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雁塔区地震前兆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地震减灾防御能力.建立完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三大工作体系。为有关部门提供详细的震情、灾情等信息,供决策参考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慧 | |
开办资金 | 1.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雁塔区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万元 | 1.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站严格按照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国家有关防震减灾工作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单位章程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各项工作。一、防震减灾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震情跟踪监测基础工作。一是及时制定下发了《西安市雁塔区2022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从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措施、相关要求等方面,对全区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责任,落实了手段,切实将本年度震情监测和应急准备工作落到实处。并且下发通知要求各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工作情况,制定方案,落实本年度震情跟踪和应急工作。二是加强日常震情监测和应急工作,坚持月震情会商制度,每月按时参加市局视频会商;每月按时进行省局信息节点联调测试;每月督促8个街办助理员按时上报灾情微信小程序;地震监测台站运行稳定,随时与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联系台站事宜。加强值班值守,灵通信息,6月1日、9月5日四川雅安芦山、甘孜泸定发生地震后,第一时间与各街办防震减灾助理员联通,收集上报辖区有关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处理及时。通过认真做好地震监测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2、积极开展震害防御工作。一是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工作推进有力。6月1日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对房屋设施加固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安排,同时列为我区“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周调度月考评。下发通知对学校、医院等重点领域房屋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制定了2022年加固计划方案,形成了2022年加固计划清单。7月下发通知,对数据录入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确保每个项目做到逐户录入,精确到人。我区共采集到房屋加固信息6690项,新建工程信息183项。二是认真开展地震风险普查工作。按照普查工作方案,按时间节点逐项推进普查工作,切实摸清风险底数。三是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继续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校园安全工作。今年推荐的大雁塔小学西沣校区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获得成功。3、强化应急准备工作。一是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学习教育,《雁塔区地震应急预案》重新修订下发全区,要求全区各相关单位重新修订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并强化对预案的学习领会,达到熟悉处置流程、明确应急职责目标,还将预案的制定延伸到社区、村一级,打好地震应急基础。二是强化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力量的融合,与西安蓝天救援队、陕西曙光救援队等社会救援队伍在防震减灾培训教育、实战演练、应急救援等全方位合作,不断提升群测群防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三是加强群测群防人员管理,不断发挥基层人员的作用。目前8个街道办事处防震减灾助理员人员明确,工作到位。4月对全区群测群防人员进行信息更新,建立了186人的群测群防队伍。四是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2022年新建社区、学校应急避难场所11处,并且配备了应急柜、应急包等应急物资,不断满足群众避险需要。4、科普宣传工作持续开展。一是在第三十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期间,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利用互联网、雁塔应急公众号、微信等方式,设立专题宣传模块,以各类灾害预防知识普及套餐的形式面向群众进行宣传,通过网络持续不断地进行宣传,扩大受众面。二是在“5.12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在电子城立丰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现场摆放防灾减灾宣传展板20余块,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册、宣传品3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的咨询,受众群众2000余人次,红十字会志愿者为大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当天,邀请西安众城蓝天救援队赵红队长在西安欧亚学院专题安排了一场“防灾减灾走进高校”科普宣传活动,为高校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灾减灾知识培训讲座。三是在“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我区利用雁塔应急微信公众号、科普E站等新媒体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四是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科普进企业活动,对辖区几十家企业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传,引导企业在抓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基本技能。二、工作开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1、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工作不断开展。通过一年来各项地震工作的开展,全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得到加强,地震会商系统不断完善,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作的推进,不断提高辖区老旧房屋抗震能力,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摸清风险点,找到隐患处,为今后有目标的整治隐患提供依据,地震应急装备库不断补充,组织了186人的应急群测群防队伍,开展社区、学校应急演练百余次,对全区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一旦遇到灾害,能够迅速着眼灾害规模和灾区容量,有序投入救灾救援工作,夯实地震应急基础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形式多样,受众群众逐年增加。2022年持续不断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百余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进社区50余家,进企业20余家、进学校10余所,组织宣讲课程30余次。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企业和师生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群众参与度和热情,极大提高群众应急自救能力。群防群救能力,建立雁塔区地震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关注防震减灾工作,接受防震减灾教育,踊跃参与防灾减灾事业,对推进和提升我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工作中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还需提高。下一步不断加强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建设,与有关单位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资源信息畅通共享,更好的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需加强。场地极度缺乏,需拓展思路,寻找合适地点加强避难场所建设,满足辖区群众应急避难需求存在困难。2023年将继续对区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行重点推进,积极与教育、住建等部门协调,计划新建13个避难场所地震工作业务学习需加强。上级不断对地震工作提出新要求新任务,目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新理论新知识还需加强培训学习。针对此问题,今后将加强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宁备千日不震,不可震而无备”认识,真正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积极参加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做好西安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工作。继续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工作部署,立足雁塔实际,全面提升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2、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贯彻落实省市短临跟踪、地震趋势会商会工作要求,制定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和责任;各街办制定相应的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对震情跟踪和趋势研判、积极与省市地震部门对接,争取在雁塔选取合适地点建设1个地震监测台站。3、完成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目标。继续对区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行重点推进,计划新建14个避难场所;,不断满足辖区群众避难需求。4、开展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地震现场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组织学校或社区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不断充实应急装备库,做好应急物资储备。5、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科技之春”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点时段,采取线上线下各种形式持续不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努力扩大受众人群覆盖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