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宜君县水路交通事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道路客货运输、出租汽车、水上交通等行业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负责全县道路运输行业个人从业资格证的资料审查、培训环节监督、考试组织、年度诚信考核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二马路汽车站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贺军平 | |
开办资金 | 14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7万元 | 3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客运工作。2022年,全县客运市场在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下,新增城乡公交线路(南山度假村-彭镇政府)1条,纯电动公交车1辆,完成客运量7.1567万人,客运周转量496.17万人/公里,同期2021年下降36.34%。2022年,开展辖区内2家客运企业2021年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督促县惠辰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完善公司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工作,取得了公共交通三级安全生产达标证书,不断提升了全县客运市场服务质量和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县各客运企业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照《客运站场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指导客运企业严格落实旅客扫健康码、行程码,测温以及客运站场、车辆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为人民群众把好“交通运输第一道防线”,为全县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货运工作。一是抓培育、提服务不断加大道路运输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按照全县货运市场发展需要,2022年全县道路运输行业新培育货运企业5家,至此全县共发展货运企业23家,其中危运企业4家。二是补弱项、强短板不断加大货运管理力度。在全县道路运输企业中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责任,始终坚持每月定期深入货运企业源头单位,落实货运安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货运车辆技术状况及从业人员资质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危运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配合市运管处,按照省交通厅要求对全县三家危运企业进行了首次质量信誉考核,均为AA级。三是强业务、抓提升,认真落实“放管服”政策。2022年积极做好转入及新增货运车辆的年度审验工作。全年新增总质量在4.5吨以上的货运车辆75辆,按照规定需要安装北斗定位系统的车辆已全部安装到位;完成驾驶员诚信考核1916名,其中本县1341名,外县352名,网络诚信考核223名;指导普通货运驾驶员免费继续教育学习共结业351人次;审验货运车辆816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业务,继2021年实现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异地年审后,2022年又实现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异地年审,截止12月底,累计收到办件申请件,其中县上异地审验普通货运车辆49辆次,从业人员资格证异地审验223人次,目前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好评率100%。(三)维修驾培工作。狠抓维修企业服务质量和环保措施落实。2022年全县新发展三类维修企业2家;开展2021年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34家次,其中二类维修企业5家,三类维修企业29家,全部达到A级标准。2022年,开展维修企业环保、环境卫生、安全措施等各类检查共136家次,有效提升了我县维修企业环境卫生和服务质量。全县共有驾校培训点5处,2022年,主要开展驾培企业专项整治,对教练员资质和教练车资质等以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进行检查,共检查30家次,出动人员65人次。(四)水上运输工作。2022年,福地湖旅游公司对到达使用年限1艘快艇予以报废,同时新增快艇1艘。福地湖旅游景区“清明”节恢复运营前,我中心提前指导企业对冬季停运的船只必须进行检查保养后方可下水运营,同时积极联系市海事局对福地湖所属的4艘机动船进行船检,保障企业船只运营安全。同时认真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定期对水路运输企业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管理情况、警示教育开展情况,安全风险警示提醒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强化福地湖水上运输安全,提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求及时整改,确保了福地湖水上运输安全,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五)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我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源头治超工作职责,认真开展源头企业科技治超平台巡查力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扎实抓好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针对治超平台发生的故障积极联系省级维护公司上报维护,保障治超平台正常使用。2022年共检查治超矿点10余次,出动治超巡查人员25余人次。(六)物流提货点工作。全县物流提货点6家,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重点围绕全县物流提货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求物流行业严格执行最新版《道路货运车辆、从业人员及场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进一步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和物流用户安全,严格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物流渠道传播。全年检查物流提货点共出动316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2022年,我中心拨付了2020年建制村通客车补助资金183000元。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发放了2020年通村客车及出租车燃油补贴288329.82元,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积极性,保障农村群众出行需求。针对因客运市场持续下滑问题,我中心多次实地调研,借鉴其他县区好的经验,拟定了《2022年全县建制村通客车实施方案》,同时就建制村通客车存在问题多次上报交通局及县政府,积极寻求上级部门重视,尽快解决问题,持续保障偏远地区群众出行。2.全县道路(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重点围绕全县道路运输水上轨道交通行业关于“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道路交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我中心持续加强道路运输行业日常安全监管,保障全县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3.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任务全面完成。2022年全县新培育市场主体10家,其中货运企业5家、机动车维修企业5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2年,我中心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受客运市场持续下滑影响,交通脱贫攻坚建制村通客车率持续下降;二是单位人员老龄化严重,部分工作开展困难;三是交通运输行业行政执法改革与市级不同步,个别工作出现错位,导致我中心贯彻执行出现错位。一是继续争取县政府关于农村客运补助性政策出台,保障农村客运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编制部门汇报,积极联系调研我单位职责与人员编制情况,争取增编进人。三是与市级主管部门及兄弟县区联系,核对行政执法改革后“三定”方案,与上级业务对接,保障工作落实。四、2023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我中心将按照职责要求,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持续保持全县道路运输行业良好发展态势。一是加强调研,继续争取县政府关于农村客运补助性政策出台,保障农村客运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强化道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培育,继续保持良好营商环境;三是加强行业从业人员业务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努力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