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5 14:41
单位名称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筹集、管理、使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刚
开办资金 78.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13万元 23.55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杨陵区医疗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2022年区合疗办在区委区政府、区医疗保障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就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医保基金监管1.健全医保基金社会监督体系,完善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基金监管,协同构建基金安全防线,为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我局建立了《医疗保障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带动广大参保人员自觉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杜绝欺诈骗保现象发生。2.完善医保基金第三方专项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医保基金监管第三方专项检查实施办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性强的第三方对我区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检查。3.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活动。一是制定了《杨陵区2022年医保基金监管宣传活动方案》,宣传《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医疗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二是开展民营医院及精神病医院医保基金专项治理,着力解决虚假诊疗收费、虚假患者就医和违规违约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骗取医保基金行为。三是开展多部门联合打击诈骗医保基金专项整治活动,聚焦“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假血透”等诈骗医保基金违法行为。4.开展基金监管培训工作。两次组织全区医保经办机构业务审核人员,定点医院医保科、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及与医保业务有关的临床诊疗科室工作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如何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加强服务项目价格管理、规范开展医疗服务行为、依法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等内容,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业务专项培训。(二)推广放大旬邑做法我区印发《杨陵区健全完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杨政办发〔2022〕4号),建立以区医保经办机构为中心,街道医疗保障服务站为枢纽,村(社区)医疗保障服务室为网底的三级联动医保服务网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迫切需要,发挥“小站点”的“大作用”,实现医保服务零距离。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和发布工作为切实推进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和发布工作,引导医药机构合理确定药品价格,做好药品价格监测分析,加强新形势下我区药品价格监管,对区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的监测药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进行跟踪、采集并定期发布检测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合理引导消费。(四)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1.加快推进医保编码贯标和接口改造工作。全力推进医疗机构HIS医保编码贯标结果应用落地和接口改造等医保信息化工作任务按期完成。2.经办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一是在医保微信公众号上建立医保便民服务小程序,实现了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等医保经办业务群众网上自助办理。二是在医保微信公众号建设医保智能应答系统,群众通过“杨陵区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向“医保智能机器人”咨询医保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为参保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服务。3.提升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对定点医药机构医保信息读取设备进行全面更新升级,并督促定点医药机构对HIS接口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定点医药机构医保信息读取设备1-3代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和身份证全部兼容,社保卡激活医保功能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方便参保群众办理医保结算业务。4.加大基金监管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医保基金智能监控系统功能,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我区选定部分部分医疗机构先行试点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事前提醒”“事中预警”系统功能。(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医保政策知晓范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稳步发展,覆盖全区人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保基金筹资、补偿、管理及监督等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基金的覆盖面、补偿待遇及监督管理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赢得了全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拥护,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工作存在问题1.机构改革还不彻底。医保局下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缓慢,职责职能不规范,加之人员编制过少,工作整体推进缓慢,水平质量不高。2.基金监管部门联合机制尚未实现常态化。虽然医保部门与卫健、市场监管、民政、公安和税务部门已经建立里了联合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但是由于各部门内部尚未明确协调部门,落实具体工作人员,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络机制不够紧密,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制度尚不完善,不能实现常态化联合工作,各部门之间联合惩戒机制和制度也未全面建立。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整改措施(一)加强基金监督检查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工作,加强医保基金稽核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日常定期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住院患者回访等方式,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严防基金“跑冒滴漏”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二是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检查、专家审查等相结合的多形式检查制度;健全“双随机、公开”检查机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检直。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参与机制,引入信息技术服务机构、会计事务所、商业保险机构等参与医保基金监管,提升监管专业性、精准性效益性。三是建立部门间常态化联合检查机制。积极会同卫健、公安、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整合稽查力量,增加检查频、次,扩大覆盖面,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相结合的形势,重点检查随意降低入院指征和恶意挂床等欺诈骗保行为,运用协议、行政、司法等手段,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有效保证了全区医疗保障基金运行平稳、健康、安全。(二)持续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大对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建设,依托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网上在线审核、及时结报、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提升监管能力,实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信息化。二是推动医保系统与医疗机构HIS系统的无缝对接,变“事后监管”为“事前”和“事中”监管,延伸监管触角,强化医保对一线医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三是加快推进医保政务服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医保数据和信息互联共享,让参保群众和单位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保政务服务。推动我区医保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我区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我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 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对定点医药机构执行医保行政部门制定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收费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加强价格宏观管理,推动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市场主导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四)推进我区医药耗材招采工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区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及结算管理政策和制度,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集采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医药耗材招采工作落实奖惩机制,完善考核办法,推进我区医药、耗材招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五)加强人员学习和培训,着力打造务实高效的医保工作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规定,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改进工作作风,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我区医保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推动我区医疗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