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惠王中心小学

西安市灞桥区惠王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14 16:52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惠王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事处惠西村
法定代表人 赵铸
开办资金 3225.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32.76万元 2824.2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惠王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校按照“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学历教育”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紧紧围绕“创新管理、品质提升、追赶超越”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倾心办教育,精心抓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党建为先,固思想、定方向、指引前行(1)加强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坚持每周党支部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等,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全面提升各支部的凝聚力(2)发挥党建与教育教学“两结合、两促进”。我校将学校管理、教学活动、教育科研等工作与党建紧密结合,引导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四有”好老师。同时,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等活动,喜迎党二十大胜利召开。(3)制度保障,提升组织凝聚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管理理念,以制度出台的民主性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以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2.教育为本,设目标、明措施、躬身践行(1)重点实施“6”项工程——躬身践行、收获硕果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打造教育铁军。强化师德师风监督和考核,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坚持每周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开展第三期“砥砺创佳绩‘晒羽’展风采”活动,激发教师的荣誉感。二是教育科研:开展凝练教学风格,提升教师个人业务能力活动。通过骨干示范、师徒结对、个人反思等方式引领活动开展,让教师在研讨、反思中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发挥中心教研组带头作用,推进课题研究;立足课堂,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在交流、分享中推进课题研究。三是促进家校共育,深度参与育未来。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参观学习。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四是依托名校+名师+,提升办学水平。发挥好“名校+”教育联合体平台作用,在名校引领下,参与“名校+”名师坐诊活动、青年教师擂台赛活动等;主动参与市区“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功组建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通过名师引领和现场指导,大大提升了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五是落实“双减”政策,得力举措提质增效。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让“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一抓教科研,让“第一课堂”提质增效;二抓作业管理,让作业减负有效;三抓课后服务,让“第二课堂”拓展高效。六是确保校园安全,注重细节保安全。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勤落实,除隐患。强化安保措施,校园安全实施网格化管理,安全管理实现四个100%。围绕安全自护自救、防震减灾等指导各校按月开展演练活动。各校值班、领导带班等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各校(园)安全工作零事故。(2)促进“3”提升,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一是狠抓校园意识形态教育,利用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集中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二是丰富课外活动,健全儿童人格。开展“小小书画家”学生书画大赛活动、“我是小发明家”校园科技节活动,“红领巾小健将”微军训活动、新生开笔礼活动、“书香满校园,经典润童年”读书活动。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以“学—研—练—思”方式,开展了落实“双减”,课堂提效——教学大练兵“533”活动。即,实施“5”课:省市级教学能手示范课;全员参与的常规课;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课;青年教师赛教课;新入职教师(徒弟)汇报课。落实“3”步骤:课前研究,课上展示,课后反思。达到“3”有效:课前研究有实效,课上展示有高效,课后反思有成效。学校内涵发展提升:一是硬实力提升方面,惠王中心小学围墙改造即将完成。岳家沟小学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二是软实力提升方面,惠王中心小学“感恩”校园文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有序推进。赵庄小学的“和雅”校园文化,在各类活动中处处彰显着“和而不同雅而有智”精神。岳家沟小学“岳”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渗入校园各方面。(3)落实“3”管理,措施明确、扎实推进幼教管理:街道中心园充分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对辖区民办园开展“两提升、三同步”即,园长管理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计划同步、教研同步、活动同步,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有效提升辖区各民办园办园水平。社区教育管理:配合教育局做好辖区社区教育培训活动,15分钟社区教育落到实处。培训机构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加大辖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管理过程中,我校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辖区培训机构、辅导班的日常监管,做好跟踪服务指导工作,不断促使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3.订立目标,蓄力前行(1)理念创新,激发每个人的动能。加强学校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为每一位教师确立奋斗目标,通过具体的措施,有效的方法,实现每一个人的个人价值,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学校发展的奠基石。(2)科研带动,实现教学向优质迈进。立足课堂教学实际,着力解决课堂中教与学的共性问题。以教研组牵头,校际之间联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科研的良好氛围。(3)开放办学,树家门口好学校形象。以学校公众号为抓手,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学校,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学校,让学校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同时深入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引进校外资源,创新开放形式、丰富开放内容,家校携手共建育人环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先后获区教育局2021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区教育局2021年度学前教育目标评估优秀单位、区2022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灞桥区2021年度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审优秀组织奖、西安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西安市教育局阳光报社“您来十四运我做小导游——新西安新名片”学生导游词活动优秀组织奖。三、存在的问题1.校园文化与学科融合内涵发展挖掘不够深入。学校校园文化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只停留在外在环境的表象上,内涵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2.开放办学意识不强。学校开放办学形式还不够全面、开放内容还不够丰富,存在表象化现象,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优化育人氛围。3.教师编制数不足,外聘教师流动性大,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稳定性,给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四、改进措施1.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效率。狠抓教科研,聚焦课堂,建立教学工作共享机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跨学科评课,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2.优化课后服务体系,打造多彩“第二课堂”。着力打造校本课程的特色项目,挖掘社会资源的课程价值,完善学生兴趣与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选择,使活动执行更有序、规范、科学。3.提升品味,深化校园文化体系。继续深挖学校文化内涵,实现与学校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活动载体,彰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打造一校一品的育人氛围。4.开放办学,提升学校知名度。继续以学校公众号、视频号为抓手,向广大群众宣传学校,让学校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同时深入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创新开放形式、丰富开放内容,家校携手,共建优良的育人环境。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抓好学校管理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法规等,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把党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二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推进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举办“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三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办学行为,关注管理公平,提升办学质量。2.继续抓好教师发展工作。一是抓好学校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提升,激活教师的工作活力,使整个教师团队敢于拼搏、积极上进;二是通过理论学习、课堂练兵、总结提升三阶段系列活动,培养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向“骨干、卓越、教育家”型教师的目标不断迈进;三是抓好班主任工作,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争做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的好老师。3.继续抓好德育工作。一是坚持德育为先,组织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常态化开展家校委员会议,巩固家校共育成果,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聚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丰富教育载体,创新工作机制,提炼校本特色。4.继续抓好教学工作。一是全面落实《西安市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探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课堂质量评价标准、作业设计指南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二是强化“三个课堂”建设,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三是以素质教育“校校行”评估工作为契机,推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应用。5.继续抓好教科研工作。一是积极实施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研究指导,扎实推进在研课题的成效及资料收集工作;二是注重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首课试讲、观摩课研讨、参与式评点、教学反思、专家指导等,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论;三是开展微型课大赛、创新课堂实录比赛,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研论文等教科研成果评审工作,让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先后获得区教育局2021年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单位、2022年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灞桥区2021年度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审优秀组织奖、西安市第二十界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西安市教育局阳光报社“您来十四运我做小导游——新西安新名片”学生导游词活动优秀组织奖等。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