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公共管理和服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和危险源监控;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康乐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博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万元 | 1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杨陵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区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今年以来,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组织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及时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全省安全生产“五十条措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二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先后印发了《杨陵区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及《杨陵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等文件,进一步夯实行业部门、党政领导、属地管理、企业“四方”责任。三是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安委会办公室工作力量,明确3名专职正式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制定《杨陵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杨陵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调整完善全区安委员会成员单位,修订《杨陵区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切实强化安全管理。区安委会、安委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监督作用,组织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年度工作会和专题工作会共10次,印发安排文件59份,开展督导检查15次,下发督办函7份、督导检查通报2份,有效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二)凝心聚力打好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收官战,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提质增效。组织各行业部门以“硬任务”清单为抓手,紧盯中期评估反馈问题的整改,全面开展自查自评,梳理“好做法”,提炼典型经验,组织重大隐患回头看,全面排查整改和巩固提升。三年行动以来,各部门共成立检查组619个,督查检查企业4804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8988处,已整改8160处,其中重大隐患2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停业9家,约谈警示2家,行政处罚116次,罚款180余万元;全区共申报典型执法案例11件,9件被省应急厅选为优秀典型执法案例,总结提炼上报典型经验做法1篇。(三)强化安全生产领域作风建设,以过硬作风促工作落实。印发《杨陵区安全生产领域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区安全生产领域“一查了之”及“一罚了之”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工作安排会、工作推进会3次,成立工作专班,对近3年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置情况开展“回头看”,追缴相关企业和个人罚款36万元。认真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全面深入排查执法岗位廉政风险点,逐个制定防控措施,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廉洁自律意识,坚决杜绝“安全检查走形式”、“执法处罚宽松软”等行为。(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以两会、清明五一、高温汛期、中秋国庆、农高会、二十大等时段为重点,结合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印发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安排会,扎实细致排查风险,切实整改隐患,堵塞漏洞,消除安全管理盲区。全区累计督查检查企业2152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2416处,停业9家,约谈警示2家,行政处罚47次,罚款97.98万元。(五)聚焦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持续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印发方案,组织专家“会诊式”检查,对全区危化、化工企业开展6轮安全生产全覆盖检查,整改隐患95处,对远博石化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停产停业2家。按照危化品集中治理“1+9”工作方案,我区涉及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危化品登记系统等5项专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其中,工伤预防能力计划培训416人,率先在全省完成为期三年的培训任务。(六)全面开展冬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全覆盖排查整治冬季取暖、用气、用电安全隐患,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交通企业安全管理、老旧小区用电用气安全情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从12月起至明年3月底,集中4个月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冬季道路交通、今冬明春暨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扎实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节日。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综合执法大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全区共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6.7%,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2年度,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行业部门业务交叉部分、新兴行业监管、全链条监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漏洞。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待加强。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还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落实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对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等问题。三是安全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安全生产“五进宣传”还不够扎实,群众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改措施:一是狠抓责任落实。认真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业务相近”和“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原则,结合部门“三定”职责提出新行业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分工的意见建议,推动新行业新业态安全监管职责贯彻落实。二是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整治。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危化、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攻坚行动,加强重要节点、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科学制定2022年度执法计划,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确定辖区内重点企业名单,实行“全覆盖”执法检查,对其他企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四是加强安全生产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专兼职工作人员及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班组长、职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力度。结合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发挥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牵头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各镇办和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及企业主体责任清单,认真落实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规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五十条”措施,夯实各方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新兴行业监管责任、重点行业领域全链条安全监管责任清单。二是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整治。突出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工商贸、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重要节点、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提高检查频次、密度和覆盖面,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治台账,真改实改,及时复查验收,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把隐患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三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科学制定2023年度执法计划,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全面实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落实“互联网+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制度,增强企业自我防范风险意识和主动消除违法违规行为的自觉性;持续推动安全生产领域作风建设,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四是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年内对全部危化领域企业、工贸领域重点企业推行标准化建设,并在全区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2个典型示范企业,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对行业领域领导干部、专兼职工作人员及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职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全覆盖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对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计划组织1-2次集中培训;汇编安全生产政策文件;推进危险化学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全覆盖。六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力度。结合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计划通过建设安全文化一条街、一个游园等项目,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