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辖区人员的医疗、工伤及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营运工作,执行医疗、工伤及生育保险制度。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常乐路1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军 | |
开办资金 | 2.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4万元 | 8.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中心在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营运工作。完成职工医保基金收入156.80万元,审核拨付95350人次医疗费,基金支出72.66万元,基金累计结余2729.61万元。大病保险筹资1041.49万元,审核支付1045人次大病保险费用,支出资金671.77万元。(二)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参保5657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16.42万人。(三)执行医疗及生育保险制度。1.开展对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协议履行情况考核。年初与区内各定点医药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根据协议,对全区77家定点医药机构集中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严格定点医疗服务协议进行处罚,共有17家定点医药机构考核不合格,后续将按照考核办法核算扣减质量保证金并予以扣减。开展对民营医院及精神病医院医保基金专项治理检查,采取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突击检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对区内定点机构开展专项治理检查,全年共收缴违规基金9.26万元,其中智能审核扣款5.99万元。2.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保改革,降低群众医疗费用成本。持续深化支付方式改革,优化按病种付费和门诊手术治疗限额付费制度,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单病种结算4941例,报销金额1025.66万元。3.持续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一是拓展备案渠道,全面优化微信公众号,开发省内异地就医备案功能,参保人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自主进行备案,同时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异地就医备案信息审核,系统审核异地备案人次。二是通过减程序、优流程、强服务,切实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审核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医疗费489人次0.09万元、住院直接结算291人次222.289万元;省内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10298人次0.065万元、住院直接结算4333人次4137.24万元。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依托局微信公众号,将医疗保险缴费、信息查询服务、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政民互动等事项推送到互联网移动终端,初步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依托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做到线上申请、线下审核,线上线下一个标准、一个办理平台,实现医保“聚合办”。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稳步提升医保待遇水平。一是城乡居民医保待遇稳步提高。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降低平均起付标准200元,平均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调整后政策范围内城乡居民平均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2.1%。结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整体报销后,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每年为参保群众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近千万元。二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区内一级和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门诊统筹基金报销限额由70元提高到80元。三是协调定点医药机构深入村(社区),集中为2100名“两病”患者进行病种认定并办理门诊“两病”医疗保障卡。享受“两病”高血压门诊报销2195人次,支付25.1万元;糖尿病门诊报销613人次,支付7.68万元。2.扎实开展干部职工体检工作。扎实开展干部职工体检工作,及时安排专人联系确定承检医院,与承检医院签订体检协议,认真做好全区干部职工体检结算单核对、编号、发放工作,指导干部职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区内定点医院(体检中心)和检查项目进行体检。全区共有4493名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3.建立三级医保经办体系,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以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中心的区镇村三级医保经办网络体系。严格按照服务下沉、职能下放、端口下移的工作要求,在全区5个镇(办)及76个下辖村(社区)均设立了医疗保障服务站(室),规范化硬件改造有序进行;根据省局关于落实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梳理完善下放基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等六类9项服务事项下沉延申至镇村两级,有效打通了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申请资料还需进一步简化。二是医疗保险业务培训还需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医保政策宣传效果还有待提升,政策知晓率还有提升空间。四是职工医疗保险未实现市级统筹。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梳理简化办事流程。二是加大基层医保业务人员政策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人员和经办机构的能力水平。三是多措并举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四是协调推进职工医保险市级统筹。四、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加快工作进度,按照各项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稳步高效推进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费征缴。二是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切实做好医保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持续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四是全面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共济制度,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实施DIP支付方式,加强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建立信息交互沟通机制,做好问题反馈,完善改革措施。五是加大对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的经办服务考核,督促商业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效能,确保参保城乡居民及时高效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六是协调推进职工医保市级统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