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市文物广电局)的名义统一行使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行政检查与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市民大厦17楼西 | |
法定代表人 | 王彦峰 | |
开办资金 | 21.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09万元 | 29.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支队在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安全有序2022年,榆林市市县两级执法机构按照各级要求扎实开展了文旅市场扫黑除恶、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双随机”抽查、百日行动蹲点、保障二十大、“清浊行动”、打击养老诈骗、假日执法、冬奥版权保护集中行动、“清风行动”及有害出版物整治查堵、涉党史领域境外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境外涉疆有害出版物的查缴封堵、虚拟货币“挖矿”整治等多项专项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双打”、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犯罪、“三非”外国人治理、“剑网2022”、网络市场监管等各类整治。二、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2022年,榆林市两级文化市场执法机构以岗位练兵活动为抓手,参加省文旅厅举办的各类线上培训20余批,参训人员900余人次,参训率、合格率全省领先。组织榆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80名执法骨干参加,选拔5名优秀执法骨干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封闭式集训,为参加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能力竞赛打下良好基础。5月底至6月初,组织全市12个县市区开展文旅市场交叉检查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市支队举办了两次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培训班,培训业主130余人次,5月31日至6月1日市支队承办并组织全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现场会暨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培训会,进一步增强旅游安全监督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6月份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和市支队180余名名执法人员完成换装,市支队执法队员完成执法换证,展现了全市综合执法队伍新形象、新面貌;开展线上线下“咸铜榆商”综合执法协作和常德对口交流活动,把先进执法理念引进来,交流了执法经验,不断扩宽执法视野。三、强化意识形态管理,筑牢意识形态防线2022年,榆林市两级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一是加大“扫黄打非”APP工作平台利用率,今年以来全市市县两级执法机构全面依托“扫黄打非”APP进行出版物鉴定和检验,确保非法出版物无处遁形。二是监管与宣传并举,全年累计向群众发放知识“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类资料7000余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加深了对“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全年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检查10余次,出动检查1378人次,检查印刷企业和出版物经营单位481家次,办结案件10件,取缔游商地摊4家次,查缴及下架非法出版物1200余册。专项行动期间针对冠名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西部》栏目榆林运营部已经责令其整改。三是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有效结合市场检查、疫情防控等工作高标准完成2022年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工作,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完成核验高新区出版物市场经营单位28家,出版物市场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扎实开展广电执法,为保障二十大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网络安全,主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累计开展打击境外电视接收设备专项整治行动11次,共出动车辆72辆次、执法人员216人次,检查电子产品销售店铺、酒店、宾馆133家,查扣非法接收设施27件。四、加大保护力度,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2022年,榆林市两级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加大文物保护单位和长城巡查力度,全年累计开展文物安全执法检查75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家次,对靖边、定边、府谷、神木、榆阳、横山六县市区以及镇北台80余处长城遗址和12处乡镇(街道办)长城保护工作站进行巡查。2022年5月10日配合公安部门成功破获米脂县印斗镇刘石畔村墓葬盗掘案,配合公安部门破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案件9起,包括已起诉案件5起,逮捕24人,追缴古脊椎动物化石1260公斤,3件画像石,15件灰陶罐。查办涉长城案件2起,罚款3000元。五、守土有责,抓好文旅行业疫情防控根据榆林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31日、3月14日至4月2日、5月4日至25日、8月17日至9月7日、11月14日至12月9日全市各类文化和旅游场所关停,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暂停,取消群众性文化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市县两级文化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共出动900余人次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共发现疫情防控隐患问题37个,督促整改隐患问题37个,全市文旅行业未发生重大疫情。新十条发布后,全市文旅场所经营单位稳步复工复产,针对关停期间相关场所经营困难现实情况,市支队积极协调给予相关场所一定的经济补助,目前已上报市联防联控办等待批复。抓好党建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支队高度重视把落实上级精神指示贯彻始终。一是强化组织建设,理顺支队党、政、工会方面关系,原来的副书记纳入支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协调,确保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4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广泛开展谈心谈话,采取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地点方式,常态开展谈心谈话,针对综合改革后部分党员干部人心浮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支部班子班子成员主动与干部交流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经常与局分管领导对接,反馈大家想法,积极协调尽快解决干部们当前人事问题。同时开导干部相信组织,干好手头事,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四是积极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创文包抓工作为载体,圆满完成了四次双报到社区疫情防控,组织党员干部清理党建联系点松林社区道路积雪3次,开展创文宣传活动两次,集中清理卫生3次,为松林路社区新划停车位30余个,中秋节购置月饼、水果看望慰问了航宇路社区西铁家园困难群众。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全市市县两级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检查6304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995家次。案件查办方面立案调查34件,办结案件47件,当场处罚14件,其中警告30家次,罚款18家次,罚款金额19.57万元,责令停业整顿3家次,吊销许可证2家次,取缔4家次,其中市支队查办案件5件,由市支队查办的杨洪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案和榆阳区大队查办的榆林市二德德莱网络有限公司一次性接纳多名未成年人案均为近年来全市典型重大案件。全年累计向群众发放知识“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类资料7000余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加深了对“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全年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检查10余次,出动检查1378人次,检查印刷企业和出版物经营单位481家次,办结案件10件,取缔游商地摊4家次,查缴及下架非法出版物1200余册。专项行动期间针对冠名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西部》栏目榆林运营部已经责令其整改。一年来通过全方位立体监管手段,有效的净化了各类市场环境,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创新手段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强化意识形态管理,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加大保护力度,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守土有责,做好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为榆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文化执法人应有的贡献。存在的问题1、综合执法改革未完成,人员配备还未到位。2、对辖区基层单位办案督查检查少。九、整改措施1、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2、2022年制定良好督查检查制度,形成良好的督查联动机制。十、2023年工作计划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1—3月份)2、加强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日常监管和安全督查工作(1—12月份)3、组织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元旦、暑假、国庆期间等)4、开展全市文化市场交叉检查和暗访工作(8月份)5、开展全市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工作(按月)6、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口交流活动(9月份)7、举办全市文化市场以案施训培训班(11月份)8、开展全市执法案卷集中评查工作(11月份)9、开展网络文化和艺术品市场等新领域执法工作,大力查办禁止内容等案件,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工作,全面进行平台审批、执法办案、技术监控、信息和数据报送、在线培训学习和考试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