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受市政府委托,承担招商引资和管理工作。招商引资发展规划拟订、组织实施的指导协调;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策划,洽谈会组织,有关重大问题协调;投资者、经济团体、工商企业、金融组织、商务机构联系和投资合作,联络、投资考察、招商洽谈活动组织;外部资金筹措吸引,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子项目库协调指导,招商引资项目对外推荐,投资资讯服务提供;招商网络建设;客商投资环境考察、信息咨询服务、代办投资手续服务提供;外商、外资投资企业以及国内投资者投诉事宜受理、调解,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区县客商投诉事宜协调工作指导;市政府驻外机构招商引资业务工作协调指导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市政府3号楼9层 | |
法定代表人 | 贾敬光 | |
开办资金 | 70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65万元 | 46.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2022年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我市瞄准京津冀地区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中医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开展精准化产业链条招商。参加6场省级活动,我市两个项目在省台签约。活动期间,全市共对接京津冀企业66家,签约项目62个,涉及金额108.6亿元。2.第六届丝博会。全市共签约项目523个、涉及金额1124.58亿元。筛选重点推介项目80个、涉及金额437.91亿元。铜川形象展示涉及六大重点产业链产品9类115种,特色产品展示涉及现代农业产品100余种,特色美食展示涉及精选特色美食42类。成功举办第六届丝博会铜川产业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2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涉及金额214.7亿元。王益、印台、宜君分别举办了专场活动。央视网、人民网等十余家中省主流媒体广泛宣传。3.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积极参加省团活动,精心筛选50余个重点项目,通过“云上投洽会”对外推介,5个项目入编省团重点项目册,国宝级展品倒流壶陈列展示。我市2个项目在陕西重点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成功签约,涉及金额4000余万元。活动期间,积极拜访对接企业,组织召开了铜川—厦门企业对接恳谈会。4.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招商洽谈工作。全市共签约项目46个,涉及资金47.19亿元,其中合同类项目24个、涉及资金25.87亿元。5.2022年陕西—长三角经济合作活动。活动以线上方式举行,我市设立分会场,参加了陕西物联网产业链长三角合作交流会、秦创原科技成果—长三角路演推介会、陕西省功能区项目推介会、陕西—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合作交流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陕西—上海航空和乘用车产业合作座谈会5场活动。全市共签约项目13个、涉及金额22.57亿元。3个合同项目在省台签约,涉及金额4.89亿元。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截至12月底,全市共签约项目金额1355.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5.59%;市域外项目到位462.9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74%;省际到位307.0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65%;实际利用外资14109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78%。天策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三、存在的问题缺乏产业关联度高、影响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头雁”项目,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规模效应不强。四、改进措施1.及时分解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目标任务、安排重点活动,提出工作要求。2.围绕重点产业集群,策划、包装一批有前瞻性、条件成熟的对外合作项目,优化建设对外合作项目库,为项目储备和宣传推介奠定基础。3.精心组织参加丝博会、厦洽会、进博会等重点招商活动,突出产业链招商,精准邀请企业、定向推介产业、积极洽谈项目。4.积极开展常态化精准招商。围绕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积极组织专场推介活动。支持区县、园区开展灵活多样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常态化组织招商小分队,开展重点地区定向招商。5.落实目标任务进度通报制度。优化拓展统计职能,坚持招商引资月通报、半年点评、年度考核,确保省、市招商引资年度目标顺利完成。6.落实“五位一体”责任机制和6A要素保障跟进机制,组织开展项目督查,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成。7.围绕6大重点产业链条,加大调查研究,细化重点招商区域,确定重点招引方向,明确重点招引企业,为专题招商和小分队精准招商提供精准有效资源。8.多层次开展招商宣传。借助各类招商活动平台和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全媒体宣传。强化网络宣传管理,严格审批流程,提高信息发布质量。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1.聚焦产业链谋划项目精准推介。认真落实“常年谋划储备、定期审核更新、滚动开展前期”的项目谋划工作机制,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条,做深做细项目谋划工作,力争储备一批产业链条明晰、发展后劲大的项目。加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力促项目签约实施。2.务实组织参加重点招商活动。精心组织参加丝博会、厦洽会、进博会等中、省重点招商活动,突出产业链招商,紧盯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精准邀请企业、定向推介产业、积极洽谈项目,以项目洽谈的新成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3.常态化组织开展精准招商。围绕重点区域,聚焦重点产业,组织全市力量,常态化开展精准招商。制定年度小分队招商计划,确保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进展。灵活组织区县、园区、产业链相关单位赴目标区域、重点企业叩门招商、精准对接,把精准招商的队伍“精”、目标“准”、结果“实”体现到工作全过程。4.优化服务提升项目资金到位率。切实落实签约项目“五位一体”责任制、6A管理机制和定期会商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分析研判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项目尽快落地,不断提升签约项目实施率和资金到位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