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新桥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魏银涛 | |
开办资金 | 940.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6.6万元 | 670.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1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2022年,我单位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筑牢校园防疫屏障,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校全面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要求,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校园防控工作高效推进。成立了学校新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改进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各项防控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各项工作高效推进。二是坚持不懈,严格落实师生疫情相关信息统计上报工作。自2022年元月开始,通过班主任、中小学部负责领导、学校负责人三级网络系统精准按时上报师生信息。准确统计各类信息,平稳处置多起疫情潜在风险。扎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狠抓教学常规。通过督促检查早读、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形式,了解教学情况,促进教学工作;举行公开课、示范课、青年教师赛教活动等常规教学活动;依据校情,落实课后服务等提升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开展多种形式居家教育教学活动。三年级以上学段利用钉钉、腾讯直播等网络方式,积极开展“空中课堂”教学活动,完成了云上课和作业批改。3、坚持科研引领,推动教师发展教研活动持续发力。制定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工作方案,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开展磨课、研课活动,课改工作扎实有效。5月份中小学部分别成功举办了杨陵区课堂改革观摩课活动,活动受到区局领导和兄弟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课堂改革探索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4、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建设平安校园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单位、社区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力量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与街道办、派出所、交警队联系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与公安局、联系聘任法制副校长落实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与检察院、法院、团区委联系开展法治教育报告会,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为学校的发展和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全校共有40各班级,学生1890名,教职工百余人,学校办学取得了明显的效益,特别是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校校园文化更具特色,学校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我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老百姓的高度评价。过去的一年,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建良好的校风为抓手,加强了教学科研、师资培训、毕业班备考、学生德育、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展了武术、轮滑、管乐队、剪纸泥塑、书法、美术、体育、机器人、无人机、STEM、生物、气象站等二十多个校级学生社团和课外兴趣学习小组,每天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充分地挖掘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学生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创建品牌教育,打造特色项目学校。以“steam”工作室课程体系的开发为引领,把全新的教育理念注入到学校的发展动脉里,引领学校向前沿高端的教育迈进,在2022WRCT世界机器人大赛陕西城市赛暨科普创新活动斩获2个一等奖,在杨凌区第四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教师、学生均获奖。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的力度还不够大,一定程度上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校要把牢政治方向,在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展现学校自觉。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学习活动,坚持思想建党,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2、教职工学习不够,理念不新,开拓创新步子不大,教育教学水平与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将深入探索,再鼓干劲,努力抓好课堂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3、常规管理不细,职责意识不明确,检查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各项公开不全面,完善的奖惩机制没有形成。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全体教工的考核,落实三务公开,明确各自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优质优酬”的奖惩机制。4、非杨陵户籍学生比例较大,个别家长对学生关爱不够、家庭教育欠缺,特别是学校、家长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给学校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要主动联系,真诚交流,合力抓好家长学校建设。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组建好新的家长委员会,拓宽家长学校形式,设计家长学校内容,丰富家长学校内涵,让家长参与进来,助力学校教育。继续开展好每学期家长会、大家访等家校合力教育活动。5、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学设备匮乏,严重制约了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影响了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我们要精打细算,逐步推进,鼎力抓好环境改善。2023年计划对办公楼和中学部外墙脱落墙皮进行全面粉刷美化;对小学部教师更换40台办公电脑;对我校图书馆南侧破损路面进行硬化整修;对党员活动室和大会议室设备进行逐步更换,营造良好的师生工作生活环境。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建章立制,科学规范,全力抓好学校管理。通过民主决策,集思广益,发挥团队智慧,团结带领两支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人格魅力,业务特长,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党员队伍、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战斗凝聚力。2、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奋力抓好质量提升。全校师生树立质量意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明确岗位目标责任,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大力推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大力宣传表彰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关心学生、勤于钻研、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对老师在职称晋级、奖金分配等方面坚持正面导向,对优秀师生实行物质奖励、荣誉鼓励并重。3、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竭力抓好德育实效。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教学、科研、德育、社团等活动,促进教师成长,五育并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形成办学亮点。认真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学困生进行辅导答疑,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4、找准突破,久久为功,努力抓好办学特色。以区局“两个创建”工作为抓手,将创建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教科研和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实现特色引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2026年4月2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授予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杨陵区教育局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