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杨陵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3-03-14 11:16
单位名称 杨陵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畜牧科学养殖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改良、示范及推广,畜牧技术培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畜牧行业协会的指导。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西环路1号
法定代表人 康琳洁
开办资金 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6万元 5.25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畜牧兽医技术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站按照“保生态、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除臭工作,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及主要做法截止年底,全区畜禽总存栏16.1622万头(只、羽),其中生猪存栏26251头,奶(肉)牛存栏8956头,羊存栏2553只,家禽存栏12万羽,肉类总产达5405吨,奶类总产达10706吨,禽蛋产量814吨。(一)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善养殖环境年初,我站制定了《杨陵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今年的实施目标是以区内2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工作内容,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养殖场环境治理到位。特别是开展了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降低臭味技术推广工作,引导养殖场养成养殖必除臭的习惯。一年来,共发放生物除臭菌剂5500公斤。不定期对养殖场从养殖档案填写、投入品违法添加、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检查,一年来共检查2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80余份,发放整改通知28份。(二)认真做好畜牧业统计工作,为政府决策保驾护航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正确与否,为此,我站定期对全区养殖场的养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确保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每月对我区10家规模养猪场的月报表在系统里审核并上报;每季度对我区畜禽的存出栏情况、肉蛋奶产量进行统计,并上报直联直报系统。一年来我站向省畜牧总站报送季报表3份,上报各类临时报表20余份。(三)坚持做好畜产品及饲料价格监测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坚持每周三对销售市场的肉、蛋、奶、玉米、麸皮等饲料原料的价格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省站,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畜产品及饲料原料价格监测工作任务,共完成了140个表格调查工作任务,调查数据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全部合格。(四)认真贯彻落实《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条例》,做好饲料行业监管工作每月3日前督促全区33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上报产品生产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原料采购情况、大宗原料消费情况等统计,并完成了每月的审核上报工作。开展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现场检查、标签专项检查,检查企业30家,对查出问题的企业,指导并督促企业完成了整改工作。协助省饲料工作站委托的第三方检查机构对我区11家企业进行了抽样,共抽取样品23个批次。为及时贯彻饲料行业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我区饲料行业生产经营水平,我站组织了一期饲料行业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培训会,培训人员80余人次。疫情期间为我区饲料生产及饲料经营企业做好车辆运输保障服务工作。按照区疫情防控办要求,我单位派专人配合企业在高速路口接送中高风险区来的运输货车600余辆。(五)开展畜牧技术、安全生产培训及推广工作,促进我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年来我站举办了两期线下培训和四期线上培训,分别就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畜禽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暨安全生产以及蛋鸡和肉鸡的笼养技术等进行了培训。邀请专家老师从畜禽养殖现状与粪污危害、有关畜禽粪污处理方面的法规、畜禽粪污贮存要求、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与实例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对养殖场在安全意识提升、受(有)限空间管理、配电箱、机械操作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培训人员150余人次。积极推广奶牛DHI生产性能测定技术,TMR饲喂技术。全区两家奶牛养殖场均采用TMR饲喂技术,科元公司、源泰牧业有限公司每月为省DHI测定中心送样,实施奶牛DHI性能测定,有效的提高牛群整体生产水平和牛场经济效益。(六)开展养殖场及饲料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一年来,按照“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要求,我站对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查看了原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和化验室的安全生产情况、粉尘防爆设施设备运转、安全应急设备配置、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车间管理人员日常操作维护、安全制度措施落实等情况。同时查阅了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日常检查记录台账等资料。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整改台账,要求企业实行销号式管理,及时整改到位。我站对辖区25家规模养殖场(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重点对养殖场用电、用气、沉淀池、沼气池、草料库等有限空间等进行了检查。一年来,共检查20场次。针对养殖场用电线路老化、消防设备过期、有限空间无安全警示标识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负责人限期整改,确保我区养殖生产安全。(七)开展禁渔和渔业用药宣传工作,保护水生生物资源。4月1日至7月30日,我区进入渭河流域杨陵段“禁渔期”。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加大对漆、渭两河及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我站制定了杨陵区2022年禁渔公告,在渭河、漆水河制作了2022年禁渔宣传牌3个、悬挂了横幅6条、张贴了禁渔公告30张。发放渔业用药宣传画620张。在禁渔行动中,我站严肃打击一切违法违规捕捞行为,不定期对渭河、小湋河、漆水河进行检查,杜绝电、炸、毒鱼等违法作业和行为,共开展检查16次,出动检查人员46人次,劝离垂钓人员48人次。(八)积极开展我区水生生物外来物种入侵普查调查工作。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要点的通知》(陕农发[2022]60号)和《陕西省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技术规程的通知》要求,我们制定了《杨陵区水生生物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方案》,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渔业研究专家,成立了杨陵区外来水生生物普查工作队,按照省渔业局统一安排,已在在小湋河、漆水河及渭河杨陵段开展了水生生物外来物种入侵调查工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通过种养循环模式推广,将促进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带动绿色、有机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推动农产品向优质、高端方向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有利于促进全区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二)社会效益。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还存在一定问题在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突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畜牧业环保形势愈加严峻,我区部分中小型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还不到位,还不能达到养殖业环保发展要求。(二)、畜牧养殖生产效益较差,升级改造资金不足2022年生猪、牛奶收购价格较低,加之饲料原料成本不断上涨,生猪、奶牛收入仅维持厂(场)区基本运转,个别还存在亏损情况,养殖场(户)资金短缺、管理水平较差,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已很难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整改措施(一)、强化技术培训,加强过程控制,降低养殖排放。聘请相关专家老师对养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和低氮低磷低矿物质饲料配方,促进兽药和铜、锌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降低养殖业排放;引导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改水清粪为干清粪,采用节水型饮水器或饮水分流装置,实行雨污分流、固液分流、回收污水循环清粪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推广堆肥发酵菌剂、粪水处理菌剂和臭气控制菌剂等,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二)、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专家,开展生猪、肉牛等疫病防控、标准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培训;指导养殖场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提高畜禽养殖技术管理人员水平,从而增加养殖收入。(三)、加大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提升养殖标准化水平。深入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以推广畜禽良种、优化养殖环境、开展科学饲养、加大投入品监管、治理畜禽粪便污染、实施循环利用为重点,切实抓好25家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四)、积极争取畜牧业改造资金,改善养殖条件。积极与省厅对接,多方位、多渠道争取畜牧资金,改进养殖技术,引进先进设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畜牧业收入。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大高新技术应用推广,引导养殖企业配套建设自动化饲喂环境控制,防疫和环保等设施设备,提升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二)做好畜牧业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重要抓好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饲料企业加强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培训,分季度分批邀请安全生产专家对饲料企业全面检查,消除隐患,确保饲料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三)积极探索饲料“饲料禁抗”“豆粕减量替代”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饲料行业健康发展。鼓励饲料企业开展“中草药配合饲料,豆粕减量替代”等研究,调整生产结构,推动饲料行业绿色发展。(四)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环节完善资源化利用路径,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推行“一场一策”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在中小规模场开展堆肥无害化处理试验,减少畜禽粪污污染,推进粪污全量无害化利用,2023年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100%。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