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揉谷国土资源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保护耕地与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管理服务。实施土地管理,土地复垦,土地计划和规划。办理土地征用,划拨手续。调解土地宅基权属纠纷,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高学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青俊 | |
开办资金 | 2.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15万元 | 0.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揉谷国土资源管理所.公益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耕地保护。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利用镇、村干部微信群经常性推送自然资源课堂相关知识,同时开展了所长讲法活动一次,有效的激发了辖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保护土地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围绕4.22世界地球日、5.12防震减灾日、6.16安全宣传咨询日、宣传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发生,保障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的决心。目前揉谷镇按照耕地保护制度要求,退林还耕约1000亩,制止“非农化”、“非粮化”行为8起,下发《杨陵区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行动告知书》30余份,减少了新增违法用地的发生。(二)执法监察动态巡查。杜绝违法用地的发生,将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认真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坚持每周不少于两次动态巡查,坚持“一书二报三抄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严格监控两条线!一是产业路沿线的“非农化”、“非粮化”违法案件的发生;二是城南路沿线在建项目违法案件的发生;同时根据《《关于规范全区地下砂石资源利用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严厉打击各类在建项目非法采挖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与镇党委、政府及公安派出所的协同配合,严厉打击了各类土地违法案件和非法采挖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的发生。2022年揉谷段土地违法案件共8件,移送处理相关人员5人;全区地下砂石管理工作查扣非法偷盗砂石车辆4辆,处罚金18.5万元,没收非法所得18.63万元,没收砂石7284立方米;有效规范了我区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和地下砂石的管理工作。(三)设施农用地。严格按照(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农村农业厅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陕自然资规【2020】4号精神执行,严格界定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规模、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明确设施农业用地使用、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监管,将设施农用地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范围,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农地农用,促进设施农业用地健康有序发展。2022年共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3件,上图入库3件,拆除耕地违建3000平方米,拆除固定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四)地质灾害。配合地质科对新集村地质灾害点的验收工作和陵东村地质灾害点治理项目的申报工作;围绕4.22世界地球日、5.12防震减灾日、6.16安全宣传咨询日、镇集会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共下发宣传单400份,宣传人次400人;汛期坚持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末核查,全年共巡查80余次,全年未发生地质灾害安全责任事故。(五)林业管理。1、制定印发《揉谷镇林长制实施方案》;2、建立巡林台账;3、结合乡村振兴“五联一抓”,利用闲置宅基地上种植花卉蔬菜等,切实提高辖区植被覆盖率;4、揉谷镇以1123项目为依托,助推4家企业发展林果经济并顺利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共占地面积735亩;5、强化镇村两级林长巡林及林地使用审批机制,确保林业资源监管到位,全年没有发生破坏林草湿地资源违法案件;6、积极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日常宣传等工作;对古树悬挂了标志牌,并安排专人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7、制定印发了《揉谷镇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8、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培训,对美国白蛾、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病虫害防治和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排查,坚决遏制有害生物入侵,截至目前全镇无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六)完成了上级和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2022年揉谷所按照上级和局领导的工作安排,先后参与了高铁站、高速路出口、集中隔离酒店、村组(社区)疫情防控和农高会秩序维护工作,并按要求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向村干部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加强自然资源动态巡查,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对保证合法利用土地促进乡村振兴,支撑和促进揉谷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经济效益。加强自然资源执法工作,维护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秩序,保护自然资源安全。助力企业发展林果经济并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将充分显现农村土地价值,推进土地政策落实,增加揉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收入。促进揉谷经济全面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人员力量比较薄弱。全所编制8人,目前实有4人,工作压力大。2.业务水平整体偏低。国土所人少事多,法律性强,全所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新入职同志缺少经验,日常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不高。(二)整改措施.1.加强基层所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努力提高全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推进基层所工作规范化、有序化开展。2.建议局党组通过调剂、公开招聘等方式,配齐配强基层所人员力量,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积极参与中省的各类自然资源及规划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全所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二是坚持每周集中业务学习一次,深入学习自然资源和规划各类新政策、新要求,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耕地保护。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继续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经常性推送自然资源课堂相关知识,坚持开展所长讲法活动,围绕4.22世界地球日、5.12防震减灾日、6.16安全宣传咨询日、宣传耕地保护制度,要求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发生,保障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的决心,继续坚持所长讲法活动,增强镇、村干部及群众保护土地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三)强化自然资源执法动态巡查。一是认真落实动态执法巡查制度,坚持所里每周不少于两次;二是严格监控两条线!一条线是产业路沿线的“非农化”、“非粮化”违法案件的发生;第二条线是城南路在建项目违法案件的发生,坚决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杜绝各类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发生。(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围绕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月份“6.16安宣传咨询日活动”、6.25土地日等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防震减灾防范意识。二是积极主动配合局2023年治理陵东村三组地质灾害项目,早日消除安全隐患点。(五)林业管理工作。1、严格落实《揉谷镇林长制实施方案》;2、加强护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3、积极发展林业产业;5、加强林草湿地管理;6、加强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7、积极开展村组(社区)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切实维护全镇生态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完成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