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林业技术,促进林业发展。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推广项目实施管理,林业技术开发试验示范管理,林业技术推广活动监督与指导,林业技术人员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史惠玲 | |
开办资金 | 59.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35万元 | 24.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林长制落实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总林长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二是认真谋划,精心筹备林长巡林。三是因地制宜,扎实开展杨凌林长制考核各项工作。四是强化措施,进一步夯实基层林长责任。2.造林绿化工作。3.林业富民产业工作。一是指导稷乡情设施冬枣基地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二是完成了对第四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陕西圣桑集团有限公司)监测评价情况工作,按时上报了评价报告。三是完成了对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调查统计和监督工作。四是完成了示范区种业研发项目的相关服务工作,调研收集企业的项目策划表3份,对接企业和专家,签订项目协议,确立项目实施内容,积极推进“专家+企业”林木良种研发模式,为杨凌林业产业发展助力。五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先后为农林科技大学、杨凌企业申报火龙果、葡萄等林木良种提供技术服务,全年累计完成省级林木良种初审8个。4.林草湿资源管理工作。5.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是制定印发了国家确定的12类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保护方案,扎实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清风行动”,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巡查2次,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和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良好局面。二是开展了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收集整理和上报了阶段性普查报告。对发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及时组织开展除治。三是认真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监测和救护工作,全年救护野生动物23(头)只。四是切实加强古树保护,对全区61株古树建立了保护档案,并落实了管护责任单位,悬挂了古树标志牌。6.护林防火工作。结合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印发了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和培训方案,组织召开护林防火工作会议。积极开展全区森林火灾隐患排查,组织应急、消防、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7次。7.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开展了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成了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二是开展了林木种苗检疫工作,全年检疫苗木900万余株,办理检疫证书1100余份。三是组织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四是完成了林业有害生物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测报工作,编制上报了工作方案、工作评估报告等资料,签订了工作合同。8.林木种苗管理工作。一是结合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开展林木种苗“两证”持证企业调查工作。二是完成了林木种苗“双打”工作,制定了2022年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工作方案、林木种苗行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种苗两证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完成了全区林木种苗生产调查统计工作。四是开展了林木种苗“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五是完成了示范区知识产权涉及的林业相关工作,按时上报了示范区知识产权考核的相关资料。9.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一是充分依托杨凌的科技资源和优势,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技术,结合苗木花卉繁育、经济林示范园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推广工作。二是完成了省局下达的“521”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三是及时对接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完成了基层林业站监测、林业本底调查等日常各项业务统计上报工作。10.项目及林业综合统计工作。全年完成林业产业产值统计报表、林业资金统计报表、林业综合统计报表等专项统计报表12套27份,林业综合报表6套,完成林长制工作相关报表14份。11.食用林产品监测工作。一是制定印发了食用林产品检查工作方案,成立食用林产品监测工作小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全年工作任务。二是组织开展了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三是加大宣传。四是完成了省局、示范区等对涉及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考核工作,及时开展工作,按时上报各项考核资料。12.其他林业工作。一是认真落实集体所有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完成了2022年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二是完成了国家级公益林优化工作。三是完成了帅家村的包抓工作。四是配合局办公室完成了2023年示范区和杨陵区涉林工作预算编制工作。五是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涉及林业工作的政务公开相关工作。六是开展了林业站制度建设和涉林安全生产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指导稷乡情设施冬枣基地开展质量提升工作。二是完成了对第四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陕西圣桑集团有限公司)监测评价情况工作,按时上报了评价报告。三是完成了对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的调查统计和监督工作。四是完成了示范区种业研发项目的相关服务工作,调研收集企业的项目策划表3份,对接企业和专家,签订项目协议,确立项目实施内容,积极推进“专家+企业”林木良种研发模式,为杨凌林业产业发展助力。五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先后为农林科技大学、杨凌企业申报火龙果、葡萄等林木良种提供技术服务,全年累计完成省级林木良种初审8个。(二)经济效益。一是充分依托杨凌的科技资源和优势,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技术,结合苗木花卉繁育、经济林示范园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推广工作,先后在稷乡情设施冬枣标准栽培基地,先后开展冬枣修剪、环割等技术服务9次。在芃荣苗木基地开展技术服务3次。二是完成了省局下达的“521”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林业产业新技术培训5期,培训林农120人次以上。编制上报了科技推广工作总结和汇报。三是及时对接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完成了基层林业站监测、林业本底调查等日常各项业务统计上报工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面对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要求,主动对接服务还不到位,与局其他科室团结协作方面还做的不够,大局意识还不强。2.改革创新精神还不牢。满足于工作现状,勇于担当和创新意识不强,对打造工作亮点和破解林地和耕地非粮之间的关系思考不够,措施不多。(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2.勇于推进改革创新。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工作,认真钻研政策,勇于担当作为,在破难题上敢于碰硬,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确保林业科技示范推广、护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食用林产品监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高质量开展。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林长制工作。一是组织筹划示范区林长巡林4次以上,其中上半年2-3次,下半年2次。杨陵区总林长巡林4次,其中上半年2次,下半年2次。二是全年召开总林长会议、成员单位会议3次,其中:一季度筹划召开示范区总林长会议1次。林长制成员单位会议1次,三季度召开林长制成员单位会议1次。三是上半年对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1次。11月对林长制工作进行考核。四是全年在示范区网站等新闻媒体发布林长制信息5篇以上。在杨陵区时讯等媒体刊登林长制宣传报道1篇以上。五是争取示范区和杨陵区财政将林长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六是争取落实示范区和杨陵区林长制办公室人员。七是开展示范区林长制工作培训会议2次以上。八是指导落实基层林长制的具体工作。九是完成省林长办交办的其他具体工作。(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编制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2023年年度防控方案、美国白蛾普查方案,层层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完成了松材线虫病春季和秋季普查。成立示范区、杨陵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落实成员单位职责及分工。二是做好林木种苗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检疫复检工作。三是开展涉木企业企业监管,建立企业入台账。四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按时上报监测预报表。(三)主要林业业务工作计划。1.造林绿化工作。2.林业产业发展工作。3.林草湿资源管理工作。4.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5.护林防火工作。6.林木种苗管理工作。7.林业科技推广工作。8.项目及林业综合统计工作。9.食用林产品监测工作。10.其他工作。一是做好2023年集体所有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二是做好林业站制度建设和涉林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做好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