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羊产业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协调管理羊产业相关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羊肉品牌宣传。 | |
住所 | 榆林市西人民路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南风 | |
开办资金 | 123.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12万元 | 151.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羊产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科研项目工作1.主持的《陕北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规范研究与示范》项目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已获得榆林市科技成果二等奖;《肉羊生产综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荣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科研项目《湖羊及其杂交一代育肥性能试验研究》《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升》《肉羊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优质牧草生产与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正在实施;申报的《榆林地区羊场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和分析》《马铃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已立项。2.发表的《氮磷互作对不同茬次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菌种的专属关系研究》《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调查》3篇专业论文荣获榆林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名技术人员获得第十一届榆林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3.申请的专利18项,已授权1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完成《种羊及其产品鉴定技术》《张明海科技论文汇编》《羊子养殖安全生产手册》书籍的编撰出版工作。(二)制定《陕北肉羊产业集群申报建议书》。为积极推进陕北肉羊产业集群项目,以肉绵羊生产为方向,兼顾白绒山羊发展。经过业务人员认真调研,形成产业集群项目建议书,成功申报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子洲6个县市区建设国家级陕北肉羊产业集群发展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1.5亿元。(三)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全市创建羊子标准化示范场30个,其中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定边县、靖边县、府谷县,各创建陕北白绒山羊标准化示范场3个;子洲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清涧县、吴堡县,各创建陕北白绒山羊标准化示范场2个。指导新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荣获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四)开展陕北白绒山羊绒细度分析全年抽样鉴定陕北白绒山羊7836只,完成绒山羊细度检测5070份,平均细度为16.02um。其中14.5um以下的562份,占总数的11.08%,14.5um—16.0um的1734份,占总数的34.20%,16.0um以上的2777份,占总数的54.77%。(五)全市羊子“产业链”工作。实施羊产业链强链补链稳延链,重点开展饲草饲料生产加工、肉绵羊扩群增量、白绒山羊提质增效、羊产品精深加工、羊产品品牌建设等工作,推动全市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遗传育种技术、养羊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宣传3个工作团队。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指导30个千只以上规模养殖项目建成投产,105个肉羊养殖示范户建成运行。(六)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各项工作按照《合作共建榆林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协议》的要求,实施陕北白绒山羊提质增效行动,加强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开展品系选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排3名博士生、8名硕士研究生和我中心工作人员长期轮转、驻场开展工作,全年在上河湖羊养殖场开展选种选配和性能测定工作。1.完成榆林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办公场所的维修改造工作。2.肉羊新品种选育。主要以上河湖羊作为育种基地,挑选2167只优秀湖羊母本纳入核心群并进行配种,其中1096只母羊已产羔,获得F2代羔羊2355只,产羔率214%,目前仍有749只母羊待产。已采集538只东湖F2代公羔血样,采集体尺、初生重、断奶重和尾型等表型数据6000余条。完成东湖杂交群体第一代基因组分子标记位点(多羔(BMPR1B)、常年发情(FBXL3)、短尾(HOXB13)、肥瘦尾(PDGFD、BMP2)、粗毛(IRF2BP2))和绵羊育种芯片的设计工作,制定基于表型和分子标记种公羊选育方案。3.肉羊精准营养研究和示范推广。成立肉羊营养技术小组,研发制定了陕北白绒山羊营养标准,测定全市18种地缘性饲料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对羊的营养价值;研发了湖羊不同生长阶段精准营养日粮配方6个、陕北白绒山羊特色日粮配方4个。4.疫病防控。成立疫病生物防控小组,针对羊场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问题,在上河羊场进行采样调查,共采取80份患呼吸道疾病羊只鼻拭子和10份肺组织样本进行病原检测。分别检测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小反刍兽疫病毒、口蹄疫病毒、副流感病毒、梅迪威斯纳病毒和绵羊肺腺瘤病毒。同时对鼻拭子和肺脏中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开展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抗生素,为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五星党建办公室。全年驻村工作队外出集中培训2次,参观学习6次。参加张胜利市长等市上领导到沐浴沟村讲党课3次,组织村级党员干部集中学习6次。2.全面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开展遍访工作,制定巩固帮扶计划、产业帮扶方案,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核算脱贫户和“三类户”收支情况,及时更新档案材料。3.村上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2022年申报专项资金220万村组入户道路硬化,砖扎路投入80万元,抗旱资金20万元;申报专项资金80万发展沐浴沟村粗饲料加工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产业投资15万元。4.为民办实事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入户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抗旱防汛、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消费帮扶、改善人居环境等,发放扫把、铁楸、讲卫生生产大褂和医疗健康箱、新建改造羊舍。(八)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全面配合中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九)市级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工作。选派10名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包抓8个县市区、10个乡村振兴村,指导服务12个养殖企业(场)。全年开展养殖技术培训36场次,培训人员515人次,发放书籍3000余册,宣传资料5000多份。(十)羊产品品牌建设。起草制定羊产品品牌建设方案。指导中盛集团农业园区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陕北肉羊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拥有羊产业品牌“陕北白绒山羊”“横山羊肉”“靖边羊肉”“定边羊肉”等。(十一)“榆羊贷”工作。与榆林农业银行共同开发了专为榆林市养羊户贷款产品“榆羊贷”,其特点是利率低、授信高、流程快、免担保。目前已收到全市羊子养殖场户申请“榆羊贷”65户。(十二)羊产业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开展3次技术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提升肉羊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培养职业农民技能,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前期工作,共计培训农民133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95套。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羊子个体鉴定技术推广应用。组织6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应马安养殖场现场进行绒毛分析检测工作,现场测定绒纤维自然长度、绒毛比、绒纤维细度等数据,鉴定检测1642份样品。协助米脂县张家塔村劳动技能大赛绒毛检测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产生良好社会效益。2、羊子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羊子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高效利用种公羊、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个体生产性能以及杂交生产肉羊的关键有效技术,也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手段。在全市的推广示范中,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羊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3、做大做强肉羊优势产业。全市羊产业生产稳步推进,据业务统计显示,2022年全市羊子饲养量达到1228.39万只(存栏761.101万只,出栏467.289万只),羊肉产量5.62万吨,新增肉绵羊26.25万只。突出推广以湖羊为主的优良肉绵羊品种和肉毛兼用细毛羊品种;以中盛、上河、长青等龙头企业为抓手,组建育种核心群;大力培育发展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扶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千只规模肉羊养殖场;优化羊子屠宰加工布局,发展全产业链、形成产业联合体,为全市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存在的问题1.羊产业机构不健全。我单位上没有省羊产业发展中心,除横山区设有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其他县市区没有设立羊产业发展中心,全市羊产业机构不健全,导致业务工作上下对接有困难。2.羊产业配套设施设备相对滞后。随着羊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新要求,羊子饲草料的来源、研究、综合利用率水平较低,饲草料加工机具相对落后,羊粪的资源化、分级化经营没有得到重视,羊子的精细化、品牌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做到市、县、乡层层培训,主抓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让每次的培训落到实处,让畜禽养殖户能接受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2、多措并举,搞好宣传推广工作。五、2023年工作计划1.抓好榆林市羊产业生产工作;2.做好榆林市羊产业发展研究院、羊产业链和国家级陕北肉羊产业集群各项工作;3.继续申报省市科研示范项目;抓好羊子标准化建设、羊产业调研,总结推广肉羊发展模式及全市羊子品牌建设;4.开展羊产业实用技术培训2期;5.进一步做好横山区响水镇沐浴沟村乡村振兴工作;6.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和阵地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