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种业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实验、示范、繁殖和良种推广工作;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工作和种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 | |
住所 | 榆林市西沙柳营西路农业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叶庆东 | |
开办资金 | 3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1.29万元 | 245.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种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重点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组织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基础项目2022年,榆林市共申报实施省级现代种业发展基础项目3个,项目投资140万元。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现代种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计财〔2022〕38号)文件精神,我站认真组织实施,3个项目现全部实施完成,通过省级绩效评价。2、种子质量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全市农作物种子制种基地田间花期质量抽查抽样工作,对在我市辖区内种子企业生产的杂交玉米制种田及马铃薯等其他农作物制种田进行花期质量抽查检验,其中杂交玉米制种田抽查检验总面积22308亩,其他农作物种子马铃薯种薯田抽查检验总面积2291亩;完成全市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督抽查抽样工作,共扦取98份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水分、净度、发芽率、纯度小区种植鉴定、转基因、真实性检测涉及门店44家;承接农作物种子质量委托送检样品126份,检测四项常规(净度、芽率、水分、纯度);完成田间小区纯度种植鉴定样品98个,全部为春季市场抽检杂交玉米种子样品,经鉴定纯度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完成杂交玉米制种与南繁基地全覆盖转基因检测,共9家企业96个自交系籽粒样品;完成五个制种县市区进行玉米制种苗期转基因安全抽查,共涉15个乡镇,现场检测样品9130份;对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科研育种单位,进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材料繁殖田转基因全覆盖专项检查。涉及6家科研育种企业与院所,4类农作物,现场取样432份,均未检测出转基因阳性材料。3、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达到预期效果2022年我站根据全市不同生态区域优势及特点,结合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不同的优势作物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展示工作。共建立示范展示点16个,展示作物品种15类100多个,面积2983.5亩。4、生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农作物种子生产情况统计,2022年全市杂交玉米制种备案企业14家,制种备案面积共计35095亩,进行组培的企业共4家,涉及品种14个,共生产脱毒苗886.24万株。全市累计生产原原种1143.5万粒,原种生产面积4165亩;完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累计完成生产经营备案单数1852条,经营不分装备案1521条;备案网点428家,经营不分装备案375家;完成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企业检查,对承担2022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3家企业的救灾备荒种子的种子贮藏库房、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了专项检查。5、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市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涉及11个县市区,征集种质资源491份,具有征集价值资源449份,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库资源311份;在绥德及陕西大地种业开展优异资源综合展示点2个,总面积5亩,展示品种89个;在米脂、子洲、横山、靖边建立单一特色资源田间种植展示示范点4个,总面积25亩,展示品种63个;开展陕西省种质资源榆林篇汇编工作,目前初稿已通过省站审核;建成榆林种业展厅,总建筑面积150平米,具备500份种质资源贮藏能力,现已通过验收,投入试运行。6、乡村振兴工作衔接有序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2022年榆林市种业工作站继续帮扶佳县官庄便民服务中心站马墕村,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政策,领导班子成员多次调研,制定“站马墕村2022年帮扶计划”;制定32户脱贫户及监测户巩固提升计划;制定“站马墕村防返贫监测和巩固脱贫方案”;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全村网格化管理措施;联合开展“树新风、敬老人”、“喜迎二十大,欢庆谷丰收”、二十大精神宣讲、入农门宣讲等主题党日活动;投资4万元,实施谷子展示示范项目56亩;投资3万元,村集体经济配套资金0.15万元,试示范种植黄芩100亩;邀请专家为站马墕村村民进行种植技能培训;开展线上线下消费帮扶,累计销售资金2万元;协调佳县相关部门为全村新装太阳能路灯153盏。7、种业信息统计及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完成全国农作物种业信息统计工作;二是按月及时组织汇总上报全市8家省办证企业种子供需调度信息;三是在省、市两级农业农村网及相关媒体发表宣传报道稿件34篇;四是创办《榆林种业》简报,累计发行13期80余篇内容;五是筹拍《榆林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纪实》纪录片,目前正拍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我站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陕西省认定为我省重点小杂粮、马铃薯种子生产基地。全市已建立各类农作物种子基地15万亩。