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

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

发布时间: 2023-03-14 10:53
单位名称 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招商引资服务。实施招商引资方针政策,组织产业发展、项目入区,招商引资推介;管理协调招商引资有关工作。
住所 杨陵区渭惠路东段农科大厦
法定代表人 祝东升
开办资金 19.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75万元 65.74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杨陵区招商服务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实际到位资金43.7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5亿元)的291.67%;其中省际到位资金7.707亿元,占全区省际任务完成额的62.71%。(二)重点项目情况。2022年,我局承担重点建设项目6个,已开工4个。固投入库项目6个,其中三杰牧草、永通新能源、华湃EPP材料、帝隆PE管材等4个项目已建成。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69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总额(17.615亿元)的21.1%,位列全区第一。(三)已落地项目情况。已落地项目32个,涉及总投资额34.5亿元。一是重大产业化项目3个,分别为:投资1.5亿元的揉谷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1.15亿元的杂粮特膳项目、投资1亿元的五洲口腔医院项目。二是盘活闲置资产项目5个,分别为:投资10亿元的力邦生命科技园项目、投资6.5亿元的正华制药项目、投资4亿元的硅泥回收项目、投资1亿元的智鑫天弘金属制造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EPP生产研发建设项目。三是总部经济类项目。围绕田园农庄,招引蔬小果农产品销售中心项目、艾优稷孵化基地项目等24个项目。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优化营商环境,推介良好形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97次,举办杨陵生物医药标准化厂房设计方案对接会,配合筹办2022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周暨项目签约会、第六届丝博会杨凌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会、杨凌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恳谈会、第29届农高会全球推介大会暨签约仪式等5场推介活动获陕西新闻、杨凌融媒体等主流媒体报道。突出产业链优势和政策赋能,修订《杨陵投资指南》宣传册及推介H5,广泛转发。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已培育力邦、正华两家链主企业。(二)经济效益。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额占全区第一。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一是因疫情影响,外出招商受限,获取新招商信息较少;二是招大引强有差距,当年新落地的大项目、好项目较少;三是项目落地保障不到位,导致重大项目流失,如丽彩项目退出,9家植提企业未入驻;四是招商方式单一,获取招商信息渠道少。整改措施:一是以现代种业、生物医药、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服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产运营、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二是突出“招大引强”目标导向,重点引进一批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关键项目,真正做到以高品质项目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确保全区经济稳定增长、健康运行。三是强化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及时协调自来水、污水、电、气、暖等相关单位,为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四是丰富招商方式,探索建立委托招商新模式,通过企业和社会机构延伸政府招商引资职能,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激活招商新动能。三、2023年工作计划(一)瞄准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示范区和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的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和十二条重点产业链,加强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招商引资从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一是加强链主企业的培育。聚焦正华制药、丽彩药业、力邦特医等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通过开展常态化走访包抓,了解企业成长的痛点和难点,围绕拉长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并购、参股、外包等方式,拓展产业链,增强竞争力。二是紧盯链条企业的招引。围绕力邦特医食品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百亿特医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引配套企业,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围绕育苗育种产业链,推动陕药集团、西北濒危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建立育苗育种基地。(二)加大区域间产业合作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与西安的协作,主动对接西安市各区的工信部门和产业园区,高质量筛选符合杨凌的产业化项目,采取“园区共建”“协作分税”等方式,做好“西安孵化+杨凌转化”“西安研发+杨凌制造”“西安制造+杨凌配套”;主动融入苏陕协作,抢抓央企外迁机遇,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产业转移。(三)靶向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用好低效工业用地数据库,坚持周走访,动态了解企业在厂房、土地、项目合作等方面的需求,寻找对应的资源,引导企业通过司法拍卖、并购重组、股权交易、合作开发等方式实现“腾笼换鸟”。年内争取将万盛肉制品、康农菌业等企业成功盘活,争取盘活各类闲置厂房10万平米。(四)创新招商方式,大量获取招商资源。依托西农校友资源,开展校友招商;积极对接谷川联行、35斗、36氪等机构,探索中介招商;加强与西农、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聘请企业家、专家学者、商协会负责人作为招商顾问;挖掘本地存量企业资源,引导重点企业再投资、再扩产,以商招商。(五)加强项目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达产达效。继续坚持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周调度、月推进、季点评”工作机制,对项目土地报批、规划审批、建设许可等环节全流程进行指导,及时协调自来水、污水、电、汽、暖等相关单位,为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