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富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4 14:29
单位名称 富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中和初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开设文秘、财会、烹饪、医护、计算机、涉农等专业高中和初中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住所 富县南教场
法定代表人 李宏刚
开办资金 61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4.08万元 184.12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常规教学工作1、坚持定期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授课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复习指导、月检测、成绩评定等教学常规的管理和引领,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教研组每个月对教案、作业、月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狠抓三个重点环节。在备课环节,一是进一步规范了专业课教案的备写。二是提高了公共基础课的备课质量,照抄照搬教材,形式主义,无案上课现象明显减少。在上课环节,按照教科体局“六个是否”、“七个探索”及“低起点、重方法、实反馈”的课堂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互动,“让学生动起来”。二是重视课堂练习,突出重难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三是实行课堂常规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行“推门听课”制度,使听课常态化。并每周在例会上进行教学工作小结。3、坚持月检测制度。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检测,并要求教师每次检测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通检测反馈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为后面的教与学制定积极有效的策略奠定了基础。4、精心组织高三毕业班的升学备考工作。一是成立了高考备考组,不定期召开研讨会,扎实组织两轮复习。二是按照2023年职业教育单独招生通知要求组织完成了报考工作。三是专门开设了升学就业辅导课,对毕业班进行了升学及就业指导。5、定期开展各科类知识竞赛。组织语文知识竞赛2次,数学知识竞赛2次,英语单词、短语记写比赛2次,计算机类学生作品展1次。各类竞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提高了普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效果明显。6、把经典诵读、写规范字作为教学常规,使经典学习和规范书写融入日常教学,效果明显。组织写规范字硬笔书法比赛一次。(二)教研工作1、为转变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学校专门组织了学习研讨活动。2、坚持每周一的教研活动,学校领导经常参加,并亲自主持,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了研组教学研究的职能作用,教师之间互帮互学,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三)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二是重新制定了《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和《师德师风自查对照表》,进一步规范了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管理。三是开展了“师德师风”定期学习活动。(四)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上我们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重新修改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培养上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并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设课程,为此我们聘请了计算机教师,解决了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五)德育工作1、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二是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三是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并鼓励班主任参加班级管理培训活动,让班主任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一是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职学校学生公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职教中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二是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授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4、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六)培训工作积极探索部门联动、基地示范、校企合作等培训模式,我们主要开展精准技能扶贫、就业再就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部门业务能力提升四大类培训。因为疫情原因,今年来未开展线下培训,与市人社局共同开展了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补培(线上)工作和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课学时卡的发放工作。开展了2017-2020年公需课和专业课的补培工作,共培训248人次。开展了2期2021年公需课培训共培训153人次。2022年专业课学时卡共发放1600余张。(七)社区教育工作1、开展“智慧助老”活动,进行老年健康教育课程和中老年人进行信息技术运用系列教育。2、举办“剪纸熏画、面花制作、手工工艺”培训班,开展了剪纸、面花进校园、进基层活动。3.在老年大学先后开设了舞蹈、合唱、诵读、旗袍秀、太极、柔力球、书画、古筝、钢琴、瑜伽、摄影等11个学科,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3、富县秦腔剧团长期举办开放式社区教育戏曲培训,并在疫情期间进行线上教学活动;4、樊明春、张改红夫妇开展“霸王鞭”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鄜州霸王鞭教学走进羊泉八合、牛武社区、交道白家村等村。(八)联合办学及招生工作学校结合市场需求、深入调研,在困境中寻求自身发展之路,实行长短班相结合,全日制与灵活制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办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灵活办学模式。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3+2”分段办学协议;我校被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铁路工程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与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合作办学,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高效远程学历教育。大专、本科在册学生6人,职业教育初显成效。为了贯彻国家提倡全民学习的政策,提升国民学历水平,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富县经济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富县建设步伐,现有在册学生大专31人,本科14人。学校动员全体师生,多措并举。一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制作招生政策、信息微信宣传;二是制作招生宣传展板,在学校门口进行长期宣传;三是组织教师分两组两次深入全县4所初中入班和学生面对面宣传,并发放招生简章。四是动员学生利用周末,向所在村组及亲戚、朋友、同学宣传。五是组织教师下乡入户宣传,对重点、特殊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动员。经过不懈努力原计划招生80人,实际招生104人,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使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00人左右。二、取得的主要成绩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富县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富县科普活动中心,延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被县教育科技体育局评为“教育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3月在“陕西省第八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知识网络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016年被评为陕西省促进就业再就业示范培训基地和延安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18年10月“剪纸面花培训项目”被省教育厅评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同月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三、存在的问题1、学校管理方面:一是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健全,安排多,检查少,反馈少,整改少。人浮于事,工作推动相对滞后。二是专业设置少,仅有两个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和音乐表演),学生选择面窄,无实验实训专业基地,造成招生和就业困难。2、教师方面: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年龄46岁,无“双师型”专业教师,存在上班有迟到、早退现象,多数教师出勤不出力,职业懈怠,没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共同为学校谋发展的凝聚力。3、学生方面:大多数家庭情况复杂,学生基础弱,习惯差,心中没理想,混日子长大,挥霍光阴,管理难度较大。四、整改措施1、进一步完善各类制度,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彻底转变中层领导和教师的工作作风。充分调研,开发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专业。2、省市统筹建立职业教育教师补充机制,解决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师不相适应的矛盾。3、各级政府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营造“大职教、可作为”的良好氛围,提升职业教育合力和全民职业教育意识,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学习。先加强四支队伍建设,校长自身建设,班子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多形式组织学习,净化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职业认识和各负其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让人都先动起来。2、加强作风建设。一方面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教师“亮责承诺”和“履责践诺”考核。逐渐形成一支有积极正能量的教师团队。另一方面,根据学校现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体育锻炼和专业实训的场地和设施,让学生有事干,干自己喜欢的事,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3、加强学校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是组织班子、教师结合校情,讨论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一部三处一室”(党支部、德育处、教学处、后勤处、教科室)的常规管理规范,逐渐形成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用制度和规划助推学校的发展。二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后期专业规划,起草《富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管理补充机制》,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逐步健全教师队伍。三是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性质,学生需求和县情,合理扩充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更好就业,更好的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