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3-03-15 10:50
单位名称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提供房管服务。为房地产权利人提供确权服务;房屋管理,房地产权属登记与发证,房地产产籍整理保管。(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凤凰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孙晓振
开办资金 15.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2万元 8.27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房地公产管理所队.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建设一是全面建成示范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按照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网上申请的思路,建成了杨凌示范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网上大厅和不动产登记微信客户端平台,企业、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注册和关注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完成注册,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合理设置网上登记业务,围绕群众常办的、关心的登记业务进行网上流程设置,目前已经实现网上不动产登记申请办理。将示范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和省政务服务平台身份验证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了群众同一账号登录,方便群众注册登记。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延伸方面,将互联网系统开设了银行端系统,将系统延伸至开发商端和中介机构,设立了银行端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方便金融机构和开发商办理相关不动产登记业务。在登记大厅设置了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机,群众持二代身份证即可查询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方便群众办理查询业务。在部门间数据共享方面,建成了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系统。并与省数据共享平台对接,实现了公安个人身份信息核验、民政部门婚姻登记信息核验以及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核验和司法判决信息核验等部门数据的共享核验。二是设立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一窗办事”综合窗口。联合税务部门设立了不动产登记纳税“一窗办事”综合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缴税线下“一窗办事”,减少环节、优化流程、精简资料、并联审批。共设立“一窗办事”综合窗口4个,联合税务部门对外发布“一窗办事”办理公告,群众只需提交一套资料,登记和税务进行资料共享,后台运转,并联审批,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同时,联合示范区税务局、住建局、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网络对接、数据共享存在的技术、政策方面的问题。建立了登记办税工作群,实时沟通登记交税中数据匹配的问题,经过部门协作、积极推进、共同努力,登记涉税数据共享比例不断提升,目前,通过系统办过首次登记房屋的基本全部能够通过共享系统办理纳税业务。(二)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限及时受理、及时审核,将个人二手房转移登记和二手房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全面压缩至当天办结。压缩企业不动产登记,企业办理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办结。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实行预告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合并办理,将房屋转移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转抵押登记两项业务合并办理,压缩了登记环节,提升了登记效率。同时推行业主个人自行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公布了业主个人自行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公告,对新建商品房,开发商在申请首次登记的,一并提交业主个人办理不动产登记申请,推行个人自行办理不动产登记和委托开发商办理不动产登记两个途径办理,简化申请材料,方便群众及时办理房屋登记。同时积极在微信公众号、政务中心抖音账号进行宣传。(三)持续做好“交房即交证”,推进做好“交地即交证”持续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沁园春天小区、臻品郦景小区、渭惠家园小区、博学嘉苑二期、公园里等住宅小区均在交房时完成了不动产的首次登记,涉及房屋4000余套。同时,根据土地出让和登记流程,进一步简化流程和申请材料,制定印发了《杨凌示范区国有建设用地“交地即交证”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了土地出让、土地规划的数据共享,由登记部门进行土地出让、土地规划手续的提取,确保企业交地后尽快拿到不动产登记证书,目前9家企业在交地时完成了不动产登记,涉及面积1350亩,促进了建设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华州食品、麦肯马铃薯、华侨城等一批示范区重点项目实现收地即领证。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通过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建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等,提高了不动产登记办理效率,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方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办证难等问题,社会效益显著。(二)经济效益。2022年,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减少环节,保障企业、群众顺利办理不动产登记,全年共计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9981余件,不动产登记证明18362份,办理不动产抵押权登记4632件,切实保障了群众合法财产权益。三、存在问题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工作进展还不够快,各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系统以及不动产登记微信平台正在开发建设中,还未全面建成。二是农民安置住房登记政策文件已经印发,但收集资料和办理工作推进速度还不快。三是老旧小区不动产登记数据尚未整合至不动产登记系统。(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优化不动产登记程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登记发证效率。二是加快落实农民安置住房登记政策,积极推进安置住房小区不动产登记工作。三是加快老旧小区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至不动产登记系统工作,开展实地勘测,逐步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的“网办率”。完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能够网上办理的优先网上申请办理。实现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通过接口获取住建部门网签数据和税务部门纳税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建成抵押登记进银行系统,优化抵押登记流程。二是做好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积极联系房征部门,优化措施,简化程序,加快农民安置住房登记发证进程,完成一批安置住房的不动产登记发证。三是全面摸排老旧小区登记数据,安排人员力量对原老旧小区登记信息不全的,未整合至不动产登记系统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完善老旧小区登记数据整合入库。四是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完善农村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加强农村不动产登记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不动产登记的变更、转移等工作。五是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办件时限,优化办件流程,将群众二手房转移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不动产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办结,群众二手房抵押登记业务当天办结。进一步推行“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便民利企模式。同时,实行登记证书邮寄服务,对不能前往大厅领取证书的群众推行证书邮寄服务,多渠道提供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