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雁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辖区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和扬尘防治现场管理、检查、处罚等工作。负责受监督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负责对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负责两类企业扬尘污染防治、起重机械的检查及处罚等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翠华南路1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伟栋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雁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万元 | 1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和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工作情况1、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始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源头治理,着力防范化解住建领域安全风险,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推动企业安全意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以及“西安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12条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多次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要求辖区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以街办片区为单位,层层量化分解任务,构建网格化分片包抓机制,通过实现区级、街办“两级”联动,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第三方机构“专检”与网格化监管执法联动,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全面网格化排查事故隐患,逐设备、逐部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检查,做到深挖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多发问题、整治疑难问题,对风险等级较高的23个项目实行分级分类施策管控,安排专人现场督导、驻场包抓,逐项对应督促整改,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堵塞各类安全漏洞,推动“第一责任人”守法履职,从源头上解决工程安全问题。3、狠抓安全生产专项行动聚焦建筑施工领域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以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为根本,以“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为主线,以防范基坑坍塌、脚手架、大型起重机械倒塌等为重点目标,以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为抓手,狠抓建设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危大工程百日整治、防火、防高坠、防坍塌、年终岁尾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法违规“现场管理顽疾”,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年共对辖区58个项目开展安全隐患排查1110次,下发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通知单383份,合计发现整治安全隐患1928处。4、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始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全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活动中扎实推进行业普法宣传,印发《全区住建领域建筑工地“五查四会三卡两课一承诺”活动实施方案》,《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汇编》《危大工程管控指导图册》《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指导手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录》等资料3000余册,重新修订印发《西安市雁塔区建设工程施工事故应急预案》1个,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万余份,常态化开展住建领域建筑工地54321活动,抓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推动全员安全意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使安全思想扎根建筑从业人员内心,以点带面带动家庭和社会,产生更多的社会效应。5、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安全风险辨识为基础,强化风险管控,积极探索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方法,每季度定期分析辖区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易发事故项目、易发事故时段、易发事故工序,全面掌握本辖区、本行业重大风险点情况,推进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形成了风险清单和重大安全风险点“一企一册”。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执法”,通过立标杆、强一般、管重点方式,对辖区项目进行分类管控“回头看”,狠抓需重点管控项目工程建设,着力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和隐患升级,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达到了安全防范前移、安全治理前移、责任追究前移的效果,提升了辖区工地安全保障能力。同时督促项目建设、施工等主体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责险有关规定,购买建筑施工安责险,实施单独列支、专款专用,督促辖区项目投保的保险公司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9010-2019)要求开展事故预防服务。二、取得的社会效应通过集中整治、分类管控、定期调度通报、标杆示范工地经验推广观摩等一系列方式,打好组合拳,使全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企业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精准防控风险隐患,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两个清单”建立长效开展,全年以来,辖区建筑工地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形势平稳可控。(一)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管理队伍建设。转变管理思维,创新监管机制,制定《雁塔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第三方安全巡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政府监管水平,通过引入第三方安全咨询服务,对全区在建工程各参建主体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常态化巡查和专项检查,夯实参建企业主体责任,全力扭转了“家长式、保姆式”监管模式,从源头上解决了工程安全问题。(二)实行多措并举,安全管理提档升级。结合辖区工程实际,完善长效机制,制定年度检查计划,逐月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包抓领导和网格化监管具体责任,采取定期量化考核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现区级、街办“两级”联动,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第三方机构“专检”与网格化监管执法联动,按照优秀标杆、一般项目、重点管控项目三个等级分类管控,全面开展辖区建筑工地现状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着力打造辖区安全标杆示范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共被市级通报表扬10余次,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三)提升执法形象,打非治违效果显著。严格落实“例会制度、通报制度、督查制度”三项制度,落实“三位一体”新型执法模式,将行政执法宣传教育贯穿于建管工作全过程,持续开展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综合整治,集中整治“现场管理顽疾”,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被媒体报道。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9起,合计罚款1296.5937万元,其中打击取缔未批先建行为8起,罚款1228.6820万元;惩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29起,罚款46.9万元;治理装饰装修违规行为2起,罚款21.0117万元。打击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切实起到了震慑和警戒违法违规行为的效果,使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进而从思想上强化认识,提升企业效能,使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势头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一)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辖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智能化体系不完善,离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改进措施: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分析,进一步认识数字化转型对建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实施。(二)执法队伍建设相对于机构职能的调整滞后,执法人员配置不足,现有办公场地及设备无法满足执法需求。改进措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统一配备执法设备、服装等硬件设施的实施。四、下一步打算1、认清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坚决守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2、落实好建设工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54321安全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督促项目落实安全风险辨识,加大投入,着力提升行业领域安全防范能力和突发情况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3、持续创新监管机制,引入第三方安全咨询服务,推进无纸化办公,在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信用中国、全国质量安全监管等平台的基础上,创建雁塔区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强化过程预防,严查企业施工安全防护标准化实施落实情况,在辖区立标杆,强一般,管重点,努力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工地。4、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案件,严肃问责,打好违法行为歼灭战,倒逼企业压紧压实主体责任。5、落实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要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建设工作,形成以评促“治”、以评提“质”、以评保“安”的住建领域安全监管新模式,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