨等特色产业,采取科技领先、种养结合、改良土壤、科学施治、抓点示范等方式,从育苗管理、测土配肥、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绿色农资使用等生产全过程进行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生产出绿色天然、质优味好的瓜果菜,保本宣传推介,叫响供销品牌、畅通销售渠道,解决群众难题、实现多方共赢。(四)创新供销为农"综合体";按照“立面更新、牌匾统一、标识明显、运行规范、环境温馨”的原则,在统筹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开展农资配送、日用消费品销售、良种供应、农机服务、统防统治、烘干仓储(或冷藏加工)、农技培训、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资金保障等服务,打造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生产服务平台。2022年完成兴镇、荆姚、罕井供销为农服务综合体规范化建设。(五)探索供销合作“新路径”;一是与中通合作共推“快递进村”,双方在共用村级配送网点、建设农副产品冷藏保鲜、仓储运输设施和场地、人员、资金、数据系统等三方面开展合作,截至目前收件量达630万单,寄件量达98万单。率先在包联的兴镇余兴村建设村级快递服务站,免费为群众提供快递到村服务,打通为农快递服务“最后一米”。二是与五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合作,回收废旧农膜、滴灌带8000余吨,生产滴灌带4万卷。三是与建设银行合作携手探索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模式,建行为供销系统12家涉农个体提供信贷服务,发放贷款529万元,缓解了涉农企业资金周转慢、融资困难等问题。(六)日常工作“显担当”。一是常态化关注特定利益群体,对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苗头和隐患,加强督办,把矛盾风险稳控化解在基层,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下属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具体要求,对系统各单位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坚决堵塞安全生产监管漏洞,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农资供应、配送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春耕农业安全生产所需农资供应充足,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主渠道、国家队作用;四是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全力以赴做好四个小区、一个卡口疫情防控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以来,县供销联社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上级社的业务指导下,紧扣综合改革主线,凝心聚力,夯实基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在绿色农资统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现代流通等方面探索,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被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表彰为全省“先进县级供销合作社”,被渭南市供销合作社表彰为“全市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各县直公司、基层社之间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基层单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社有企业经济实力比较薄弱,服务带动能力不强,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举步维艰;三是干部职工队伍老化,企业管理、农资经营、技术培训、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农业环境治理等行业人才匮乏等等。(二)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问题和短板,立足供销合作社职责使命,坚持“为农、姓农、务农”服务理念,找准工作定位,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按照“红色领航、绿安保障、稳中求进、创新共享、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服务三农、助力振兴”的总体工作思路,奋力开创供销合作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对照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紧紧围绕“三个年”活动和“严、实、细”作风建设活动,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重点实施“123567”工程,即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开展“三个年”活动、实施“五大工程”、创建“六个科技示范基地”、做实“七项日常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络体系建设,完善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发展壮大供销社队伍,在合作经营中实现共赢共享,为蒲城“一镇三地”建设贡献供销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