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铜川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15 11:25
单位名称 铜川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管理服务保障。协调有关部门拟订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所监管企业业绩考核、资产及薪酬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等;文化产业发展年度考核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工作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9号中共铜川市委二号楼二楼2215室
法定代表人 韩琪
开办资金 414.0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69万元 1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要求,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管理服务保障方面。组织召开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1次,报送深化改革信息22期,印发《铜川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列出18项49条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各项工作,出台《关于落实推动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关于推动县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改革性文件4个,推出《创新百团“八讲”模式构建铜川宣讲矩阵》“小切口”改革事项并形成改革典型案例材料,承担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8项任务全面完成。以市委的名义对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向市委报告2次,并印发通报,要求限期整改;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市委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每季度召开调度会议,对任务推进缓慢的区县下发预警函,全力以赴协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对区县进行督查调研1次,对拟培育9户文化企业进行摸排调研,同时做好在库规上文化企业退库预警和跟踪服务工作;开展省级“十百千”工程重点文化园区(基地)和企业检查评估工作,向省上报送我市5家骨干型文化企业和54家高成长型文化企业的检查评估结果和经营情况报告;组织文化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文化交流活动6场次,举办“创意铜川”特色文创产品展、铜川市红色文创小屋揭牌暨“红色照金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陕西省群众文化节铜川分会场暨铜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宝鸡·铜川铁路旅游年启动仪式暨铜川文化旅游(宝鸡)推介会等活动10场次。(二)制定出台全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五上”企业培育发展奖励的实施意见》《铜川市金融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稳增长工作措施》《铜川市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鼓励和支持户外竞技、夜间经济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4个,不断健全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编印《文化体制改革领域典型案例》,总结我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三)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监管方面。严格执行《市委宣传部监督管理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暂行办法》,市委配备企业领导班子1人,提交部务会研究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三重一大”事项14次;贯彻落实“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求,以政治导向、文化创作、生产和服务、受众反应、内部制度、队伍建设、社会影响衡量社会效益(占比70%),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衡量经济效益(占比30%),下达市属国有文化企业2022年工作任务,开展年度考核工作;印发《求是》杂志发表的《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科技指南》以及《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等学习资料,在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中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财经纪律、运营管理等检查,确保企业规范运营。(四)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考核方面。对照省委宣传部下发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考核指标12个大项、47个小项部署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自查报告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情况一览表报送省部。(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修订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召开项目申报审核业务培训会,做好从项目初审、专家评审到拨付资金,并对受扶持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全流程申报工作。2022年兑现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个,涉及资金400万元。二、取得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情况(一)文化建设方面做法受到省委领导批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对《从“革命薪火”到“文化薪火”“照金精神”谱写新时代文化建设新篇章》批示:铜川市在用“照金精神”谱写新时代文化建设新篇章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应予以充分肯定。同时,该篇文章被文旅部主管的中国文化报,以及文旅中国网站等媒体全文刊发。(二)文化企业入规奖励加大。以市政府名义出台《铜川市“五上”企业培育发展奖励实施意见》,对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文化批零业入规奖励每户分别提高至30万元、10万元、10万元,激发了企业入规积极性。(三)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我市列入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省级重点项目6个,策划并开工建设重点文化项目10个总投资8008万元,列入市级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50亿元,新增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个。(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聚焦文化产业招商,全年累计签约项目36个,涉及资金110.12亿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首次突破百亿。落地项目14个,到位资金7.78亿元。(五)照金红色文化创意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经推荐申报,2022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铜川市照金红色文化创意街区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六)文化场馆(单位)入选国家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和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王石凹煤矿为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八部门联合公布。三、存在问题2022年,铜川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文化产业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创意产业发展劲头挖掘不足等问题。四、改进措施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健全文化产业项目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等具体要求,抓好各项工作。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是抓文化产业谋划,创新发展思路。开展文化产业发展调研、“看项目、比实绩、助赶超”文化产业发展观摩会、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专项督查、考察交流学习、推介项目招商引资等“六项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健全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抓规上企业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文化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做好高成长型文化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入库条件引导入规入统,及时解决企业运营发展难题。同时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文化企业整合资源,确保完成培育任务。三是抓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产业链。依托各区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实行“一县一策”,围绕机构、主体、项目、招商、人才等环节,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引导建设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园。四是抓招商引资,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积极引导各区县和市级部门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力争签约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挖掘铜川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包装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注重引进数字出版、网络视听等文化新产品、新业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五是抓人才培育,提升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人才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文创大赛、专题培训、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等,构建文化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加强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人才引进,打造一支过硬的文化专业人才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