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林业发展中心

澄城县林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4 09:14
单位名称 澄城县林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森林资源管理,林业行政执法及林业治安行使案件查处、调处;引进林业新技术及森林检疫。
住所 澄城县东九路86号
法定代表人 郭军明
开办资金 289.8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4万元 130.85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林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有力,效果明显。开展第41周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从3月12日起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设立了11个义务植树基地,栽植白皮松、侧柏、中槐等各类苗木10万余株。3月30日,县绿委办组织进行“植柏缅怀文明祭祖”纪念柏免费发放活动,分别在县林业发展中心、九个镇设立十个免费发放点,累计发放高1.5米以上侧柏苗木4.5万余株。义务植树活动全县共栽植侧柏、中槐等苗木80万株,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次。大力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48万元,在城关街道办、王庄镇、赵庄镇、安里镇、庄头镇等1办4镇13个作业区,现已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退化林修复0.58万亩,栽植侧柏106万株。(二)启动实施澄城县“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投资1199.18万元,建设绿色碳库1.02万亩。在交道镇樊家川村、劝母村、南社村、阿銮寨村,冯原镇团结村和壶梯山国有林场共2镇6村,共6个造林作业区。现已完成造林4000余亩,设置碳汇监测点2个。这是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实施的项目,被作为县委、县政府2022年度创亮点工作上报市委、市政府。(三)全面推进林长制,构筑林业新体系目前全县明确县级林长5名,镇级林长20名,村级林长174名,护林员792名。在全县五个生态区域设立县级林长公示牌5块,镇级林长公示牌10块,村级公示牌174块,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林长制”工作的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浓厚氛围。(四)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和封山禁牧工作,筑牢林草安全屏障一是制定下发《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案》,健全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森林草原防火的日常事务。各镇办、各村也成立相关组织,落实人员,明确任务,夯实责任。二是扎实推进封山禁牧。下发做好封山禁牧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镇办封山禁牧区域,设立界碑、界桩、警示牌,明确各镇办、各村主要负责人为封山禁牧第一责任人,护林员为直接责任人,每天定期巡查。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3.12植树节”为契机,全县各级各方面积极投入造林绿化的热潮,共完成义务植树1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20万人次。清明节前后,还开展了“植树缅怀,文明祭祖”免费发放纪念柏活动,免费发放侧柏4.5万余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从富民增收看,林业经济既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制约着农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县经济林虽有一定总量,但一直以来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增加林农收入的责任依然重大;2、从体制机制看,林业改革相对滞后,创新驱动乏力,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体制不新,机制不活,社会资本难以进入林业;3、林用地矛盾突出、绿化成本逐年提高,资金缺口较大,导致林业发展质量不高。(二)改进措施:1、加快林特产业提质增效;2、创新机制,激发全民造林活力;3、多方筹集资金,高质量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推进升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以“一核九点”、“一域两区”、“多环多网”为重点,开展声势浩大的国土绿化行动。2.做好森林督查整改工作。3.全面推行林长制,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林长制工作实施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确保林长制这个“一把手”工程见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