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15 10:28
单位名称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铜川市新区太阳商城西区
法定代表人 高涛
开办资金 3299.8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81.91万元 536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业务活动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取消低年级纸笔测试,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以游戏闯关或展示分享的方式,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严格落实《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工作制度,实现学生作业减量提质。2022年全校98.5%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切实把课后服务工作做成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学校加强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科研能力。先后开展“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提升课”等教学研讨活动。本年度我校全体教师顺利完成教师2.0提升工程,学校教学围绕“减负提质”总目标,严格落实“五项管理”,通过开展“课堂革命”,优化“作业设计”,创意“素质评价”等举措,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本年度围绕“我为铜川代言”这一主题让学生们走进照金革命纪念馆、铜川博物馆、药王山、孙思邈纪念馆、陈炉古镇、马咀村、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研学系列活动。组织德育骨干教师充分挖掘时政素材,开发了“天宫课堂”“智能时代”等六节德育系列课程,开发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融合”等思政课程、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学校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与学科融合,结合劳动生活教育与铜川文化特色,开发了《“药瓷”铜川·AI+》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建立了智能植物工厂STEAM实验室,引导学生利用中药材种植、编程、观察、实验、记录及陶艺制作等方式,体会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究与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幸福,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培植家国情怀。本年度我校人工智能教育成效显著:在1-2年级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连续两年成功承办铜川市人工智能大赛。二、主要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少先队集体,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被评为陕西省第二批省级课程与教育示范基地,成功创建“铜川市绿色学校”,向日葵中队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短视频“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微电影短视频大赛最佳公益短视频,在全市中小学第三届人工智能大赛、全市义务教育学科德育教学大赛、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编程入门课程普及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二等奖1个,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冠军2个、亚军4个、季军3个,省青少年创意编程设计大赛16人全部获奖;获铜川市第三届人工智能大赛冠军6个,亚军3个,季军3个,齐家坡小学获1个冠军,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成果被陕西日报报道。刘持平老师在第二十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儿童符号意识发展”主题课例征集活动中获得全国优秀奖;张焕焕老师在陕西省第六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张焕焕老师在陕西省第二届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王欢等9名老师在铜川市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杨玉娥老师被评为铜川市师德标兵;焦琳老师在铜川市道德与法治课堂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张焕焕老师在铜川市学科德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刘阳、苏娅萌两位教师在铜川市第二届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中均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优异推荐参加省级比赛。三、存在问题随着周边商品房的入住人数增加,来我校就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使得学校的教室和师资不足严重不足。四、整改措施学校二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缓解学生教室不足的压力。并向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反应我校教师不足问题,申请增加教师编制,缓解我校教师不足的问题。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我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规范”“发展”“创新”为着力点,严格执行“双减”政策,规范常规工作管理,细化常规管理过程,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力度,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老师迅速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各类工作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构筑安全网络。团结协作,完成各类创建工作做好后勤保障,打造现代一流校园,2023年奋跃向上,从“新”出发,奔赴新征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