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陵区>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14 16:46
单位名称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规范网络服务市场,推进互联网行业积极健康发展。指导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处置和封堵网上有害信息;开展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依法履行网络新闻和论坛、博客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管。
住所
杨陵区康乐路20号区政府2号楼404室
法定代表人
杨景瑞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杨陵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1万元
5.2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积极传播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网络正能量。积极推荐“2022年网络公益工程”和“2022年陕西好网民”,为网络公益助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网信力量。做好“网络中国节春节”、“网络中国节元宵”、“网络中国节中秋”等系列主题活动的宣传指导工作,为营造好网络节日氛围做出积极引导。围绕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二)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处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干部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对各大媒体网站、杨凌吧、论坛等开展监控搜集,对于一些可能引发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积极引导网上舆论,澄清事实真相,做到早上报、早控制、早处理、早反馈,争取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积极稳妥处置“杨凌杨陶综合楼小区存在的私搭乱建”等事件,有力引导网上舆论,澄清事实真相,争取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努力营造网络清朗空间。扎实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处置,及时开展分析研判、舆论引导和调控管控,共编发上报处置涉社会噪音、医疗事故、安全事故、拖欠工资、疫情防控、物业服务等方面《舆情快报》45期,办理舆情信息60余条。增强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网络舆论的最新动向,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大力倡导绿色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三)加强排查检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进一步维护和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3月下旬区网信办与区国安办联合举办杨陵区2022年保密和网络安全工作会议。开展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对各类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论坛、贴吧等重点环节中淫秽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恐怖惊悚、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协恐吓、标题党、仇恨煽动、传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流行文化等负面有害信息进行清理整治。开展净化网上舆论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持续清理网上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其中包括利用党史国史军史敏感热点问题造谣生事、抹黑攻击等内容和表现形式。加大正面网上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网络安全宣传工作,倡导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四)做好“固定表述错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持续开展涉政务“固定表述错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分别涉及区委组织部、招商局、教育局、医保局、卫健局、文体局、工信局、统战部、检察院、电子政务办、杨陵街道办事处、杨陵区邰东幼儿园、杨陵区第三幼儿园、杨陵区邰城实验学校、杨陵高级初级中学、高新三小等单位,截止目前处理“固定表述错误”33条,从制度、管理、技术等层面杜绝类似错误信息再次发生,为维护全区网络舆论生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以来,网信办积极开展网络正能量宣传工作,推荐杨陵区人民法院获得陕西省“2022年网络公益优秀精品项目”,杨陵区人民法院政治部宣传干部罗杨获得“2022年陕西好网民”。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加速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对新媒体舆论监管手段较弱,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持续加强对新媒体行业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网络监管水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紧密联系学用结合、确保取得明显成效。继续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精准研判、 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有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及社会稳定。继续加大网上巡查监管力度,增强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逐一排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内容,要求各平台加大三审三校力度,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清理污蔑党的领导和国家体制机制建设及涉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全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报送处置。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同志值班工作机制,确保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二)认真落实中省示范区关于网信工作指示,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使其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有力推动工作责任落实。(三)发挥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互联网+媒体”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网络媒体的有效监督管理,构建有效防范、安全可靠的管控机制,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四)不断加强网络意识安全宣传,宣传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一些网络安全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全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