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政府债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推广、应用及政策扶持引导等有关工作;开展市本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借、用、管、还”全过程。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泰安路市财政局 | |
法定代表人 | 赵所锋 | |
开办资金 | 14.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57万元 | 14.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政务债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和省债务处、省债务中心及省PPP中心的支持下,我中心以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较好地完成了政府债务管理各项工作。一、主要工作:1、大力争取新增政府债券。我中心密切跟进,积极与省厅对接汇报,参加了省厅专项债券评审会7次,积极争取了新增政府债券88.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97亿元,增长率15.8%,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考核的任务。其中:新增一般债券33.0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5.51亿元。重点支持了污染防治、乡村振兴、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市政及园区基础设施等193个重大项目,为榆林稳投资、补短板发挥了积极作用。2、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2022年榆林市到期债券本金53.71亿元,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31.84亿元,其中,市本级13.82亿元,有效缓释到期政府债券偿付风险。3、紧盯专项债支出进度。按照中央和省厅稳大盘的要求,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我中心制定了专项债券支出调度计划,紧盯时间节点,加大对县市区和市级部门督导协调力度,采取了每日跟踪监测、十天一调度、按月通报等措施,完成了既定支出任务。2022年上半年发行38.07亿元已全部支出,10月份发行的17.44亿元,截止12月底专项债支出进度为8.54%,已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2023年4月份全部支出,助力了稳住经济大盘的有效举措。4、合理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2022年我市政府法定债务余额562.4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31.62亿元,专项债务230.06亿元。2022年全市限额内政府性到期债务还本付息,都列入年度预算管理,截止12月底,到期债务及利息已全部偿还。经测算,2022年末,市本级和各县区无法定债务风险预警和提示,法定债务总体管控有序,风险可控。5、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全市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截止2022年底,完成累计化解任务的127%,根据省财政厅通报结果,我市风险等级为绿色,风险总体可控。6、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源头管控,落实政府债务负面清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将我市4080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纳入债务监测平台,实行按月监测平台数据,及时掌握隐性债务风险,守住债务风险底线。7、开展债务领域财经秩序整顿工作。制定债务领域财经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开展自查自纠和重点复查工作,针对自查复查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并形成整改落实材料上报省厅。8、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积极配合市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赴各县市区开展了进展情况、问题整改和验收工作的调研,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规模、项目承接、政府债务等情况了解掌握,确保按期化解平台公司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9、持续加强PPP项目策划和加快项目入库审核。将榆林学院二期项目纳入PPP项目储备库、将榆林市大锦高速项目纳入PPP项目管理库。10、坚持规范发展,强化信息公开。按照财政部开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信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要求,我中心及时更新停滞项目和异常项目,并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信息质量提升行动真正落到实处。二、工作成效(一)经济效益。1、争取新增政府债券88.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97亿元,增长率15.8%,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考核任务;争取再融资债券31.84亿元,缓解了政府短期偿债压力。2、对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全市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截止2022年底,完成累计化解任务的127%。3、对大柳塔到锦界高速、榆阳区榆横矿区下游段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等2个PPP项目,进行了入库宙核和上报工作。截止2022年底,我市进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共有17个,总投资328.48亿元。(二)社会效益。1、加强政府性债务规范管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22年新增政府债券88.52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33.0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5.51亿元。重点支持污染防治、乡村振兴、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市政及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共计193个项目,为榆林稳投资、补短板发挥了积极作用。2、严防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源头管控,落实政府债务负面清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将我市4080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纳入债务监测平台,实行按月监测平台数据,及时掌握隐性债务风险,守住债务风险底线。3、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维护好地方政府信誉2022年全市限额内政府性到期债务还本付息,都列入年度预算管理,截止12月底,到期债务及利息已全部偿还。根据省财政厅通报结果,我市风险等级为绿色,风险总体可控。三、存在的问题1、新增专项债券逐年增加,但是专项债项目质量不高,项目自身收益覆盖还本付息不确定性很大,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偿债压力持续加大。2、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入库或露头的PPP项目比较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严重不足。整改措施1、有序高效承接专项债券项目的评审,在省厅的指导下建立健全我市专项债券项目评审业务体系,加强专项债券政策培训,促进评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切实提高专项债券发行项目质量,严防专项债券偿债风险。2、加强业务交流和舆论宣传,营造PPP模式发展良好氛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相关制度,有序开展专项债券评审工作,做好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债券项目信息公开,加强债券资金监管,督促加快专项债支出进度和审计监察等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杜绝债券资金闲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2、继续做好2023年政府债券争取工作,督促县区完成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指导部门和县区做好专项债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做好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工作。3、严格落实负面清单52条禁止性规定,加快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彻底杜绝违法违规举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4、加强债务和PPP政策培训宣传,进一步提升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5、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和PPP项目的实地调研督导,保障债券项目和PPP项目规范推进。6、加强PPP项目储备,紧密围绕榆林市“十四五规划”,在两新一重、新能源发展,农林水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继续探索和推广PPP模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