今年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800多万亩,良种覆盖率85%以上,其中杂交玉米、瓜菜种子全部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40%以上,种子质量合格率96%。全市省级种子企业9家,市级1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年生产经营各类农作物种子近2亿公斤。现有玉米果穗烘干线8条;种子加工、包衣、包装生产线6条,极大地推动了种子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先后育成了榆单896、榆单808、榆单88、榆单9、中榆898、中榆518、中榆9号、盛玉608、金科玉3306、金科玉3308、彩甜糯9号、金科玉3318、飞宇1526、H6281、飞宇22、飞宇1589、益单1号、益单2号等优良玉米新品种30多个,其中榆单896、榆单808、金科玉3306三个为国家级审定品种;育成榆薯3号、榆薯4号等马铃薯新品系3个;育成秦杂谷5号、秦杂谷6号、榆谷抗1号等谷子新品种(系)5个。开展了谷子良种统繁统供工作,累计实施210多万亩,使谷子白发病发病率由原来的70%左右降低到5%以下,谷子产量提高20-70%,平均亩产250公斤以上;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累计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120万亩,增产幅度达到15%以上。这两项良种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长期稳定的新模式制种基地18处,全市新模式制种基地面积达2万亩。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种子基地发展缓慢。近年来种子基地面积有逐年缩小的趋势,制种基地农田建设标准低,制种比较效益下滑。种子企业多以代繁为主,自有品种少利润空间小,基地农户制种机械化水平低,比较效益低,种子生产积极性不高,种子生产基地落实难度加大。2.种子企业竞争力较弱。我市种子企业初步具备种子烘干、加工、贮藏、检测能力,但存在辐射区域不广、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的问题。3.科研育种实力较弱。少数种子企业拥有少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大部分种子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市内从事科研育种的机构较少,育种资源分散,缺乏有效协作。科研育种人才短缺、断层、难留现象严重,研发课题带头人年龄老化。4.种业工作保障能力不足。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少,缺乏专项工作经费,县级种业机构普遍缺乏种业工作专业设备,种子质量检测、品种试验仪器设备严重滞后,种质资源保护不力,不少野生种质资源濒临灭绝。从职能机构上看,近年全市机构改革以来,我市多数县级种业工作机构被撤并,管理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四、整改措施1.加快良种选育支持力度。拿出一定的资金奖补有新品种产出的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提升科研育种的积极性。对我市种子企业自主选育通过国家级、省级新审定的品种进行奖补,加大奖补力度,明确奖补范围,进一步完善奖补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加快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2、支持企业制种基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长期租用的方式,实现制种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大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械装备水平,实现制种基地标准化、机械化;通过建立种子农机专业合作社,装备无人机去雄机等先进的种子生产机械,实现制种基地智能化、现代化;以基地规模和农田标准为依据,对年度基地面积扩大和基地在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方面提升的企业进行奖补。3、支持良种推广。对适宜我市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肥水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品种,加快推广力度,提升全市的良种覆盖率。4、加大优势企业扶持力度。通过现代种业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在重点种子生产区域、重点企业建设种子加工中心,全面提高种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种子生产、加工、储存能力。加大对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我市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5、持续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种子质量检验。对我市现有征集450多个种质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聚焦农业生产和种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性状,对征集表和普查表汇总、分类、整理。6、推进种业服务信息化。完善种业大数据平台,优化公共服务渠道,实现简单问题大数据答、复杂问题专家答,实现品种展示、种质保护、种业信息、品种登记审定和种子检验综合查询,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五、2023年工作思路2023年,随着中、省种业发展改革政策陆续颁布实施,给榆林种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榆林市种业工作站计划在2023年度完成以下工作:一是组织申报实施中、省现代种业项目;二是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筛选示范项目,示范品种80-150个;三是安排部署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检任务,计划完成春季亲本抽检、苗期田间抽检、花期田间抽检、冬季入库抽检、转基因专项监督抽查、救灾备荒储备抽检等项工作;四是开展榆林市海南南繁基地管理工作;五是继续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六是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完成制种基地种子生产备案工作,完成全市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工作;七是开展产业信息工作,完成全市种业工作机构省、市、县生产经营许可统计工作,农业部农作物种子管理、生产、经营年报统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