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服务。 | |
住所 | 吴起县计生局10楼 | |
法定代表人 | 段玉琪 | |
开办资金 | 10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起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万元 | 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以引进新品种为前提,不断试验示范推广。玉米试验品种25个:卫农998、MC703、大丰636、裕丰303、西蒙3358、裕丰303、大丰30、利禾5、利禾1、壳盛501、先玉696、西蒙3358、西蒙668、西蒙208、西蒙6号、先玉335、先玉1483、宁单21、M1573、益农2020、翔玉558、延科288、延科318、JK1819、莱科818、试验示范种植面积220亩。谷子实验品种8个:晋谷56号、晋谷21号、长农47号、长谷4号、张杂谷13号、长杂谷1205、长杂谷466、长杂谷333试验种植面积3亩。(二)以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为基础,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我县在种植玉米、大豆、谷子、胡萝卜及马铃薯等作物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节水种植技术10万亩、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种植技术2.7万亩、抗旱抗逆旱作节水种植技术0.6万亩、机械一体化种植技术8.3万亩、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种植技术6.18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2.02万亩,实际完成2.08万亩。建设各类示范点42个1.6万亩,培育粮油规模化经营主体108户1.2万亩。年初延安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县粮食种植面积为27.1万亩,现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1.2万亩,超额完成15%。其中,玉米6.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1万亩(下达任务2.02万亩)、谷子4.6万亩、大豆3.7万亩、马铃薯8万亩及其他粮油作物6.7万亩;我单位举行在各镇街举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12次,发放各项种植技术宣传资料5000余份;合理安排并认真做好实验地的技术指导和生长记录工作,成熟后为科学分析今年我县粮食生产形势,我单位精心部署,组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测产工作组,先后深入我县周湾镇、五谷城镇等镇街进行实地测产,得出:增密度玉米平均亩产822.27公斤,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亩产715.65公斤,带状复合大豆亩产84公斤,普通大田玉米平均亩产676.69公斤;张杂谷平均亩产361.89公斤,晋谷21平均亩产283.39公斤,谷子平均亩产322.64公斤;马铃薯田块平均亩产915.5公斤。发展绿色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1、保护耕地,防止白色污染。2、以耕地污染防治为红线,强化指导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效益落实惠民惠农政策,支持粮食生产。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惠民惠农政策,我单位及时制定我县2022年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实施方案并加强宣传,按照“村级登记、张榜公示、镇街录入审核、县级发放”的流程,由“一卡通”系统100%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今年共发放三批实际核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第一批面积270367.57亩,每亩补助11元,共发放2974043.27元,第二批面积337010.54亩,每亩补助10元,共发放3370105.40元,第三批面积337573.46亩,每亩补助7元,共发放2363014.22元。开展耕地质量长期监测工作,汇总分析监测点数据,编制形成了《吴起县2022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监测点位耕层厚度在20-40cm之间,平均为27. 78cm,土壤pH范围在8.3-8.8之间,土壤有机质范围在7.83-11.30g/kg之间,土壤全氮含量范围在0.46-0.81g/kg之间,土壤含量范围在10.12-18.22.56mg/kg之间,土壤速效钾范围在137-287mg/kg之间,土壤缓效钾范围在755-1028mg/kg之间,土壤总体与上年相平。三、存在问题1、农技推广经费缺乏严重不足。农技推广条件有待提高。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4、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缺位断层。四、整改措施1、从事农业生产一线技术服务,由于交通不便、待遇低、吃苦受累等,往往限制了农技人员的个性发挥,因此在政策、资金方面建议有所倾斜。2、在实际操作中,突显出农技知识储备不够,专业不专,与新阶段农业发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缺乏深入的学习和培训,主动更新意识不强。3、财政拨付经费不能维持单位的正常开支,更无法满足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因此,建议从政策层面给予扶持。五、下一步打算进行总结(一)一个目标:就是“粮食面积、产量”,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2万亩,(玉米增密度种植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3万亩、谷子4.6万亩,豆类3.4万亩、马铃薯8万亩,油料作物3.3万亩、其他粮食作物3.6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达8.4万吨。(二)四大重点:第一、以“勇担当”的自觉推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认真落实省市农业农村粮食生产安全工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好种业翻身仗,增加旱区种植面积,提升单产水平,实现粮食产量“旱区增则全县增”生产目标任务。第二、以“提质量”的执着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突出抓好粮食绿色发展。粮食生产方面,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2%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1%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第三、以“作示范”的担当推动“节水增粮增效行动”。2022年是我县全面开展节水增粮增效行动提升年。以旱作节水技术攻关为主,以机械化、集约化为重点,测墒灌溉、蓄水保墒、抗旱抗逆、全生物降解膜替代传统农膜、集雨补灌技术为辅。在玉米、马铃薯、谷子作物上,继续试验示范膜下渗灌水肥一体化技术0.5万亩、集雨窖、保水剂、全生物降解膜1万亩,平均单产提高1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肥料利用率为42%以上,水分生产力提高5%。第四、以“样板县”的标准推动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以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率先行动,推进20233年8万余亩的绿色高质高效(节水增粮增效)行动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实施方案,玉米增密10%,亩增产400斤以上,强化建设有成效,建设“质量高、效益高”独具特色的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模式“样板县”。(三)三项保障:一是技术保障。以机械化、集约化模式为重点,大面积推广旱作节水水肥一体化、测土配肥技术,技术推广率达95%。以测墒灌溉、蓄水保墒、抗旱抗逆、全生物降解膜替代传统农膜、集雨补灌进行技术攻关创新,技术创新率达80%。二是服务保障。全体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宣传指导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确保技术服务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三是队伍保障。对各项工作想得远一点、研得深一点,进一步抓好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突出有具体的抓手、载体、平台、机制,创“善谋事”的干部队伍。对各项工作抓得紧一点、落得实一点,提高工作的主动性、落实的执行力,做到见势早行动快,创“肯干事”的干部队伍。对各项工作标准高一点、成色足一点,保持严精细实的作风,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能成事”的干部队伍。(四)五个表率:一是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作表率,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二是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上作表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建设。三是在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上作表率,着力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四是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上作表率,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五是在激活乡村资源上作表率,持续农村改革各项重点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