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雁塔区> 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

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3-14 15:24
单位名称 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辖区内文化宣传,组织演出,美术摄影展,民间艺术收集。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长安路副119号
法定代表人 翟芳
开办资金 280.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81万元 124.2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雁塔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本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也没有任何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雁塔区文化馆在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开展文化惠民,推进文化建设。2022年初因受疫情影响,雁塔区文化馆暂停开展各类线下文化活动,全馆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此期间,文化馆开展线上“艺”起战疫!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展示系列活动,积极动员馆办团队的文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以文字、舞蹈、戏曲以及非遗作品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所有人员致敬。春节期间开展四期线上“抗疫情迎虎年”文化云展演,邀请非遗老师线上非遗公益课程教学,为大家讲解历史故事,并展示制作技艺,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雁塔非遗之美。同时在馆内公众号推出《关于腊八,你知道多少?》《庆佳节!喜乐元宵灯谜会》特辑,增添节日氛围。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推出线上“女神节特辑|云佩霓裳熠熠芳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了妇女节相关知识。此外文化馆组织开展2022雁塔区红五月线上音乐会。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年雁塔区广场舞大赛。“戏曲进乡村”、 “魅力雁塔·云上春晚”、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展等活动。雁塔区文化馆全面做好戏曲进乡村(社区)工作。雁塔区秦腔协会、西安演艺集团等单位的专业演员深入街道社区,将一场场精品戏曲送到群众家门口,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雁塔区戏曲进乡村演出64场次全部演出完毕,相关资料已上传至秦岭视云平台。同时开通2022年雁塔区“戏曲进乡村”直播,为辖区群众带来方便优质的文化资源。自5月开始,文化馆根据疫情情况,逐步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现已开展民间面塑、西安剪纸、古琴雁塔结绳香囊、少儿防身术、形体舞蹈培训、秦腔脸谱、国画培训,共计9期(包含3期因2021年疫情暂停课程)。2022年文化馆服务人次为19820人次,文化站服务人次为117416人次。2、保护非遗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在非遗与保护方面,年初开展非遗线上系列公益课、非遗走进直播间。2月2日至2月15日联合嘉汇汉唐书城举办“不新年无社火”非遗集市,在活动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现场向广大群众讲述传承历史、展示非遗作品、传授非遗技艺,使人们通过学习及体验非遗制作体验,感受节日喜庆的氛围,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月15日—2月28日在文化馆馆内举办“遗韵华章”非遗个性纪念邮册展览活动,此活动由西安市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雁塔区文化馆、雁塔区图书馆承办,希望通过“遗韵华章”邮册展览的方式,把优秀厚重的底蕴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出来,使其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走进非遗。6月11日,雁塔区非遗项目棉絮画、关中戏剧秦腔脸谱等项目参与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乡村振兴非遗同行”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非遗购物节暨西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使人近距离感受雁塔非遗之美,为非遗保护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对外展示了雁塔区非遗保护传承的优秀成果。3、打造精品文艺演出。在组织馆办团队活动情况方面,自3月开始,文化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实际情况逐步安排馆办团队进行日常活动,对入馆活动的馆办团队进行严格的管理,扫双码测温,对教室消杀等。组织鸿雁舞蹈艺术团、古乐团、秦腔协会、雁鸣合唱团、金秋秦腔团等12个馆办团队进行正常团队活动。为馆办团队提供保管乐器等服务,替他们排忧解难。大力支持鸿雁舞蹈团等团队参加比赛,在技术指导、场地使用、后勤保障等多方面以实际行动践行打造雁塔区的精品演出。鸿雁舞蹈团的原创女子群舞《山丹丹花开心向党》多次参加市级、区级演出。2022年9月27日红雁舞蹈团代表雁塔区文旅局,参加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喜迎20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西安市群众广场舞大赛,原创舞蹈《红太阳照边疆》参加大赛,并荣获三等奖。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幸福雁塔。为44个雁塔区新拆分的社区及时配送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所需的各类文化活动设备、乐器等文化设施。同时,积极整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短板,对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及电子城街道205社区进行了配套提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雁塔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宜居、幸福雁塔。5、做好文化宣传,传递正向能量。在意识形态宣传、引导方面,雁塔区文化馆利用馆内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馆预防小知识、文明创建、“两法一条例”、时事热点等相关内容。发挥基层文化设施普法教育主阵地作用,多渠道宣传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思想,传递社会正能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雁塔区文化馆开展惠民演出活动及戏曲进乡村(社区)系列活动64场,各类培训34余次,各类专题讲座及展览10余次。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雁塔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宜居雁塔。2022年文化馆服务人次为19820人次,文化站服务人次为117416人次。举办雁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邮册“遗韵华章”发行活动。并在馆内进行展出。通过邮票展出活动,体现了近年来我区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同时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鸿雁舞蹈团的原创女子群舞《山丹丹花开心向党》参加市级、区级演出。2022年9月27日红雁舞蹈团代表雁塔区文旅局,参加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喜迎20大奋进新征程"2022年西安市群众广场舞大赛,原创舞蹈《红太阳照边疆》参加大赛,并荣获三等奖。西安市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雁塔区秦腔协会于2022年6月26日在西安易俗文化街区大舞台举办“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七一》文艺演出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目前文化馆是三级文化馆,和雁塔西部经济强区的地位相比,标准化建设等级偏低。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不足,馆内仍缺少专业技术人才。2022年因疫情原因导致多项活动延期或无法开展,团队活动时间短,精品节目少。目前文化馆教室数量、种类不够多、空间不够大,这些都不利于有效的服务群众以及开展培训和文化活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全区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能享受到文化服务,感受文化的熏陶。继续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讲座及展览;开展跨地区对外交流活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非遗传承活动,完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加强活动宣传和网络安全,扩大雁塔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