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3-03-13 15:40
单位名称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全市非遗传承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和戏曲研究保护、创作、公益性演出等;创作排演地方特色精品剧目,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培养歌舞、戏曲、声乐等表演人才;对陕北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对《陕北民间艺术研究》刊物进行编辑、出版。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151号
法定代表人 燕小军
开办资金 8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0.7万元 851.1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公益 从业人数  1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我院全体职工以奋进的姿态和实干的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院党委带领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出群众喜爱的作品,紧紧依靠人民,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担当,从时代进步中汲取力量,用优秀的文艺成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主要工作(一)业务建设稳步提高艺术创作百花齐放2022年院领导班子及广大职工以锐意新的勇气,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文艺创作中探索新思路,实现新突破,以非常之意志,非常之措施,不讲条件,不讲困难,组织全体编创人员和演艺人员完成了2022年“大红的榆林大红的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编创和演出任务;组织编创完成了“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演出慰问活动;组织实施完成了“文艺六进”演出工作和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承保护挖掘整理工作;举行了与乡村、社区、学校、群众互动教学,培训等多项工作,坚持种文化到基层,送文化给群众以精品奉献人民用小戏、小品、歌舞、器乐、快板、说书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全年共计完成文化惠民演出48场;6月初按文旅局指示组织全体演职人员,恢复精品剧目《米脂婆姨绥德汉》的排练及常态化演出工作,经过两个月的顽强拼搏,全体演职人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奋力完成《米脂婆姨绥德汉》剧目的上演工作,并得到了榆林各界观众的好评,并与榆林旅投公司合作,把企业管理,剧目运作,市场推广等企业化经营模式移植到我院,激发了我院活力,让我院“俯下身子,贴近人民”的优点发扬光大,争取在短时间内能让青年演员留下来,工资涨上来,剧目生产多起来,把我院带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活下去”继而“火起来”助力文旅产业“加速度”,融入新活力,绽放新芳华,在创作剧目,培养人才,市场方面运作进行深度合作,互助相扶,让我院演职人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9月组织院编创人员深抓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剧本创作,先后创作选出陕北民歌剧剧本《岁月如歌》、《榆林女子》两个剧本,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当中。10月组建成立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民族乐团”,11月中旬组织排练一台民族音乐会《黄土地的声音》(暂定名);2022年我院新编创民歌5首,抗疫歌曲2首,小品两个,器乐节目3个,舞蹈节目8个,恢复秦腔折子戏一台;11月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体职工初心不变,使命在肩,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将继续用艺术表演鼓舞人心,迎接新挑战,再创新标杆,以“改革”为动力,快速驶入良性发展的“规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创作的生命线,以演出为中心,推进文旅演艺深度融合,谱写属于榆林市艺术研究院的全新篇章。(二)新时代党委工作持续彰显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旅局党组的领导下,我院党委从元月至12月底已顺利完成了党建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精神,院党支部开展了专题党课及集中学习会,全面深化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坚定党员政治信仰,提高了政治能力,净化了政治生态。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院党委全面把握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提醒约谈,问责等方式传递压力,督促整改,推动落实。3.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院党委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我院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牢牢抓住党性教育核心,着力解决好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党支部共开展集中学习25次。院领导及党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狠抓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每月3次支部学习会议,严格按照党章和组织条例培养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积极开展创建特色活动,党支部在组织生活会中传唱精典红色歌曲,为党的二十大献上一份特殊礼物。4.