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预算评审中心

铜川市预算评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4 09:39
单位名称 铜川市预算评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预算评审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市级预算项目评审、评估;预算绩效、评审规章制度、标准制定;预算绩效评审操作规程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定期评估;财政投资项目工程概预算、竣工财务决算评审;重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预期效果跟踪问效
住所 铜川市新区金谟东路1号
法定代表人 任粉荣
开办资金 18.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29万元 15.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月,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真抓实干,财政资金追踪问效1.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1)夯实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铜川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审核,提出专业性审核意见和建议。二是夯实绩效目标管理。年初开展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集中审核,预算执行中,对部门预算追加、调剂、中省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常态化审核,实现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和同步公开。三是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开展日常监控工作,审核市级98个部门通过财政云预算绩效监控模块填报的2022年财政资金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监控情况表,督促指导各部门将日常监控工作落实到位。开展财政重点监控工作,选取30个重点项目和5个部门整体支出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运行监控,项目范围继续扩大。对监控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项目单位,督促指导项目单位整改落实。四是开展部门绩效自评。指导市级部门对2021年度所有预算项目和98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同时抽取50家部门自评结果开展财政重点核查,抽查率达到市级部门总数的51%,涉及财政资金21.55亿元,切实加强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绩效管理。五是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选取15个重点项目和3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包括民生保障、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科技发展、供水工程、道路绿化、环境监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政府债券等领域,涉及资金3.1亿元(其中评价结果为“优”的1个,评价结果为“良”的14个,评价结果为“中”的3个);完成2018—2020年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2亿元,为中医药财政奖补政策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六是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2022年,市本级98个部门2021年度所有预算项目绩效自评结果、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2)探索创新提质增效一是探索开展全流程绩效管理试点。选择市果业中心部门整体、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监测专项,在2021年开展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的基础上,2022年开展绩效自评、重点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全过程绩效管理。二是探索开展部门绩效评价。为夯实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评价结果应用,指导督促部门开展绩效评价试点,要求所有市级部门至少选择本部门2021年度1个项目开展部门绩效评价,截止2022年10月底,市本级所有部门均完成了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市本级部门绩效评价全覆盖。三是开展“绩效进部门”活动。联合市人大、市审计局选取市教育局和市果业中心2个部门开展绩效进部门活动,向部门宣讲绩效管理政策,对部门绩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部门绩效管理水平。2.锐意进取,项目评审做支撑(1)稳步推进事前评审。围绕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积极开展事前评审。一是扎实做好中省市项目库事前评审工作,完成2022年市本级项目入库审核1568个,二是扎实做好2022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事前评审工作,送审项目63个。(2)持续做好预决算项目评审。一是截止12月底,共安排项目评审339个,涉及资金43.14亿元。二是完成市委宣传部关于2022年省级、市级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项目专项核查。三是开展2022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事前评审工作,对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三个区县申报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进行事前评审。四是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项目评审,包括疫情防控隔离点建设、隔离点物资配备、防控平台建设、重症床位建设、黄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等。(3)做好PPP项目阶段性结算评审工作。配合市PPP办公室,对市级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变更工程预算、阶段性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对实施过程中的签证变更工程进行审核,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PPP项目阶段性工程结算进行审核。目前,主要是对玉皇阁二号桥及引线工程、铜川市漆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两个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评审,不定期进场勘察、审核预结算工程。(4)临时性项目评审工作。积极参与十四运、残特奥会、省运会参赛费、农高会布展费用、丝博会布展费用、林业规划编制费用审核,对抗旱造林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市公交公司规制成本、市医院、中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审核。3.加强管理,提升协作单位工作质量(1)按规聘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择优选取的原则,选择机构及专家。绩效评价工作选用机构时,要求响应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我中心对方案评审后确定协作机构;项目评审工作选用机构时,结合专业类型、合作经验、审核时限及之前年度考核结果等因素择优选取。(2)加强考核。对参与项目评审和绩效管理工作的专家、机构进行考核打分,并将结果作为调整付费和选用的依据。(3)扩充力量。新扩充评审专家2名、项目评审机构2家,绩效评价机构1家,并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工作。同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铜川市市级预算绩效评审专家,征集高校及行业专家11人。(二)坚持统筹推进,完成各项工作1.完善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印发《铜川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铜川市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市对区县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草拟完成《铜川市市级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二是修订《铜川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第五版,完善修订《铜川市财政投资评审操作规程》《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办法》《铜川市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三是简化评审手续,优化评审流程。2.加强宣传。一是制作预算绩效管理宣传视频,在铜川新闻频道循环播放,营造全民参与绩效管理的浓厚氛围。二是在全市“两会”期间,在铜川日报整版宣传近年来全市预算绩效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三是报送宣多篇宣传信息,分别发表于财政部官网、中国财经报、铜川日报等多个媒体。四是编印《铜川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汇编(2021年度)》,报送省财政厅,并发放各区县。五是总结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典型案例,形成汇报材料。六是向《陕西省财政年鉴》报送铜川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容。七是参与“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微视频拍摄,宣传绩效管理理念。3.开展培训。一是举办全市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绩效模块操作培训。二是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讲座。三是依托广联达软件公司,进行造价软件使用及工程定额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4.指导区县。一是召开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及财政评审工作座谈会。二是带领区县同志参与市级重点部门绩效运行监控工作。三是对区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四是协助区县评审中心开展项目评审业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及时将部门绩效自评结果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反馈项目单位、预算科及相关业务科室,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2022年应用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部门项目预算资金794万元,其中调减项目预算535万元,调增项目预算259万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效益不断提高。持续做好预决算项目评审。完成项目评审244个,送审金额31.41亿元,审定金额23.65亿地,审减金额7.76亿元,审减率24.71%三、存在的问题内部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业务工作量大,专业性强,评审人员力量较为薄弱,项目评审、绩效评价存在工作效率有待提升的问题;二是财政云绩效自评线上业务操作有待加强。外部存在的问题:一是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强,部门绩效管理相关制度、业务流程尚未建立,绩效管理工作配合度不高;二是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展不均衡,部分区县在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绩效工作职责划分、工作流程设定及绩效工作进展等方面相对滞后;三是在开展工作中,与项目实施单位、市级相关部门沟通不够充分,合力不够具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和部门的认知力。四、改进措施(一)业务工作方面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继续全过程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提质扩面,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二是财政评审工作提质增效。服务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提升财政评审效能,加强项目库事前评审、“财政云”项目入库评审,扎实做好市级财政投资项目概、预、决(结)算评审等工作。(二)其他方面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对市本级部门、财政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各区县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开展项目评审造价培训,提高评审人员业务素质,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财政评审工作。同时不断协助区县开展绩效管理及项目评审业务。二是加强业务宣传。继续开展“绩效进部门”活动,向部门宣讲绩效管理政策,不断提升部门绩效管理水平;加大业务工作信息报送力度,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不断加大绩效政策宣传力度,提升部门绩效意识,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知力和影响力。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全过程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完成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规定动作。适时对市本级2023年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审核,提出专业性审核意见和建议,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做实做细垫基础。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部门预算安排挂钩,提升部门绩效管理意识。选取绩效评价结果与2022年度财政决算一同报市人大、市政府审阅,并按要求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不断强化“智库”管理。做好机构和专家的登记、选聘、管理和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进行付费。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引进各行业人才,扩充“智库”力量。三是完成上级交办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