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坪县> 镇坪县文化馆

镇坪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3-14 17:40
单位名称 镇坪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传承民间优秀文化,组织,辅导群众文艺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搜集整理、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举办讲座、展览、培训。
住所 镇坪县广电大厦B栋567层
法定代表人 柏建军
开办资金 1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坪县文广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8.41万元 128.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镇坪县文广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情况(一)群众文化活动1.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展演活动67场次。经“陕西惠民演出监控播放平台”统计,完成戏曲进乡村活动56场次,其中直播62场次。2.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结合“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我们的节日”、“亲子相伴共享未来”“安康节拍”“唱红歌诵经典喜迎党的二十大”“全民艺术普及”“开笔启智礼润人生”等主题,以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总馆分馆联动互通为载体,在全县开展特色讲座4场次、公益培训23期、传统文化沙龙12期、亲子手工课堂14期、主题展览4场次、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4场次、其他群文活动7场次,确保了全县各阶层群众享有文化的基本权利。3.围绕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长寿文化、镇坪美景、盐道精神、创文等主题创作的民俗舞蹈《盐道情丝》、三句半《永远跟随共产党》、花鼓戏《招女婿》、快板《新时代新变化》、《争创全国文明城环卫工人打头阵》、小品《戒赌》、舞蹈《梦忆醉镇坪》等一系列原创文艺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二)传承非遗项目、弘扬先进文化1.非遗保护工作。一是“镇坪五句子歌”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遗保护名录;二是镇坪县安康月桂康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黄连种植技艺)入选安康市第二批非遗就业工坊。三是镇坪渣辣子制作技艺传承人、镇坪县棕床制作技艺传承人被列入安康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四是申报县级非遗保护名录4个:镇坪中药材—黄连种植技艺、镇坪生漆割制技艺、镇坪包谷面飵肉制作技艺、镇坪药王山传说。2.开展以“非遗技艺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非遗进社区、进村镇等系列活动10余场次;开展镇坪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会1期。通过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线下展览活动,增进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化进程。(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建设情况以陕西公共文化云为平台,文化镇坪、视频号为抓手,将镇坪五句子歌、腊肉腌制技艺等非遗展示和文创产品作为数字文化艺术普及和资源慕课拍摄的重要内容,拓展扩充数字资源库建设、数字服务产品加工以及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有效利用数字服务实现我馆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2022年我馆在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录制上传学才艺课程130节,总课程时长2000+分钟、展示非遗文创产品10余种、直录播大型文化活动5场次、入驻培训老师10名,微信公众平台累计推送活动180余条,线上共计服务人次30000余人。(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情况以《2022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重点任务指标》为指导方向,在常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和群众文化需求,建成“安康市非遗就业工坊”(安康月桂康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镇坪县文化馆文创产品展示馆(艺山美学馆)”、镇坪县文化馆馆外培训点(佳佳艺术培训中心)等文化服务空间,满足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爱好需要。(五)文化志愿服务情况镇坪县文化馆“艺抹阳光情暖乡村”文化志愿团队始终秉持“人民为本、文化惠民”的宗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2022年,镇坪县“艺抹阳光情暖县乡村”文化志愿团队深入全县7镇57村开展以“非遗技艺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喜迎党的二十大共谱新篇章”为主题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计42场次;以中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舞蹈、书法、电子琴、主持与朗诵、智能设备使用等主题培训10场次。同时,还积极参与协办了我县各类展览、讲座、红歌大合唱等文化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镇坪县文化馆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镇坪县2022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指标》要求,馆员们精诚团结、真抓实干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镇坪县全年公共文化服务年度目标任务。同时,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位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馆是公益的群众文化机构,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窗口,积极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在全县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文化馆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2.工作人员专业化服务有待提高3.用于文化建设经费不足。(二)改进措施:1.我馆在2023年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服务人民群众,让更多群众享受文化馆对外免费开放服务,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活动,预计全年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项目12个,保持原本周内场馆免费开放的同时,将周末一并纳入进来,确保人民群众错峰使用,有地可用。2.加强内部人员管理,注重专业能力提升,做到多看、多听、多学习,使工作人员服务能力符合人民群众日益需要的文化活动要求。举办专业能力比武,激发工作人员事业心与责任感,3.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费解决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呈现群众文化活动亮点1.打造群众文化品牌,优化服务质量。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载体,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依托,持续开展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百姓大舞台、我们的节日、戏曲进乡村、传统文化亲子手工课堂、开笔礼等特色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服务精品。2.紧贴群众,创作精品文艺作品。围绕礼赞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长寿文化、盐道精神、药乡文化、创文等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话题,创作精品文艺作品。(二)免费文化艺术辅导培训2023年,镇坪县文化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效能,利用寒暑假、周末及错时,为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免费开办舞蹈、器乐、书法、绘画、声乐、主持、智能手机操作等文化活动培训20期。针对全县镇文化站、各分馆从业人员举办业务技能培训2期。(三)快速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以陕西公共文化云为平台,文化镇坪、视频号为抓手,完成直录播3场次、学才艺1000分钟、发布各文化场所活动信息120条、发布非遗文创产品60种、手机直播课堂12节,完成文化相关培训10期(300人次)。(四)提升总分馆服务效能通过“线上服务”“流动服务”“点单服务”“重点帮扶”“联镇包抓”等方式,打造总分馆制服务品牌。按照每个行政村每年看1场以上的非线上的戏曲或文艺演出的目标任务,以巡、展、讲、演不同方式,开展戏曲、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全覆盖(全县7镇58个行政村),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遗“三进”(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充实全县非遗数据库资料,通过媒体、网站、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加强宣传推介。2.非遗项目建设助推乡村振兴。2023年将依托省、市非遗就业工坊助推非遗产品市场销售拓展,就近解决当地贫困户、留守人员、残疾人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3.加强县级非遗名录收集整理,做好传承保护工作。积极做好市级第七批非遗保护名录项目申报。(六)加大场馆对外免费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馆内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提高免费开放服务质量,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一是努力完善软硬件设备,丰富展示形式和内容;二是加大公共文化活动宣传力度,建立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开放机制。(七)强化内部管理,着力提高单位效能建设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提高执行力、落实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单位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强力推进文化馆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一支思想素质精良、业务能力过硬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