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4 11:20
单位名称 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与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住所 铜川市新区咸丰北路
法定代表人 董志超
开办资金 859.5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01.21万元 5688.04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组织开展各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培训18次,开展区县工作督导检查2次。今年开展密接、次密接、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34.4301万份,环境标本检测2727份。2.扎实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市全年共接收新冠病毒疫苗1120274支,累计共接种1770897剂次,指导各区县完成加强免疫的相关督导和培训等工作,同时着重按日通报推进接种进度,全市60—79岁人群完成第一剂次加强的接种为112489剂次,接种率为95%,80岁以上完成第一剂次加强接种为12965剂次,接种率为91.87%,均已达到上级的指标。3.制定应急排班,全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处置;派驻得力业务骨干参与市联防联控指挥部、3个集中隔离点和市级“三公”融合流调专班应急值守。4.应急处置有力,成功处置“3.14”疫情确诊病例18例,协查函101份,完成了新区辖区内14名确诊病例的密接者2112名、次密接者7939名的流调任务,完成密接流调报告1794份;累计完成全市7个集中隔离酒店被隔离人员样本单采单检35547人份,环境核酸检测6620份,完成疫点终末消毒4万余平方米。全力支援“8.18、11.17”区县疫情处置,全年累计出动专业采样、流调人员910余人次;完成核酸检测40万余人/份;派出210余人次对80余个涉疫场所进行消毒;派出4人支援西安、3人支援海南疫情防控。5.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完成市“两会”、高考、中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等大型活动疫情保障工作14场122人次。6.完善物资储备。购置应急帐篷、应急流调采样箱、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用品等,能够满足中心6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二、做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以“三个全覆盖”为重点,扩大人群检测,全人群抗体检测比例为15.83%,新报告HIV阳性21例(其中13名患者,7名感染者),报告及时率95.2%。全市HIV抗体检测共110502人份,全年共报告性病病例194例,报告发病率为27.8/10万,与去年相比下降31.7%。共组织参与大型宣传活动12次,共向群众发放各类防病、科普宣传资料(品)合计47种,共19796张(册、份、个),宣传资料发放人数8434人,接受各类群众咨询2734人次。三、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报告发病率为32.79/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05%;全市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3.23%;筛查率92.80%;发现耐药患者7人,纳入治疗7人,纳入治疗率达100%。结核病患者签约率、管理率和规则服药率均为100%,标准方案使用率为83.26%。四、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我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00例,发病率(57.28/10万),无重症、死亡病例,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25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共收到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112份,实验室确诊病例83例;共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5起,均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处置。五、做好乙肝防治工作。通过疾病监测专报系统,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259例(其中慢性228例,急性30例,未分类1例为外地上报)。六、做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以乡为单位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达到国家接种要求。七、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全市共建成规范化犬伤门诊5家,普通犬伤门诊1家,全市各级接种门诊共处置暴露后犬伤患者4741人。暴露后处置Ⅲ级登记率达到70.67%、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率达到42.22%。八、做好布病防治工作。继续在四个区县开展布病高危人群监测及行为干预工作,共摸底调查高危人群1724人,血清学监测620份,行为干预820人。全市共报告布病疫情10起,涉及病人13例,发病数比去年同期(19例)下降了31.58%,其中暴发疫情4起(王益1起,耀州区3起),发病率1.72/十万。规范处置疫情10起,管理病人13例,病例规范管理率达到100%。九、加强慢性病管理工作。截止12月31日,高血压患者累计管理54950人,规范管理率69.72%;2型糖尿病患者累计管理56130人,规范管理率69.86%。全市粗死亡率524.97/10万(3666例)。抓好肿瘤登记工作,肿瘤随访登记发病率为85.78/10万,死亡率为15.90/10万。十、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1.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甲状腺触诊检查8-10岁学生1050人,检出甲状腺肿大者16人,各区县甲肿率均在5%以下;采集学生尿样1050份、孕妇尿样525份;学生、孕妇盐样共1575份,合格碘盐1538份,非碘盐3份,不合格34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0%以上。2.开展了大骨节病全覆盖监测,临床检查病区村7-12周岁儿童10669 名,未检出阳性病例。3.在63个病区村开展克山病疑似病例搜索,共摸排病区人口73266人,未发现疑似病例;目前,全市共有克山病患者55例,均为潜在型,无急型、亚急型及慢型病例。4.开展饮水型氟中毒监测。在王益区监测8-12周岁常住儿童84人,检出氟斑牙患者8人;对4个病区村的饮用水进行氟含量检测,水氟含量均在1.0mg/L以下。十一、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对病人进行慰问,开展麻风病宣传,完成麻风病症状监测26人。截止目前,全市未发现新、复发麻风病病例,年度判愈1人,管理现症患者1人,治愈存活者3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能力与实际结合不紧密、重点疾病防控措施不完善、监测检测业务开展不全面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如下:增加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业务能力、突出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水平、不断拓展检验监测业务范围。2023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进疾控应急指挥中心及实验中心项目工作进度。二是抓好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省级文明单位成果。三是继续加强科教工作,积极申请筹建预防医学会,大力开展监测检测新技术新业务,提高科教水平,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四是持续抓好平安单位建设,保持单位安全稳定。五是持续提升新区分中心各项工作能力,承担更多工作职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172700100037,有效期:2017.2.17至2023.2.16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