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院党委积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必须提高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以意识形态工作引领我院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让意识形态工作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强有力作用。5.开展创建模范机关工作。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做好“三个表率”做到“两个维护”为主要任务。以“比学赶超”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机关党建风向标作用,持续推动我院党建高质量发展。6.精心安排部署创建文明院团。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实施完成。一是投资建设了文化长廊,制作宣传栏3个。二是更新了办公设备改善了院办公条件。三是专门设立了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阅览室。四是对办公区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整改了过道乱推乱放现象。五是及时购买了垃圾桶,烟缸,扫帚,拖把等公共设施,使我院办公区域更加整治规范。7.坚守初心担当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迅速组建抗疫队伍,下沉党员和志愿者100多名,纷纷投身到所在辖区和高风险管控区,以身作则,打头阵,当先锋,自觉扛起防疫责任,把党旗插在一线,用行动彰显了我院党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更凸显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社会效益: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院坚持完成文化惠民演出29场,受众人数3.5万人次。全年进入剧场为征兵启动仪式、榆林市惠民春节联欢晚会、榆林市网络春晚、榆林非遗过大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学习雷锋活动日、中国旅游日、延安榆林文化旅游推介会和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演出。《米脂婆姨绥德汉》在榆林剧院共计演出11场,接待观众2万人次。2022年我院全年共计完成演出任务60场。许多演出过程中的感人场面,令我们久久难忘。在靖边县演出时观看我们演出的观众人山人海,小孩子们一群接一群的粘在舞台前面,托着下巴看舞蹈、听唢呐,观众时不时的举起手机拍照、录视频,留下这红火热闹的场景。舞台边一位年纪稍长的阿姨说能近距离观看,又有气氛,这比手机上看直播好啊!在定边县张崾先镇,观众们拿着小马扎,戴着遮阳帽,举着太阳伞,烈日炎炎下看完了我们的演出。这种对艺术的渴望我们感慨不已。久居深沟里的农民,不但热爱艺术,而且很会欣赏艺术。在很多个乡村演出时,观众们看到精彩的节目,听到好听的陕北民歌、秦腔戏曲,像明星演唱会一样呐喊欢呼。这些整天和土地庄稼打交道的农民,他们创造着艺术,更能懂得艺术的真谛,他们的呐喊声叫好声,不但丈量出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折射出他们在呼唤着文艺的春风能刮在农村这块广阔的田野。经济效益:惠民演出是一件红火热闹的事儿,中国人爱“凑热闹”,观众络绎不绝,小摊儿、小店的生意也就越红火。再者,文化惠民演出集中在乡村小镇,很多场次的演出正好在当地旅游旺季,农作物成熟之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蔬菜瓜果的销售渠道,提升特色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榆林各县区的群众前往当地旅游、消费。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我院目前存在演职人员老化,演职人员平均年龄47.9岁,艺术创作表演人才严重短缺,队伍建设面临断层的严重困难。作为专业院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政策方面对于艺术人才引进仍有着较多的限制,渠道还不够畅通。2.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引进人才落户,职称评定、住房、待遇等标准,主要以自然科学人才为参照系,在学历、职称等方面有硬性规定,缺少针对艺术类人才的个性化标准。这也是导致艺术专业领域内人才,因学历职称等达不到相关要求而无法引进,在艺术类人才争取我市高端人才计划时也达不到硬性指标而落选,限制了人才引进与发展。3.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我院对后备艺术人才储备工作重视不够,对促进艺术人才引进工作投入不足,用人机制缺乏活力,人才引进工作对我院来说难度太大,靠我院很难完成。四、整改措施我们希望积极争取政府主要领导加大对艺术人才队伍工作政策的扶持力度,为艺术人才的引进和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的准入条件,希望能够提供更大的人才引进空间,不断加大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建立和完善剧本质高量多,剧目纷呈多彩,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我院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巩固和发挥我院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顺利完成2023年陕西省第十届艺术节的剧目创作演出工作。2.建立健全我院双效统一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主动积极推动优质文艺资源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演出活动,每年不少于80场。3.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我院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宣传文化系统统一规划,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保障与奖励机制。推出一批舞台艺术领域领军人物和艺术家。加强编剧,作曲,编导,演员,灯光,舞美等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新的一年任务艰巨繁重。我们积极引导全院艺术工作者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坚决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市文旅局的工作部署,努力在埋头苦干中积聚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不畏困难所阻,坚定不移走稳走好自己的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