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

发布时间: 2023-03-13 15:50
单位名称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举办常设和临时科普展览、科普教育及实践活动、科学培训,组织科普展览的巡回展出以及展品改造及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和布展。
住所 高新区建业大道142号
法定代表人 高强
开办资金 818.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38.7万元 1030.5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公益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科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榆林科技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一中心任务,深入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人员业务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服务能力三提升。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2022年,组织全馆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全馆工作人员集体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并就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多次进行了学习。向每位员工都发放了《党的二十大辅助读本》等学习资料,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2.丰富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员干部人人上讲台讲党课活动,杨莎、纪华等3名党员同志分别讲了党课。先后联合市科协机关党支部开展了“过端午佳节品美味香粽”“传承科学精神,凝聚科技力量”和“增强生态科普意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等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从优秀积极分子中确定发展对象2名。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年初研究制定《2022年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按计划组织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学习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规党纪,观看了警示教育纪录片《零容忍》。在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在线知识测试、观看了《金融反腐正风纪》等警示教育片。4.开展作风建设行动。根据市委印发《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及时研究制定《中共榆林科学技术馆党支部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全馆党员干部围绕“六个聚焦”认真查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共计查摆问题110条,已全部整改到位。5.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双报到”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组织人员进行户外垃圾清理、举办营养知识专题讲座,投入3万元为阳光城社区制作了科普宣传栏一处。二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科技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特别是11月下旬,科技馆3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为打赢榆林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力量。(二)以提升素质为目标,全面开展科普工作2022年,我馆发挥自身优势,在展览、教育并重思想主导下,全面推进阵地科普、流动科普、数字科普、科教活动四大平台建设,科学传播效能显著提升。1.阵地科普有声有色。馆内9个常设展厅和穹幕影院、4D影院除日常维护升级和疫情防控关停外,做到应开尽开,全年展厅共计接待观众11万人。每逢周末和节假日,8个青少年工作室全面开课。截至目前工作室共计开课1077节课,接待青少年3552人次。2.流动科普深受欢迎。一是举办“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5月17日,“中国流动科技馆”第二轮榆林市巡展活动子洲站在子洲县中心广场展览馆启动,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巡展活动期间共接待参观群众达36102人次。二是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2022年,榆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分别走进榆阳区、靖边、吴堡、佳县等县区20多所中小学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受益师生2万多人。三是积极推进馆校合作工作。今年我馆与高新十二小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同时我馆持续推进科普大篷车、科学小实验等科普项目进校园。先后参加了高新一中、高新三小等学校的校园科技节。此外还邀请合作学校组织学生来馆参观学习。3.数字科普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科技馆不断加强现有线上科普服务平台建设,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满足广大群众线上科普服务需求。截至目前,榆林科技馆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科普文章1464篇,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馆内辅导员创作和搜集整理的科普知识小视频550个,截至目前,点击量已过亿人次。4.科教活动丰富多彩。一是举办主题临展。5月30日,由省科协主办、市科协承办,市科技馆协办的“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在科技馆临时展区启动。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时间里累计接待94个单位14675人次参观。二是开展节日科普。榆林科技馆先后在春节、五一、端午、国庆期间,分别以“科技中国年”“玩转科学悦动五一”“端午乐开怀放‘粽’玩科学”等为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三是举办系列竞赛。承办了榆林市2022年青少年魔方比赛和榆林市2022年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三)以自身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水平1.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强化业务学习。每周三定期开展业务理论学习,派人参加了省科技馆举办的科技馆展教辅导员培训班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举办2022年年会,组织收看了中国科技馆举办的“科技馆科学教育能力建设系列培训”讲座和第六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比赛视频。先后邀请榆阳区优秀讲解员贺雅荣老师、榆林市演讲口才协会会长肖敏等为科技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二是积极参加比赛。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了第七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最终我馆刘慧敏、姬舒婷、王威凯获得个人辅导赛二等奖,姜泠泠获得个人辅导赛三等奖。三是加强人文关怀。3月8日榆林科技馆举办了“花样年华不负韶华”“三八”妇女节主题插花活动。四是举办消防培训。7月22日我馆特邀众安消防知识科教中心王生虎教官,为全馆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2.改善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展区改造和展品更新维护力度。“生态安全区”展品展项深化设计制作及氛围营造项目于4月底完成招标,随后开展了方案的深化设计、原有展品的拆除、展区氛围营造等工作,目前已通过出厂验收,年后将进行现场安装调试。对陶艺工作室和科普大篷车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新购置14件展品于4月份完成安装、验收后已正常对外开放。完成了3部穹幕影片和4部4D影片以及人形机器人、六足机器人和机器狗的采购工作。穹幕影院服务器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已完成采购招标,年后可恢复正常放映。维保公司先后多次对服务范围内的展品进行大规模维修和保养,目前展品完好率达95%以上。二是不断完善优化场馆配套设施。完成馆内饮水设施、电梯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广播系统和外围绿化环境的维护。对馆内停车场道闸系统进行升级。完成馆内公共服务系统和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三是着力解决科技馆遗留问题。经多方协调努力,争取财政资金2600余万元用于科技馆屋面漏水维修和太空区后续建设。目前屋面漏水维修方案正报送财政局评审,太空区烂尾工程经法院调解已与乙方达成一致意见,年后将组织施工;科技广场和室外科普展区建设市委出台专题会议纪要,要求项目立项手续完善后,由高新区管委会划拨建设用地25.89亩,由市财政局拨付土地划拨资金517.8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地勘和测绘等工作,后续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3.深化创文工作。按照榆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科技馆扎实推进文明场馆创建工作,及时制定《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对各项任务进行了分解,夯实了工作责任。不断加强文明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推进创文各项工作在科技馆落到实处。二、取得的主要效应2022年,我馆充分发挥科普只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其中,一年来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团队113个,大型互动展品展项体验播放400余场次。与高新十二小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并增强馆校互动,将科普大篷车、科学小实验、科普秀、科普电影、科普图书带入校园,不断增强场馆科普与学校科教活动有机结合,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面对面地体验科学,感受科技的神奇与魅力。科普大篷车深入榆阳等4个县区2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为2万多名师生送去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大餐”,埋下了科学的种子。科技馆展厅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特色科普活动,在丰富游客假日生活之余,也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创新科普服务形式,扎实开展线上线下科普,累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文章1464多篇,共制作推出科普宣传视频550个,通过科技馆各个线上平台进行推送,不断丰富公众的科学文化生活,累计点击量已经突破亿人次。同时增强场馆建设,通过展区改造、展品新购与维修、场馆遗留问题解决,科技馆场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游客入馆科技体验感更足,为形成良好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2022年榆林科技馆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馆内展品老旧,展示手段落后,急需更新改造;二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2022年,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动榆林科技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以二十大精神指导工作,奋力实现追赶超越。2、丰富科普资源,完善场馆功能,规范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免费开放服务能力。3、通过引进、合作等多样化的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临展活动。4、组织开展好青少年系列科技创新主题活动以及“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5、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多馆联动。6、加强培训工作,包括科技辅导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及馆内员工的业务培训工作。7、优化馆校合作方式,拓宽馆校合作范围,实现学校教育和科技馆教育有效结合。8、完成部分展区的展品更新改造工作。9、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技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