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4 16:45
单位名称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统计数据依据;负责全区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工作;对各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各届提供服务。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千山燎
开办资金 1.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万元 2.55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展开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统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促发展。一是强化学习教育。召开支部会11次、党员大会4次、主题党日活动11次、讲党课8次、开展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48次。二是扎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6次,分析研判3次,做好信息发布平台日常管理和关键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三是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对深入查摆出的7条具体问题建立了四个清单,规范各项制度,扎实整改。四是开展廉政警示教育9次,廉政教育党课2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2次,未发生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二)常规专项统计工作有序进行。一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完成了基本单位、农林牧渔业、能源、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人口和劳动工资、科技文化等常规统计调查任务。二是围绕统全统准统实要求,大规模开展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动态管理维护2次,新增单位712个。三是挖掘符合标准的“规上”企业,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目前在库调查单位388个,其中一套表单位295个。四是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时间、范围和要求采集数据,督促调查对象按要求填报统计报表。五是健全区级抓业务、镇级抓协调、村级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形成两个收入调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全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定期研判分析,及时报送监测分析报告。二是走访调研16批次388家重点企业,上报调研报告6篇。三是紧紧围绕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强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反馈信息。四是加强统计数据解读,发布统计季报3期、发布公报1篇,呈报经济动态26篇。有效发挥了统计数据咨询服务功能。(四)提升基层基础统计能力。积极组织各镇办、各经营主体统计员开展农业、贸易、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培训。督促指导调查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全面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开展各类培训33期1200余人次,现场指导400余次,印发一套表调查单位和投资项目纳统工作指南200余册,规范入规纳统工作。(五)强化沟通协调。一是对接各部门做好2022年指标的搜集、整理和上报工作。二是认真开展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工作。成立了专项纠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项纠治工作台账。三是坚持周对接、月汇报,并选派3名业务骨干配合杨凌调查队顺利完成了12个调查小区1200户的摸底上传工作,120户调查户开始正式记账工作。(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五联一抓”工作。一是全力做好包抓1村3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二是校企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定期召开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联席会议。目前,向下川口村划拨乡村振兴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帮扶资金10000元。村集体经济项目隐居乡里3、4、6号院进行室内装修,接待中心保温敷设。实施了2条街道供电线路、路灯及监控升级改造。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61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全省排名第1),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8.94亿元,增长11.9%(全省排名第1);第三产业增加值85.09亿元,增长2.3%(全省排名第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2%(全省排名第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9亿元,增长4.1%(全省排名第8),农业增加值12.07亿元,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2亿元,增长8.4%(全省排名第3),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23.84亿元,增长16.6%(全省排名第3);固定资产投资17.63亿元(区本级),增长6.5%(全省排名第9);1—11月,其他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9%。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49元,增长5.5%(全省排名第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77元,增长4.6%(全省排名第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1元,增长6.5%(全省排名第10)。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今年我调查中心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对统计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统计人员不稳定。由于直报单位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交接手续不完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联网直报企业统计人员兼职会计,且有一人兼职多家企业,精力分散,统计工作难以兼顾。二是统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预警预判不够及时,分析不够深入透彻,部分统计工作不能高质量完成,统计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一流统计队伍。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把严的态度、严的纪律、严的规矩落实到统计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和统计行风建设,坚持以上率下、统筹兼顾,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打造一流统计干部队伍,树立政府统计良好形象。(二)强化统计监测,助推高质量发展。以农业、投资、贸易、“两项收入”等指标监测为重点,坚持对标对表,加强分析研究,客观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做好调查研究,对我区经济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及预警,以确保统计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区经济发展情况,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五经普工作有序推进。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省普查办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方案制定、经费预算、普查区划分、地图绘制、业务培训、清查摸底等基础工作,为普查登记打好基础。同时,要继续紧盯关键指标,做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评价资料收集、分析、汇总工作,为杨陵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统计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