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人民提供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登记、待遇核定,异地就医结算,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定点医药机构医疗费用的业务审核。 | |
住所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古徵街五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李永会 | |
开办资金 | 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26万元 | -1.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澄城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一是扎实做好参保扩面工作。2022年度全县居民医保参保缴费286488人,参保占比96.5%,位于全市第二位。职工医保参保缴费42578人,全年新增336人。二是按照市局文件严格落实报销政策,居民参保报销起伏线下降100-1000元不等,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控费和提升筹资水平,居民医保抗风险能力增加。三是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通过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救助对象准确识别机制,科学确定救助范围。截止11月,共救助6700人次,合计506.65万元。(二)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一是有序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定点医疗机构参加集中招采,积极落实国家和省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及时将招采后的降价药落地老百姓身边,我县医疗机构共落地执行7批次200多个集采中选药品,药品降价幅度达48%以上。二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市医保局组织赴韩城学习考察DIP支付方式经验做法;组织定点医疗机构完成电子凭证中心接口改造及结算清单接口改造。保障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计划顺利推进;医保局分管领导、业务股室负责人、结算股室负责人、二级医院院长、业务院长、医保科科长一行20人前往渭南市中心医院参加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培训。通过学习考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DIP付费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工作基础。(三)全力保障基金健康安全运行一是日常按照签订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和《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严格进行管理,通过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业务管理与稽核检查互补充的方式,主要采取现场进病房面对面了解病人住院及治疗情况,进科室查阅大型治疗仪器使用及治疗登记记录情况,随机抽阅出院患者病历查看治疗及收费情况并回访患者进行核实,夜间突击检查病人在院情况,对药店大额刷卡登记与系统进行对比等措施实现全覆盖检查。二是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在全县安排开展了“织密基金监管网共筑医保防护线”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月活动,局办、医药机构、村卫生室三级联动,采取线上线下广泛宣传。通过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进行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使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全县90余家医药机构、近200家村级卫生室及服务点广泛参与,共发放宣传单3000份,制作宣传版面43块,各医院分别开展宣传义诊12次。(四)全面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一是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医保经办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医保经办综合柜员制。开通网上异地就医备案,开展医保服务“好差评”工作,通过考评和监督促进工作改善。二是深入推进医保“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推进容缺受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三是拓宽线上医保服务渠道。大力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开通,医保就医购药直接手机扫码结算。四是推进“三级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将医保经办业务延伸至镇村,实现医保业务零距离办理。五是加强医保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将重点中心工作作为锻炼干部,提升能力的主战场,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有定力的医保干部队伍。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全县参保居民住院40653人次,基金支付1.6亿元。慢性病报销26187人次,基金支付873万元。门诊谈判药品报销296人次,基金支付112万元。参保职工住院8038人,基金支付:3951.85万元。慢性病报销20116人,基金支付1480.99万元。门诊谈判药品报销321人次,基金支付170.37万元。生育报销医疗费754人,基金支出218.74万元,确保了医疗保险基金及时、足额收缴到位,保障了参保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满意度较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监管队伍还需加强。2.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1.配备充足的业务办理人员,加强行政执法监管。2.进一步完善居民医保筹资机制,建议对居民医保实行家庭全员参保,让群众为家人有保障的去主动参保,保障居民医保健康有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创新居民参保征缴方式,加强与税务部门配合,畅通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方式以及银行柜面、ATM机、助农E终端等传统方式,提高缴费便捷性,促进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工作处于全市前列。二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进一步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2023年起首批试点医院先行进行实际付费,2023年底前全县所有定点医院按DIP支付实际付费全覆盖,实现DIP付费医疗机构病种覆盖率不低于80%,实现DIP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区内住院医保基金支出超过50%。三是全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强化基金绩效管理,加强智能审核力度,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系统化、体系化,对欺诈骗保行为出重拳、下狠手、严厉打击,真正形成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高压态势。同时,按照两定机构年终考核等级成绩,组织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药机构行为,从源头确保医保基金运行安全,进一步规范医药机构服务行为。四是全面开展医用耗材管理。为加强“两定”机构医用耗材的准入、采购与合理使用,促进形成医院耗材临床合理使用的长效工作机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