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4 16:26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服务学校后勤管理。负责组织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负责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负责中小学健康体检工作,负责中小学勤工俭学及社会捐资助学活动。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仓程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宋卫平
开办资金 1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81万元 113.59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学生资助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临渭区资助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资助政策,全方位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一是各学校利用3月份“学生资助宣传月”全方位、大力度宣传学生资助政策。主要做好“六个一”宣传:即设立一块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栏、举行一次教师主题培训会、发放一份告家长书、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期班级板报、悬挂一幅宣传标语,同时利用网站、微信、校园广播、LED显示屏等方式向学生家长、群众、社会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二是扎实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区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和各校(园)对原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进行走访,面对面进行政策宣传。通过走基层、下乡村、进农户,充分细致了解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宣传和解读资助政策,把党的政策宣传好,消除宣传盲区和工作死角。三是开展“精准资助沐党恩铸魂圆梦报国情”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资助育人的良好氛围,激励受助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四是通过临渭教育政务新媒体公众号、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宣传资助政策。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宣传,全面提升了我区中小学生及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为资助育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抓住核心,规范资金发放管理。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我区各校将受助人数报区资助中心汇总后,由区资助中心统一向区财政局申请资助资金。区财政局将资助资金拨付至区资助中心账户,学前和义务段由资助中心直接拨付各中心校,各中心校第一时间将资助资金转入学生提供的“一卡通”等有效账户内,并组织学生或家长签字确认,同时,将转账凭证和确认表复印件交区资助中心备案;高中、中职由区中心将资助资金通过建设银行代发户直接转入学生的助学金专用卡上,并由学校组织学生签字确认,将确认表复印件交区资助中心备案。3.提升能力,多次召开培训会议。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学前、义务、高中各学段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已陆续全部启用。为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全年共组织学校(幼儿园)资助工作分管领导及系统操作人员500余人参加线上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会,详细介绍系统升级背景,部署学生资助信息化工作;讲解学前、义教、高中、中职、本专科和研究生等六个系统升级功能的应用操作;解决子系统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截止目前,各级各类学生信息已完成系统录入。(二)后勤管理1.学校食堂有序供餐。我们坚持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人员职责,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各项规定要求,做好食堂管理、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工作。2022年,通过全面检查、召开会议等形式,研判并指导学校解决食堂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全区学校食堂平稳、有序运行。建立“阳光食堂+智慧监管”平台管控室,指定专人负责查看,及时将发现的问题电话告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食堂规范操作。2.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覆盖。2022年我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食堂供餐模式,城区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城镇低保等四类学生也纳入保障范围,1.8万余名学生享受到了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行“集中采购+定点采购”模式运行,确保食材源头可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指导督促各学校对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培训,提高学校食堂人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在全区学校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开展“5·20全国学生营养日食育教育宣传”活动,印制《营养改善计划宣传册》2000余份,多维度、全视角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宣传效果。3.校服实现网络平台采购。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校服的配备管理工作,保证校服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我区2022年全面应用“渭南市校服管理平台”完成校服订购和管理,学校和校服制作商在平台上对接,完善手续后,经第三方审核,才能向学生发放校服。通过开展中小学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服务工作,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学校、厂家和家长三方便捷沟通,使学生校服采购更加阳光、透明。4.体检实现信息化数据管理。2022年,全面启用“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借助手机程序完成体检信息录入和后期结果查看,实现体检现场无纸化,提高体检工作效率,缩短学校与家长等待体检数据时间,保证体检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反馈。家长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孩子体检报告和连续健康变化情况,学校也可通过后台向家长推送健康指导意见。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2年,累计资助各级各类学生23419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351.762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652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84.8625万元;为2050名大学新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金额1702万元;校服平台完成81573套采购工作,平台交易额1435.83万元;全区126所中小学完成小学健康体检工作。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管理体系仍需完善,我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历史欠账多,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考核奖惩措施缺失,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习以为常,现状不容乐观;(二)部分工作未能如期开展,如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培训、资助育人演讲等工作,因疫情原因,并未按照原定计划如期开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后期,中心将以重点工作为重心,进一步凸显工作亮点,坚持“啃硬骨头”作风,不断提升工作能效。1.学生资助方面:一是通过摆放宣传展版、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校内广播、主题班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资助政策,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政策知晓率。二是对资助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对学校的资助过程、档案整理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学校限期整改到位,确保资助资金落到实处。三是在8月至9月集中人力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实施。四是做好励耕计划教育助学金、滋蕙计划教育助学金项目工作,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落实工作程序,把好审核关,确保工作程序规范。2.做好各项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认真组织好学前、义务、高中、中职等学段学生资助工作,落实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工作程序到位、标准到位、发放到位,做到“零失误”。3.完善生源地贷款工作体系建设,做好生源地贷款发放工作,加强各中心校生源地贷款人员培训,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同时,加大对已毕业大学生的本息催收力度,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督促未偿本息学生及时还款,将生源地贷款本息的催收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2.在后勤管理方面:一是通过硬件改造改善学校食堂供餐条件;二是以全面实施大宗食材采购“六统一”为抓手,实现“阳光食堂”总目标;三是通过加强校服管理工作监管力度,真正做到“我的校服我做主”,确保校服采购工作阳光、廉洁进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